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梅耶·馬斯克 如何培養出身家200億的兒子
一輛櫻桃紅跑車,在地球—火星轉移軌道上駕駛著,車上坐著一個名叫Starman的航天員。車載屏幕上寫著「Don"t Panic」——無所畏懼,車裡放著一本名叫《銀河系搭車客指南》的書,音響里放著David Bowie的音樂……
這些浪漫的情節,可不是來自哪部科幻電影,而切切實實地發生在了7日——在美國佛羅里達肯尼迪航天中心,人類現役運力最強的火箭「重型獵鷹」(Falcon Heavy)成功完成了首飛,並完成一級火箭回收!這是目前人類現役的火箭中運載能力最強的一款,它實現了兩枚助推器同步回收,造價還不到1億美金……這些世界範圍內的新紀錄,都在告訴我們:離移民火星又近了一步。而它背後那家叫做SpaceX的公司,和它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也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鼎鼎大名的埃隆·馬斯克,被稱為現實版「鋼鐵俠」、第二個喬布斯。27歲時創辦了劃時代的支付工具Paypal,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路支付平台,比馬雲的支付寶早了整整6年;是富豪們追捧的特斯拉電動跑車的創始人,完成了私人公司發射火箭的壯舉,開啟了太空運載的私人運營時代。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母親:梅耶·馬斯克。
如今身家超過200億、被譽為矽谷傳奇的埃隆·馬斯克,回首半生,總會說他的成功絕大部分歸功於他的母親。
60歲時全裸出鏡,為《時代周刊》健康版拍攝封面;63歲時,登上《紐約雜誌》封面,拍攝孕婦照(孕肚是PS而成),旨在討論高齡產婦增長的問題。比起她的天才兒子,這位媽媽的人生,可能更為傳奇。
一邊帶著3個孩子,一邊繼續著自己的模特事業,甚至在孕期完成了營養學碩士的課程
她未曾屈服過任何困難
而是不停地與命運做抗爭
梅耶·馬斯克,1948年出生在南非的一個飛行員家庭。父母都是飛行員,經常開著飛機帶著孩子們滿世界飛,幼時的梅耶還進過沙漠,尋找「失落的古城」,曾被獅子抓傷,險些喪命。或許幼年的這些經歷在梅耶心中埋下了冒險的種子,此後她的一生,都未曾屈服過任何困難,而是不停地與命運做抗爭。
15歲的梅耶出落得楚楚動人,很快被模特公司挑去拍攝廣告。年少成名,出眾的外貌,完美的身材,很多人以為梅耶會憑藉自己的優勢,嫁入豪門。但是在眾多的追求者中,21歲的梅耶還是嫁給了愛情,選擇了自己的高中同學,一名工程師。
婚後的梅耶育有兩子一女,生活平淡而溫馨。但是流淌著冒險家血液的梅耶,不甘於過這樣平淡的生活,她一邊帶著3個孩子,一邊繼續著自己的模特事業,甚至在孕期完成了營養學碩士的課程。
婚姻並不是女人最後的歸宿,提升自己在任何時候都顯得非常必要。即使結了婚,梅耶也想追求自己的事業,但是丈夫卻只想她做一個溫順可人的家庭主婦。31歲那年,梅耶結束維持了10年的婚姻,並開始獨自撫養3個孩子。
為了3個孩子的學費,她曾一個人同時打五份工;最窮的時候,曾經好幾個月都沒有肉吃,但她會發揮聰明才智,向屠宰場的客戶低價購買
堅強與自信
或是她給孩子們上的第一課
幾年之後,17歲的兒子埃隆高中畢業,要前往加拿大求學,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是為了兒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梅耶決定帶著3個孩子,舉家遷往加拿大。
膽量和氣魄,梅耶一樣都不少。但是現實生活是殘酷的,為了3個孩子的學費,她曾一個人同時打五份工。
有一次,梅耶實在是太累了,居然在家庭討論會上睡著了,孩子們十分心疼媽媽,對她說:「媽媽,我們可以退學來幫你分擔。」
梅耶立刻斬釘截鐵地回答說:「這是一個非常愚蠢的想法。要知道,是你們讓媽媽看到了自己的潛力。每段人生都各有使命,媽媽現階段的任務就是要讓你們完成學業,讓你們以後有更多的選擇。總有一天,你們也會像媽媽一樣成家立業,到時候,你們會明白每個母親都是超人。」
