自己養的多肉植物總是綠的流油?營造好溫差,養出果凍色!
別人家曬出的多肉,總是晶瑩剔透,想放進嘴裡吃掉它,而你的總感覺差強人意。其實養出果凍色並不難,看一下:一是要陽光充足,但不能強光暴晒,二是需要較大的濕度。其中溫差是多肉變色的主要原因,但溫差需要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秋季陽光充足,且早晚涼爽,中午溫差較高,一天的溫度一般在10~20℃變化,所以秋季是多肉變色的最好季節。小編在此提醒大家不要為了讓多肉變色,而在冬天或盛夏季節,將多肉從室內突然移到室外,製造大溫差,這樣容易讓多肉植物凍傷或灼傷。
如果長時間放在陰涼處的多肉,想移到室外露養,要慢慢增加光照,不能一下子搬到室外接受陽光直射,不然多肉的葉片很容易會晒傷。可以頭一兩天在清晨或傍晚搬出去曬半個小時,第三天延長1小時,以此類推。或者你懶得搬,可以用遮陽網來避光。
不同科屬的多肉對光照的需求也不同,不同品種的多肉要根據它們所需的光照強弱給予適當的光照,雖然有一些科屬的多肉能耐高溫,但是卻不耐強光照,像仙人掌科的球子,當室外太陽特彆強,如果你自己都覺得受不了的時候,還是要適當給多肉遮陰的。
早上和旁晚把多肉拿出去吸收太陽光,因為這兩個時間段是紫外線最薄弱的,要是條件比較好的玩家,可以適當去選購植物燈,但就千萬不可以用紅紅藍藍的那種輻射燈,藍光危害大對人不好,對植物生長過於局限性,應當選全光譜,全光譜相當於太陽光,但有一個優點就是能把紫外線給篩選了。
但即使是這樣,光照固然是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多肉上色的因素也不僅僅因光照,懂玩多肉的人大部分都知道,溫差大才是多肉上色的關鍵,夏天多肉容易掉色是因為夏天溫差小,這也可以對應為什麼多肉只有在春秋 還有初冬最會上色,所以得出的結論就是溫差才是決定上色的最關鍵問題!
白天溫度高,多肉在光合作用下製造的養分就越多,晚上溫度低,多肉消耗的養分就少。最佳溫差利於多肉養分的積累。但並不是說溫差越大越好噢!一般15~28度之間是大部分多肉的最佳溫差範圍,超出這個範圍反而對多肉植物不利。
最後還有一個誤區需要說明一下。也不知道是從何傳起的,許多花友都認為澆水過多會導致徒長。澆水不是造成徒長的直接原因,是植物在缺光的同時,如果澆水量仍然很大就會加劇徒長的形成,缺光才是導致徒長的直接因素,你想想看,徒長現象已經在發生,此時水分還供給那麼充足,豈不是更加導致細胞分裂速度加快?所以,其實只要陽光充足,澆水是完全不會導致徒長的,而是會使其長得更加飽滿圓潤。
這裡是多肉植物愛好者的集聚地,分享多肉養護技巧,歡迎關注交流。
※用粗河沙來養多肉植物,每顆都能長得胖嘟嘟,秋天一到就爆盆!
※不同地區的多肉植物配土,選擇合適的土壤,養多肉不怕長不胖!
TAG:多肉植物集聚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