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帶你看看新年的涼山「跳蚤市場」

帶你看看新年的涼山「跳蚤市場」

原標題:帶你看看新年的涼山「跳蚤市場」



按:臘月廿八,過年的氛圍漸濃,今天再次應景推送劉紹華老師的一篇「涼山新年巡禮」(可以戳藍色的字查看上一篇)。


————


群山中的市集與人情交換

副標題/涼山山寨巡禮之一


文 /劉紹華


每到異地,我最喜歡逛市場,不是大型商場,而是傳統市集。喜歡的理由是,那裡有時間的累積,有文化的痕迹,還有人群的交換方式,蓋括來說,就是人類學家愛說的「地方特性」。


涼山彝族村寨里的市集,絕非尋常觀光客追逐的那種市集,我造訪之初的印象,只有「簡單」二字。但是,隨著我在涼山的時間日久,我對村寨市集的認識與喜愛,也隨著我對當地時間感、文化與人情的理解,才發現其如微火慢燉的品味與樂趣。


涼山的市集不只是規模小,就跟世界大都會裡常見的跳蚤市場一樣,久久聚一回。在彝族腹心地區,也就是居民幾乎全為彝族的村寨,多為十天一集,當地彝族說漢語時稱之為「趕場」。十天一集,算是所有市場中最基本的供給需求模式。但是,趕場日在村寨的盛況地景,如同城裡的周末。



涼山彝族市場


漢學家施堅雅(William Skinner)曾於1940年代提出一個有趣的集市空間理論,他發現四川盆地集市的空間分布呈現等邊六角形,中間是一個集市小鎮,周邊環繞著六個有集市的村子,最外一圈則是由十二個集市村莊組成。這種模型得以維持市場規模和交易量。這種由鄉民在長久歷史中逐漸形成的自發集市模式,從中可見日常生活的供給需求機制。在中國改革開放後未久,施堅亞甚至預言活絡的市場經濟改革將讓這種集市貿易於二十世紀末在中國消失。可惜,他未能活著見到自己的預言成為泡沫。也或者,他的認識與推測只及於漢地中國,囿於傳統「漢學家」的認識論。


從涼山的集市發展,可以看得出來彝族與漢地民族國家的關係。中國歷史上,涼山彝族被稱為「獨立儸儸」,「儸儸」一詞,就如同「番」、「苗」、「猺」等詞一樣,是漢文明對無外交對話權的少數民族的貶稱。但「獨立」一詞就有意思了,說明這裡是帝國之手難及的「化外之地」。1906年,當英國終於不再販售鴉片予中國,也要求中國不得生產鴉片,清廷開始嚴禁鴉片生產與貿易。但此時,吸食鴉片已成偌大中國的日常生活現象,雷同今日的香菸、咖啡、可樂、抓寶可夢等令人著迷上癮的物質,如何得以一夜生變?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化外之地」的涼山,就成了鴉片漢商的墾殖地,1910年左右,鴉片入涼山。這裡成為鴉片種植的新興產地,收穫量之大,可從集市貿易量一窺。1938—1949年間,以今日甘洛縣彝漢交界的田壩集市為例,十天一集,每年農曆二月和四月的煙會期間,從漢區來此的鴉片商得駝來近一萬兩千兩白銀。在鴉片貿易之前,涼山並無銀器工業,鴉片貿易帶來的白銀量之巨,也造就了彝族的銀器工業,如今彝族美女身上的白銀飾品、畢摩帽頂的大量白銀裝飾、彝族過去用以計算賠償的單位也改為「坨坨銀」等,可見一斑。


帶銀器的彝族女性


不過,這個鴉片貿易的歷史,可別讓你以為彝人都很會做生意。實則相反,絕大多數的彝人,在近期之前,並沒有漢人習以為常的經濟理性,不會打算盤,也不具有點滴累積財富的縫裡插針精神。鴉片貿易的參與者,主要是彝族社會金字塔頂端的地主與貴族階級,廣大山寨的彝人分不到一杯羹,不會也不敢進入市場機制參與貿易行為


以前的彝人不會做生易,那怎麼「買賣」東西呢?他們以物易物。物的交換價值由其社會份量與需求等決定。有一種東西的交換尤其可見人情社會的交換邏輯,那便是豬肉。豬肉是不會拿來與陌生人交易的,而是親屬間才能分享,或者可說是親屬之間的人情交換。即使今日涼山也已捲入商業交易的大市場,你如果去涼山村寨的市集,仍然很少見豬肉攤的買賣,主要原因並非大家都養豬所以就不用買豬肉,而是村寨彝人覺得在社群內進行豬肉買賣是違背文化傳統的羞恥事。如果一個集市上出現豬肉買賣,便可顯示這裡的人與外界往來的熟稔程度,因而出現明顯的文化轉變經歷,也就是人類學概念中的「涵化」,逐漸融入主流社會的文化之意


我曾在某個彝族年前後,看到涼山某縣城人行道路邊一大排的人在賣豬肉,不同彝人朋友的反應,耐人尋味,一位年輕朋友說:「啊,我們肉送給親戚都不夠,怎麼還有肉賣?」一位老年婦女說:「這裡風氣不好。這肉是要送親戚的,怎麼可以賣?」文化中人對文化變遷的評論,我無以置喙。但從友人的反應,讓我知道買賣一事,尤其是豬肉買賣,帶給彝人多大的社會衝擊。可以想見當村寨里的彝人要進入功利算計的市場時,得花費多少時間與心理調適才能習慣?