最窮的時候,曾經好幾個月都沒有肉吃,但是梅耶也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向屠宰場的客戶低價購買。
到了加拿大,30多歲的梅耶已不再是模特界的寵兒,只得給模特公司當起了臨時工,好在還有當初的營養師學位,她又兼職做起了營養師。即使在如此落魄的時候,梅耶也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精緻追求,她發了工資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光禿禿的家裡添置溫馨的新地毯,這樣孩子們回到家裡,就可以一起坐在地毯上聊天。
「你真的來不及沮喪,有3個孩子要養,你不強大,他們怎麼辦?」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梅耶的堅強與自信,或許就是她給孩子們上的第一課。
慢慢有了積蓄之後,梅耶開了自己的營養公司,還把自己以前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
從來都不限制3個孩子的自由發展,而是鼓勵他們的興趣愛好
她支持孩子們自由成長
更可貴的是,從低谷中慢慢走出來的梅耶,從來都不限制3個孩子的自由發展,而是鼓勵他們的興趣愛好,支持他們自由成長。
在各種訪談中,埃隆也總是不厭其煩地感謝母親對他各種奇思妙想的無條件支持,並坦承:「母愛最高級的形式就是給予孩子自由,這一點,我媽媽做得非常好。我知道在我們三個孩子都上大學的那段時間,她過得很辛苦,可是她從來不抱怨,每次見她都滿臉笑容。這樣的態度,是她給我們的最寶貴的財富。」
兒子埃隆·馬斯克到了3歲都不怎麼說話,梅耶曾一度懷疑他是聾子,每當他在學校受了欺負之後,梅耶就安慰兒子說,自己小時候在學校也經常被欺負,總是她的姐姐們保護她。
埃隆上大學時,喜歡鼓搗新事物,即使生活並不富裕,她還是咬咬牙,為兒子購置喜歡的配件。
和母親一樣,兩個兒子心裡也埋著不安分的種子。大學畢業後,埃隆和弟弟一起創立了一個網路公司,兩人每天睡在辦公室桌子下面,晚上去青年旅社洗澡。一次梅耶去看他們,兩人連列印文件的錢都沒有,梅耶就用自己打工的錢,支持兒子們創業。
當Palpay上市前夕,埃隆·馬斯克的興趣又轉向了太空,但他自己並不是個火箭專家。互聯網、清潔能源、太空,埃隆的每一次創業都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也曾數次處在破產的邊緣,梅耶從來不會以長者的姿態,告訴兒子應該怎麼做,而是每次都支持兒子的選擇。
埃隆曾在斯坦福大學讀了兩天博士,覺得沒有意思,就想退學出來創業,當時所有人反對埃隆,只有梅耶跳出來支持他,她相信自己的兒子一定會成功。
梅耶50歲時,兩個兒子買不起禮物,就送給她一個玩具房子,和一個火柴盒一樣的玩具車,對她說:「以後給你買真的。」
數年之後,兩個兒子真的兌現了自己的諾言。大兒子埃隆·馬斯克創業成功,成為呼風喚雨的傳奇人物。二兒子金巴爾·馬斯克,經營著有名的全美連鎖餐館。小女兒托斯卡·馬斯克,是名成功的演員,也是獲過獎的電影製片人。
70歲依然執著地追求著自己的夢想
她用自己的付出
來贏得別人的肯定
前半生辛苦奔波,後半生終於把三個孩子培養成才,但是梅耶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60歲滿頭銀髮的她,又走上了15歲那年讓她成名、30歲那年幫她走出生活困境的秀場。優雅、幹練、大氣,歲月與苦難的洗禮,讓她的美更加厚重,更加耐得住賞玩。
孩子們已經給她買得起房子和汽車,但是今年70歲的她,依然執著地追求著自己的夢想,用自己的付出,來贏得別人的肯定。
在一次訪談中,她說到:「讓孩子在父母努力工作的環境下長大,知道更努力地工作,就會得到更好的成績,獲得更大的幸運。」
父母能給孩子們最好的遺產,就是他們的價值觀。越努力越幸運,不斷學習,永遠辛勤工作,這恐怕就是她給三個孩子最好的家教。
不斷超越自己的,才值得叫人生!
