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味是如何消失的2.0

年味是如何消失的2.0

摩託大軍回家路漫漫雖然已經是前幾年的新聞了,但至今仍有很多人是輾轉多種交通工具才回到老家的。甚至有同學自黑說自己先是搭的士、轉地鐵、轉高鐵、再轉客車,最後還需要村裡的王二狗開三輪來接回家。交通確實在改善,卻依然有很多最後一公里,共享單車不可能進村,王二狗的三輪車還會有用武之地。

不折騰的回家不叫春運。

記得以前我們家從南方的小年臘月二十四開始,打掃房子的邊邊角角,逛超市逛菜場,接過舅舅舅媽伯伯伯媽送的各種豬肉雞蛋青菜,然後就是媽媽的各種地方的快速勞動的「無影手」,以及數不清的叫喚聲「那個要洗這個要擦」。

不忙碌的年不叫過年。

還在山裡住的時候,好像連年豆腐和黃豆糖都是自家做的。廚房是大人們的天下,我們小孩進去只會添亂,往往被一兩塊剛煮好的肉片打發出去。廚房和堂屋之間用一口水井去個,水井的井水是清甜的,廚房的燈光是煙霧繚繞之中一點昏黃色。白白的豆腐就再蚊帳似的白紗布里一點點釀出來,褐金色的黃豆糖就在一口大鍋中一點點熬出來。

反正吃到嘴裡的東西都可以用一雙手做出來。不需要糾結添加劑和有機食品。

鄉下的「圍爐夜話」印象深刻,離不開溫暖的老年人,能說會道的妯娌們,還不懂事的小朋友,都會圍在燃起的柴火旁。烤火房是專門的一小間,上面掛滿了臘肉臘魚,煙裊裊升起的時候能看到肉表面滋滋的油脂,柴火噼里啪啦響起的時候能聽到很多「不能說的秘密」,我最愛的環節是烤桔子、烤紅薯、烤雞蛋,把原材料包上打濕的紙巾和大白菜葉,丟到鮮紅的火炭上,緊緊盯著不斷翻轉,也不失為一種自己動手的美味。

城裡的街坊鄰居最多是電梯里的一聲招呼,晚飯過後傳來的鋼琴或者管弦樂,門對門相互輝映的紅色對聯。沒有了大嗓門的招呼,沒有了瓜子花生的閑話家常,有時候還是覺得不應該這麼安靜。

有次和本科室友聊起的時候,才發現我們家的年夜飯有多「生猛」,北方的餃子宴最多再加幾盤菜就行,我們家每年都是24盤菜還多,除去新鮮出爐的炒菜幾碗之外,還有提前準備好的臘肉、臘腸、鹹蛋、炸物等等,最少有兩個大燉鍋燒著雞鴨魚牛肉。餃子、春卷、雞蛋、湯圓,都要早早準備成為早餐和宵夜,人們的精力和食慾旺盛,過年的時候都有使不完的洪荒之力。

城市裡不需要24盤擺滿一個大圓桌的飯菜,不需要從臘月就開始炸丸子,24小時的便利店,全年無休的大商超,需要囤積的東西越來越少,平時的大魚大肉已經厭倦,過年時倒希望一切從簡。我以前也覺得大操大辦浪費嚴重,可以適度精簡,但不能完全斷舍離。少了臘魚臘肉大酒大肉的過年,出門在外就會多一處鄉愁,少一些回味。

年味就是從一點一點的懶惰和傻瓜式操作開始的。註定要精簡的現代社會,中國人會不會從「年味」上真正斷舍離呢?有了斷舍離的過年,你是不是也看到「年」這頭猛獸正在一點點向西奔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永懷自由熱血 奔赴理想戰場

TAG:二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