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種情況下,西醫的內容,不學也罷,學了只會干擾中醫,是這樣么?

這種情況下,西醫的內容,不學也罷,學了只會干擾中醫,是這樣么?

要說系統的學,當然走學院的路是比較全面和有體系的。但學院的學習有幾個不足,一是實踐不足,中醫是實踐醫學,是醫生的四診與病人各種病況的結合中磨練出來的,從實踐中體會最直接;二是現在的學校里迴避陰陽五行這個中醫的根,丟了這個根,只能得到皮毛或者按貓畫虎,念不了真經;三是西醫的干擾。純中醫可以通過四診合參,辯證施治,而現在的很多中醫,不會四診合參了,也不會用中醫理論指導,變成了只會按照西醫的診斷進行「辨症」治療,成了治標不治本的醫生,這樣的效果自然讓大家無法信服。學一點西醫本來也無可厚非,但西醫的內容,只能變成中醫的一部分,並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成為中醫診療的組成部分。這樣的西醫內容,對中醫才有價值。現在可好,反過來了。這種情況下,西醫的內容,不學也罷,學了只會干擾中醫。

如果有條件,跟師學。家學淵源,從小就可以耳熏目染,只是對一般人而言,機會難得。有了一定的基礎再跟師,也是不錯的,可以讓老師當面指點迷津。這也是很多人現在的學習方式,甚至一些小有名氣的中醫還繼續跟師,跟大師學習。

中醫自學之路比較難走,入門最好簡單,但又有一定的系統性,而且和中醫的根基陰陽五行相通。目前比較知名的就是「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再早些的就是清代黃原御的一系列中醫書籍,他是因疾不能參考科考,轉而學醫的,三年反覆通讀《傷寒論》,後來由布衣欽點成為御醫。由黃原御的醫書,再讀《傷寒論》,《黃帝內經》,等等一系列古醫書,可能會比較容易懂一些。當然,古文基礎好的,直接讀背《傷寒論》,找人指點,基礎肯定高一些。如果說再簡單一些的入門書,余浩的《醫間道》,還有他的其它的醫書葯書,對於入門者,還算可以。關鍵是思路上與圓運動、黃原御的思路,以及傷寒論,內經,算是相通的。還有一套書,湖南毛以林的《步入中醫之路》,第二冊,講經絡與疾病的關係,也是很值得一閱的。

無論走哪條路入手,《黃帝內經》,不能不讀,不能不深讀,反覆讀,反覆思考,這才是中醫的根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萱寶愛生活 的精彩文章:

穿山甲,入葯的部分為鱗片,中藥稱為甲片或炮炙後稱為甲珠
貓咪喜歡上一個人類取決於什麼?

TAG:萱寶愛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