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青花瓷材料及其文化內涵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古代青花瓷材料及其文化內涵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原標題:「古代青花瓷材料及其文化內涵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青花瓷是我國外銷瓷的重要品種之一,長期以來,青花瓷的相關研究是一個備受國際關注的話題。為了進一步探討青花瓷相關科研問題,同時促進國內外學者的學術交流,2017年12月4日至7日,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舉辦了「古代青花瓷材料及其文化內涵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國內外科研機構和高校的30多位學者參會,重點針對「青花瓷原料與製作工藝」「青花瓷考古學研究」「中國青花瓷以及其他瓷器制瓷技術對外國制瓷業的影響」「海外發現的中國青花瓷瓷器」等四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青花瓷原料與製作工藝

牛津大學考古學與藝術史研究實驗室(RLAHA) Mark Pollard教授做了題為「深藍色:藍色鈷料簡史」的報告,展望了未來鈷顏料研究的重點方向,包括釉層測試時,通過XRF等技術測算出的各元素比例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代表性;硼元素的測試及其鈷料產地的指示意義;儘管Kashan的礦物自十二世紀起被大規模開發,但在這之前的伊斯蘭釉陶和中國青花瓷鈷料似乎另有來源。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溫睿教授以「青花瓷與14世紀的全球化進程」為題,指出青花瓷在14世紀已形成廣泛的貿易網路和跨區域的產業分工,並在此基礎上有力地推動了不同地區的文化和審美融合。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朱鐵權副教授做了題為「鈷料產地與呈色機理研究」的報告,選用典型的元、明青花瓷標本,採用科技考古的方法得出元代景德鎮青花藍彩鈷料不具備典型國產鈷料的特徵,同時指出青花藍彩中的微量元素與所形成的新晶相物質均取決於原鈷料特徵、原料處理以及燒制工藝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薑曉晨陽以「宣德青花鈷料的顯微分析研究」為題,回顧了青花科技考古研究現狀,展示了運用顯微分析技術(FIB-TEM)所取得的成果,得出宣德青花混合兩種不同地質結構的鈷礦,分別為高砷進口青料和高錳國產料的結論。


青花瓷及其他外銷瓷的考古學研究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禚振西在「古代青花瓷繪畫工藝的若干問題」的報告中,對比了唐代低溫鉛釉的藍瓷、唐青花瓷、明代釉上青花瓷以及清末民國陳爐窯青花瓷繪製工藝,並闡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福建省考古研究所栗建安研究員介紹了福建東溪窯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將東溪窯青花瓷分為三個階段,並以漳州岱山院、「泰興號」沉船遺址等國內外遺址為例介紹其青花瓷產品的流通;最後,就東溪窯的命名問題及其與漳州窯及其周邊窯業的關係問題展開討論。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孫健研究員做了題為「南澳Ⅰ號出水青花瓷考古研究」的報告,介紹了南澳Ⅰ號沉船與出水器物的基本情況,並就萬曆中期沉船的歸屬問題以及沉船隔艙排列密度問題進行了研究。故宮博物院王光堯研究員以「克拉克瓷的生產機制」為題,根據對景德鎮觀音閣的考古發掘成果,從出土瓷器標本中的克拉克瓷器入手,以克拉克瓷從出現到發展、克拉克瓷器在該窯場產品中所佔比例,並結合文獻和圖像資料,論述克拉克瓷器的產銷機制。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王冠宇博士以「早期來華葡人與中葡貿易:由一組1552年明青花玉壺春談起」為題,旨在以一組葡商於1552年訂製的青花玉壺春瓶為研究個案,探討早期在華葡萄牙人的活動細節及其對中葡貿易發展的巨大作用。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員鄭建明以「北宋越窯的擴張與對外運輸」為題,指出越窯在北宋中期以後核心分布區由上林湖一帶開始向周邊地區大規模擴張,產品的面貌和內容都發生了明顯變化並出現多種外來文化因素,尤其東部沿海的產品及其生產達到鼎盛,提出北宋時期越窯的大發展應該與海外市場的開拓直接相關。廣州南越王宮博物館館長全洪研究員以「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考古發現」為題,從海路輸入的國外物品、吸收外國紋飾與母題和海外發現大量中國產品三個方面介紹了公元前3-公元3世紀中國海路交通貿易的發展。中國收藏家協會民間文物研究中心主任王建保以泰國18世紀以來的賓乍隆瓷和乃南通瓷為基礎,提出中泰兩國在人緣、地緣、物緣及其加工與貿易形式方面均有緊密聯繫。