鏈接
3
個維度解構埃隆·馬斯克
「Made on Earth by humans」埃隆·馬斯克在自己的Instagram上曬了本次「上天」的主角——自己另一家公司特斯拉生產的超級跑車——的電路板。如果不出意外,按照埃隆·馬斯克本人的原話,「這輛車會在宇宙中飛行超過10億年。」
巧的是,最近我在重讀美國著名教育家——賈維斯校長的《愛與祈禱》,書中總結,教育應賦予孩子的三種品質,分別是「洞察力」、「遠見」、「勇氣」,而這些正是埃隆·馬斯克身上最大的三個標籤。今天,我們就從這三個維度解構埃隆·馬斯克,給每一個以他為榜樣的青少年,更給敢讓孩子做自己、希望從小點燃孩子夢想火箭的開明父母。
洞察力
第一個關鍵詞是——「洞察力」。
「一個有洞察力的人,不會只封閉於自我的小小世界當中。」賈維斯校長提醒我們,如果一個孩子對自己一無所知,不能夠提高對宇宙萬物間的秩序、對世間男女取得的偉大成就的認識,那教育的努力就算失敗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埃隆·馬斯克絕對是一個洞察力達人。
首先,洞察自己——他從來都是一個特別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這與他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1971年,埃隆·馬斯克出生在南非,母親Maye Musk是加拿大名模,父親Errol Musk則是一名電氣工程師。
埃隆·馬斯克喜歡電腦,那時電腦剛面世,價格非常昂貴,父母還是出手,讓只有9歲的埃隆·馬斯克擁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台電腦——Commodore VIC-20。知道埃隆·馬斯克想報班學電腦,可當時這些課程並不接收小孩,父親又托關係,讓人為兒子在開課講座上訂了一個座位。Commodore VIC-20配有5千位元組內存和「如何編程」指南,一般用戶需要花6個月才能把它學完,但埃隆·馬斯克只花3天就學完了。因為會編程,他後來還做了一個以太空為背景、名為「宇宙爆炸」(Blaster)的程序,並把它賣給了一家在線雜誌,賺到了50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200美元)。
直到現在,埃隆·馬斯克回憶起這件事時,仍然會笑:「對一個孩子來說,這可是賺了一大筆錢。從這件事開始基本形成了一個循環:我擁有的遊戲越多,電腦也隨之升級成更好的。我基本把錢都花在新遊戲上,還有就是用來買更好的電腦。」
這種心態一直影響他至今——當無數創業者都在追求財富時,他已經跳出這一層,思考如何超越自我、改變世界。
其次,洞察世界——強大的閱讀能力時刻開拓著埃隆·馬斯克的眼界和思維,讓他對自己的興趣、方向越發清晰。
根據弟弟回憶,埃隆·馬斯克經常一天閱讀10小時左右科幻小說,後來又看了很多非科幻類書籍,比如四年級之前,他就開始堅持不懈閱讀大英百科全書。十幾歲開始,他每天堅持閱讀兩本不同學科的書,從哲學、宗教、編程,到各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的傳記,再到後來,又涉獵物理、工程、產品設計、商業、技術和能源……
14歲那年,他讀的一本叫做《銀河系漫遊指南》的科幻小說,對他的影響長達一生,他從此有了人生理想——探索太空。以至於後來,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讀本科時,選擇了物理專業,後來,又申請了斯坦福大學的應用物理和材料科學博士項目。
這個世界上,有專才、有通才,但埃隆·馬斯克顯然並不特屬於哪一種,他是「專家型的通才」——他涉及並擅長的領域,有火箭科學、工程、物理、人工智慧、太陽能和能源,他在這些不同的領域廣泛學習,了解、連接這些領域的底層原理,然後將這些原理應用於其核心領域,最終,成為一個難以被超越的人。
有遠見
第二個關鍵詞是——「有遠見」。
就像賈維斯校長在《愛與祈禱》中說的,我們生活的時代,凡事都渴求即時的回報。但也因此,「有遠見」才成為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它讓我們不只是盯著眼前,而把人生放到一個更廣闊的背景里,為了長遠的目標而推遲即時的享樂。
埃隆·馬斯克就是這種人。上大學時,他便總結了有5樣東西會極大地影響人類社會:把人類變成一個多行星物種、逐漸加速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互聯網、基因學、人工智慧。