背豬肉送親戚


你如果想知道豬肉在涼山彝寨的角色,歡迎你在彝族新年時,到寨子體會趣味。西昌的彝族年辦得如火如荼,但那不是傳統的彝族年,我以為少了兩項最有年味的特色,只有往村寨里去才有緣體會。一是日期不定。1950年代以前,涼山彝族沒有超越氏族家支的一統政治組織,也就是國家勢力進不來。所以,涼山彝寨的新年也沒有一統的日子。從十月下旬到十二月下旬,涼山各地都可能有寨子在過新年。新年日子的選擇,是由畢摩看日子、配合每個寨子的情況而討論決定的。另一特色更是有趣,初一大清早的彝寨,沒有此起彼落的鞭炮聲,但有一連串的豬哀叫聲,因為清早是殺新年豬的時刻。村裡熱心且殺豬技術佳的男人,青年為主,在村裡忙著幫忙殺豬,一般先從村裡最年長的長輩家開始。殺豬前,男人們手裡只拿著一條麻繩、一把短刀,豬放出圈後,男人們在院落里追著豬跑,完全是男人與豬的肉搏戰。抓到豬後,一刀刺喉,立刻有人持盆接下熱騰騰的豬血。殺豬的程序極為重要,得乾淨利落,以免血肉模糊。新年豬尤其不能錯刀,這象徵新的一年吉凶禍福。


接下來兩、三天內,你只要在村寨中送往迎來最熱鬧的路口站著,就會看到村裡村外男女老幼,捧著、抱著、背著、提著、頂著各種部位與大小的豬肉,笑嘻嘻地要去「送親戚」,那怕親戚遠在他縣山裡,都得步行或騎馬過去。當然有車子的話,搭一段路程也行。公交車站牌,也有不少婦女背著一大籮筐的肉,回娘家送禮。一般來說,豬肉要先送給母親的姊妹兄弟,父親的兄弟姊妹次之,這也許是古早母系社會的遺留風俗。


不論是集市,還是以物易物,或者人情禮物交換,這些人類自古以來就有的生活行為,從未中斷。如果交換隻剩市場上用單一貨幣便可完成的交易,沒有閑聊寒暄、沒有討價還價的商量、沒有禮尚往來的人情,那人類不斷投入的交換行為,不就該讓人類無聊至極了嗎?所以,大型商常不斷蓋,跳蚤市場卻從未消失。涼山的集市和新年豬肉交換還有多長的路可走,下一次你有機會造訪時,請留意一下。

· 相關圖書 ·




《我的涼山兄弟》


劉紹華 著


副標題:毒品、艾滋與流動青年


ISBN : 978-7-5117-3339-2690-2


已上架



記錄涼山諾蘇人在現代化浪潮中

輝煌又慘烈的青春探險


「這是一個關於探險玩耍、為非作歹、吸毒勒戒、艾滋茫然、世代差異、文化衝擊和兄弟情誼的故事。」故事源起於四川涼山地區的毒品與艾滋問題,人類學者劉紹華詳細記錄了諾蘇人的生活經驗和個人口述歷史,呈現出現代化轉型時期一個邊緣群體的遭遇、認知、思索、接受與挑戰。作者更深層的關注,在於透過表面的社會問題,洞見當代中國捲入的全球化變遷中人的行為與福祉,並試圖理解一個非主流群體在社會、文化、歷史變遷中脆弱性形成的時代過程,以及未來何去何從。這正是醫療民族志的精髓。




《柬埔寨旅人》


[三輝書系·行路人]


劉紹華 著


ISBN : 978-7-5117-3339-9


已上架


《我的涼山兄弟》作者劉紹華另一代表作


一個飽受苦難的文明古國的當代生活


在柬埔寨,風光秀麗的巴薩河畔,人們臉上常見神秘的微笑,但人口拐賣、赤貧、文盲,以及內戰的後遺症亦如影隨形;當地人央求國際組織為其修繕寺廟,年輕的和尚卻對外面的世界蠢蠢欲動;來到這裡的外國人,既有國際組織志願者,也有自我流放者和淘金者……


1998年,劉紹華加入「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提著一隻皮箱便來到柬埔寨,在那裡生活了兩年。之後,她以人類學家的視角、散文家的筆法寫下自己的柬埔寨記憶:這是一個迅速變化的社會,走向全球化的同時仍有美麗的「非現代性」殘存。這裡是「天堂與地獄的寫實,就如同吳哥窟的石雕故事一般,上演著人世歷史中的喜怒哀樂、罪與罰、墮落與超脫」。


***


***


編輯 | 弓背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輝圖書 的精彩文章:

「我無法戰勝自己的矜持,脫到鞋子就放棄了」
他每年以350美元的預算,為200萬人提供醫療服務

TAG:三輝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