中國制瓷技術對外國的影響

韓國民族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Han Sunguk(韓盛旭)研究員,做了題為「唐瓷傳入朝鮮半島與高麗青瓷的產生」的報告,介紹了韓國出土的唐代陶瓷的現狀以及流入過程,從朝鮮半島南部與中西部兩個地區介紹了高麗青瓷的產生。柬埔寨國家博物館研究員Chhay Rachna論述了9-15世紀吳哥龍窯的燒造技術、瓷器製作工藝和產品形態,綜合以上等研究成果分析確定了三個主要的該時期吳哥龍窯的瓷器製作群組。


中國瓷器在外國的分布


肯亞國家博物館副館長Purity Kiura博士以「古代肯亞與中國的聯繫」為題,從考古發掘、水下考古調查等方面介紹了肯亞沿海所發現的三處沉船遺址,重點講述了近10年,中國與肯亞在水下考古與陸地考古新發現。斯里蘭卡國家博物館研究員Jayasingha Arachchige Priyantha(賈興和)做了題為「古代斯里蘭卡與中國的文化聯繫」的報告,指出大量的考古證據和歷史文獻資料表明,早在公元前二世紀中國與斯里蘭卡有強大和完整的歷史聯繫,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出於宗教、政治、貿易和商業。印度尼西亞水下考古中心研究員Nia Naelul Hasanah Ridwan做了題為「印度尼西亞:中國製作工藝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報告,介紹了在印尼出土的多處沉船遺址,如以長沙窯產品為主的 「黑石號」沉船、以德化窯產品為主的「泰興號」沉船等,這些考古證據表明中印兩國的貿易聯繫由來已久。菲律賓國家博物館研究員Bobby C. Orillaneda在「十五世紀菲律賓沉船里的中國青花瓷研究」的報告中,提出潘丹安沉船遺址(十五世紀中期)含有少於1%的中國陶瓷,而萊娜灘和聖克魯斯沉船遺址(十五世紀末)含有壓倒性的數量(超過90%)的中國陶瓷,這一現象可能與早期明朝的海上貿易禁令有關。


此外,本次學術研討會還專門邀請了三位特邀學者的報告,以色列海法大學海事研究所Michal Artzy教授發表了題為「古老的運輸船:一艘地中海東部具有暗示性的例子」的報告,以地中海東部發現的公元前十三世紀的Uluburun沉船遺址為例,就貨物的轉運問題做了深入探討,並提出了未來的科研思考。西北工業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楊軍昌教授在報告「唐李倕墓出土捻金線:材料與工藝」中,介紹了李倕冠所使用的材料有金、銀、銅、鐵、珍珠、貝殼、瑪瑙、綠松石、紅寶石、琥珀、象牙及不同顏色的玻璃等;製作工藝包括鑄造、錘揲、金珠、掐絲、鑲嵌、雕刻等。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兼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秘書長詹長法在報告「在文化遺產保護新格局中對經濟價值的思考」中,在當前經濟高速發展與強化文化自信的雙重背景下,針對歷史文化遺產中的城市建築遺產,提出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通過探討與遺產保護相關的主要經濟問題,對政府和民間力量介入遺產保護的不同方式進行分析,並以國內外典型文化遺產保護案例為例,根據其普遍性和獨特性提出有針對性的思考。(作者單位:中山大學人類學系)

(文章來源:中國文物信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的精彩文章:

中蒙聯合考古隊揭開蒙境內最大匈奴「三連城」身世之謎
200mg骨粉能告訴我們什麼?——文少卿博士古DNA研究學術講座會議紀要

TAG: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