但他不僅有遠見,更有行動力。他創辦的Zip2、Paypal在當年掀起了互聯網的革命;Tesla、Solar City加速了我們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SpaceX正在努力把人類變成多行星物種……
他今年才47歲,已經在這麼多領域有一番建樹,就在於他抓問題永遠只抓本質。他曾說,一般人做事,會用「類比」的思想來判斷事物的發展,進而做出判斷,但他更喜歡「First principle thinking」(第一原理思考法)永遠挖掘一件事物最根本的本質,從本質來思考問題,才能事半功倍。
比如造火箭——聽起來簡直天方夜譚,但埃隆·馬斯克想,火箭的不可替換成本是鐵、鋁、鑷等元素,這些元素只佔火箭成本的2%,因此,按照第一原理思考法,它能不斷壓縮其他不可替換的成本,讓火箭成本不斷逼近現在價格的2%,然後,他就去造火箭了,這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SpaceX。
勇氣
第三個關鍵詞是——「勇氣」。
賈維斯校長說,「沒有勇氣,我們會在平庸中沉淪。」差不多就行了吧?何必這麼較真呢?……如果沒有勇氣,我們就會甘於現狀,無法為了追求生命中更遠、更高的理想而做出犧牲。
但埃隆·馬斯克顯然不是這樣的。他對自我、對世界的洞察,以及清晰的遠見,決定了他的思維是絕對獨立的。他會不斷靠近自己的目標,用一個又一個創造性的方法去克服困難,哪怕全世界都在反對他。
雖然今天,埃隆·馬斯克已經成為全民偶像,但早年,他也蟄伏過——華爾街甚至將他的公司列為「最不可能成功的企業」。
2004年,埃隆·馬斯克投資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出任董事長。媒體抨擊說,「電動汽車對客戶來說沒有用處。」甚至有主持人在節目中公開說,「別買特斯拉的股票,你買了只是浪費錢,甚至不應該租特斯拉的車。」
一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他不僅事業上遭受重創——火箭三次發射都失敗了,數千萬美元的投入化成爆炸後的大火球,因為研發成本過高,特斯拉也瀕臨破產。因為籌集不到公司運轉的資金,他甚至開始考慮賣掉房子搬到地下室,而結婚8年的妻子也宣布與他離婚……
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說:「今年沒多少時間來解決這件事了,只有兩三個人留了下來……我沒想過我會精神崩潰,但真的崩潰了。」
他需要資本以避免特斯拉的破產,所以,他讓特斯拉上市了,但就在上市的前幾天,《紐約時報》還爆出了馬斯克已經瀕臨破產的消息。但他繼續咬牙、堅持。短短几年間,帶領特斯拉實現「一次充電行駛426公里」、「從0加速至100公里時速僅需要3秒多」等突破,另一頭,所有剩餘資金能夠支撐的最後一次火箭發射終於成功,與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簽訂合約……
再之後,SpaceX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後的第四個可以發射和回收航天飛行器的組織;Tesla於2012年交付市場的Model S取得巨大成功;SolarCity上市,成為市值60億美金的清潔能源公司……
在他人生最低潮時,曾有記者採訪他,「為什麼不放棄?」他的回答間斷而有力,「因為我不知道什麼叫放棄,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死去。」這就是勇氣,來自足夠清晰的目標,來自足夠濃厚的興趣,更來自非比尋常的意志力。
每個孩子的心中都住著一個「鋼鐵俠」,跳出來看這三個關鍵詞,其實是三位一體、循序漸進的。因為對自己、對世界有足夠的洞察,才能有清晰、遼闊的遠見,才能在涅槃之中,始終懷有重生的衝勁和勇氣。
我們相信,埃隆·馬斯克的此次成功,於他自己而言,又是一個新的開始,他可能早已投身到下一個更難、更複雜的事業中去。
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埃隆·馬斯克的機遇資本,但每個孩子心中都住著一個「鋼鐵俠」,通過不懈挖掘自己的內心、開拓自己的視野、站在未來看現在、保持初心、勇往直前,這個「鋼鐵俠」就能逐漸被喚醒,給孩子以改變世界、改變自己的能力。
把埃隆·馬斯克的故事告訴孩子,可能就是這場喚醒的開始。
專題文+圖/綜合「招考部落」、「少年商學院」等
TAG:彭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