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過大年有幾千年歷史,稱「春節」僅「104歲」,你不知道吧?

過大年有幾千年歷史,稱「春節」僅「104歲」,你不知道吧?

您好朋友請點擊關注我們,我們做老朋友

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思潮介紹,作為中國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中國人過春節雖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然而現行的「春節」卻只有「104歲」。

「春節」的稱呼雖然在我國歷史上早就有了,不過當時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在《後漢書·楊震傳》中有載:「春節未雨,百僚焦心,而繕修不止,誠致旱之徵也。」到南北朝時,「春節」則泛指整個春季。 中華民族傳統曆法歲首為正月初一,現今無論中國還是海外華人都統一稱為「春節」,但在中國歷史上卻稱之為「元旦」。

中國歷代元旦(即新的一年的第一天)的日期並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漢武帝劉徹感到曆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曆」,規定以農曆正月為一歲之首,以正月初一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春節在不同時代中有不同稱謂。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稱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時至清代後,便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把夏曆正月初一作為過年之日,稱之為「春節」,並且放假,是在辛亥革命以後定下的。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布廢除舊曆改用陽曆(即公曆),以民國紀年。並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稱元旦。而在民間,則仍按傳統沿用舊曆即夏曆,仍在當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過傳統新年,其他傳統節日也照舊。有鑒於此,1913年(民國二年),由當時北京政府內務總長向大總統袁世凱呈上一份四時節假的報告,稱:「我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假一日。」袁世凱只批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同意春節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開始施行。自此夏曆歲首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同時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則稱為「春節」。這使得「春節」的地位更加穩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說評 的精彩文章:

氣質很好,有精神、有修養、有道德,氣場就好,運氣就好
做人不要太精明,大智若愚,難得糊塗

TAG:麻辣說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