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觀察及話術引導,輕鬆育兒
1、今天寶寶值得誇獎的地方或讓你感動的一件事:
老人的教育己經不符合現在的教育背景,今天和爺爺奶奶一起接孩子放學,我在學校外面站著,當他們三個人一起走出來的時候,奶奶問孩子:你今天在學校有沒有調皮啊?孩子回答說沒有。當我聽到這句話以後,我看到孩子就問她:你今天在學校表現的怎麼樣啊,我聽說老師好像表揚你了呢?孩子回答說:我今天在學校表現的不好。我追問道:哪裡沒做好啊?孩子說:我在玩呼拉圈的時候,搖不起來,我今天穿的這件衣服太重了,太厚了。我接著她的話問道:是你的衣服的原因啊,那我們明天如果再搖呼啦圈的時候,就不要再穿這件衣服吧,這個是衣服的原因,不是你的問題。孩子高興的說:好的。
總結:通過引導的話術的不同,效果也不一樣,但這其中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經常和孩子溝通,而爺爺奶奶與她溝通的少所導致的。今天出現的這個問題我己經和老人說過了,只是做了一個提醒,不能一下把老人們的熱情打消。
我們接到孩子在車上的時候,爺爺要教孩子唱歌,說是教唱歌,也只不過是爺爺的一廂情願罷了,因為孩子不願意聽爺爺唱歌,但我並沒有問其中的原因,我在這個過程中做了一次提醒。問題一。孩子不喜歡在這個時間段聽唱歌。問題二、爺爺的普通話講的不標準。(我和媽媽的也不標準,但起碼能比他們好一些)這中間的問題是爺爺一心想教,孩子不願聽,明知道他自己教的不對,卻要不停的在孩子面前說教,這個問題之前提過二次,但現在看來並沒有什麼效果。
晚上回家與姥姥視頻,一開始媽媽一直拿著手機,與姥姥有一個短暫的交流,等著姥爺回來以後想與她視頻交流的時候,她一直說不想,說了二次以後,直接順勢躺在地上耍脾氣,我原本想著,在這種情況下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雖然是跟家人之間的互動,但也不能這麼慣著她,就要上去引導她,結果卻是沒有起作用,然後我讓媽媽把手機關掉,我轉身要離開到書房,孩子這個時候其實是想著要找我一起玩的,就把我拉住,我就通過她來拉我的這個動作,開始了我們之間的對話。我:剛才姥爺來找你的時候,為什麼沒有回應?她:我不想。我:你這樣很沒有禮貌,你知道嗎?這個時候我把語氣也提高了。她聽完以後覺得有些委屈,就哭了起來。我坐在地板上,也讓她坐下,我們倆個人面對面的坐著。我:你先哭會,哭好了以後我們再來說話。幾秒鐘以後,她和我說爸爸我哭好了。我:剛才為什麼沒有視頻?她:我不想視頻,我想找你玩。我:那你不想視頻為什麼要躺在地上耍脾氣?她:我就是想不視頻,我想找你陪我玩一會。我:你剛才哪些地方沒有做好?她:我不應該躺在地上耍脾氣。我:看在你知道錯誤的表現,那我們去玩一會遊戲吧,我們打地鼠怎麼樣?孩子在這個時候破涕為笑,高興的答應了。
總結:還是課程里的內容,出現問題要先了解孩子的想法與需求,然後再理解她的做法,最後通過引導來完成想要達到的效果。
第二個家長需求是期望孩子聽話,我們內心會感到安全。恰恰這種嘮叨會讓孩子產生「叛逆期」,產生衝突的。孩子的自我發展是形成自我的時期,早年與父母關係好的話,及時不在孩子身邊也能感覺我們的愛,能修復自己的傷心。孩子表現發脾氣是因為要挾父母來符合自己的需求,大哭大叫後得到支持的話,就會反覆用這個方法。憤怒是想改變現狀,是焦慮的表現。哭的時候也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分離焦慮,寶寶擔心自己哭鬧後媽媽不管我了
家長第三個需求,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寄希望於孩子。比如自己學習不好,就寄希望於孩子好好學習。對自己愛人的失望,導致努力來改造自己的孩子。同性戀往往是因為對自己爸爸和媽媽的不滿,或者從小很少接觸爸爸,這樣容易產生感情,是從父母身上來學習如何和異性相處的。感受不到爸爸的愛時,做事是缺少衝勁的。
3.情緒日記:
觀察事實:晚上回家,孩子想看電視,在征我們意見的時候,我沒有同意,我給她一個參考意見是先自己玩一會,比如把昨天沒有拼好的拼圖做完。她並沒有按著我的思路來走,而是直接到閱讀角,打開檯燈,自己在那玩玩具,止到吃飯。晚上做遊戲的時間很長,打個地鼠用了半個小時,換了二種玩法,才停止,上床睡覺前,又在床上講故事,我只能BIAN了。
體會感受:現在對於孩子來,非常地好帶,不一定一直需要陪著她玩,但在陪伴的時候,一定要高質量,玩讓她感興趣的遊戲。
解讀情緒:只要讓孩子心情高漲,在做引導的時候才會非常容易。
※九歲男童被母親打死:是時候該正正我們的育兒觀了
※爆款遊戲折射出的養娃育兒真理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