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如何拆除德國經濟的「柏林牆」?

如何拆除德國經濟的「柏林牆」?

#獨家專業視角,權威解析時事#

Leonid Bershidsky

彭博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

從1961年8月13日開始,柏林牆將這座城市一分為二整整28年兩個月零28天,一直到1989年11月9日,東德高級官員君特·沙博夫斯基(Guenter Schabowski)因一時口誤宣布解除穿過柏林牆、前往西柏林的旅行禁令。當下,在時間又過去28年之際,下一屆德國政府預計將停徵旨在消除原東、西德經濟差異的團結稅的做法可謂正當其時。

雖然今天哪怕連柏林牆的斷壁殘垣也極少可以看到,但一道經濟的大牆依然高高地挺立在原來的東、西德之間。2017年德國政府發布的有關德國統一狀況的報告顯示,德國東部的失業率比西部要高出約50%。東部地區人均經濟產出僅相當於西部73%的水平,雖然這比1991年時的42%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這種進步在過去10年陷入了停頓。政府將原因歸咎於東部缺少大的企業:德國DAX指數成分股中沒有一家公司的總部設在東部。這種狀況對工人收入的影響是巨大的,德國東部地區的居民收入平均只有西部的82%,而且享受到的工會地區稅差異補貼也要少。

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給德國造成了巨大的政治麻煩。德國激進的左翼黨(Die Linke)在議會中的代表幾乎無一例外地來自東部各州。極右翼德國另外選擇黨(Alternative for Germany)在東部各州的表現也不成比例,該黨在近期的選舉中獲得東部各州21.9%的選票,但是在全國的得票率只有12.6%。政治上的激進是人們感覺被遺棄、以及當地人無法適應越來越多的移民遷入自己家園的結果。或許是政治文化差異太大,很少有來自東部的官員在聯邦政府中出任重要職位,在德國最大的100家公司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公司由東部人領導。

在整個歐盟內部,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更加嚴重。只有捷克的人均經濟產值達到了最早的15個西歐成員國80%的水平,20年前這一水平為65%。匈牙利和波蘭至今也只能達到西歐水平的63%。保加利亞為43%,大體上是東西德統一之初東德的水平。而在德國內部,來自東部前社會主義國家的移民推動了人均產值的提高。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東歐經濟體的融合大幅放緩。在此之前,西歐投資者對廉價勞動力的尋求推動了東歐經濟的發展。隨著資本變得越來越稀缺,這一模式也分崩離析。波蘭央行近期的一份報告總結到:如果沒有進一步創新、強有力的機制和更紮實的經濟政策,前社會主義國家依然難以前行。

和德國東部的民眾一樣,東歐的選民也傾向於支持那些能夠拿出簡單解決辦法的政治力量。但是與德國不同的是,東歐的選舉格局不會像德國那樣因為有了德國西部民眾慣常的溫和選擇而被中和。越來越多地被民族主義和平民主義者把持的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體制機制能否帶動東西歐經濟的進一步融合還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這些政府對待西歐國家的方式有誤,這可能會進一步侵害舊有的、基於投資的經濟增長模式。

……

新聞背景:德國失去默克爾,世界將會怎樣?

商業周刊中文版知識商店是《商業周刊/中文版》新媒體最新推出的付費產品系列。《思·辨》將為讀者每個工作日提供一篇由著名經濟學家和權威專欄作者對熱點事件的獨到觀點和解析,可單篇購買或訂閱全年,#獨家專業視角,權威解析時事# 。大量新產品也將陸續登陸商店,請大家持續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告別曲高和寡,Brooks Sports「跑」向大眾市場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