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鼓的介紹
架子鼓是爵士樂隊中十分重要的一種無音高打擊樂器,又稱爵士鼓,它形成於本世紀40年代,它包含著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音色的手擊樂器和腳擊樂器。手擊樂器有小鼓、嗵鼓、吊釵等,腳擊樂器有大鼓、踩釵。在此基礎上,根據演奏的需要、可隨時增減附加打擊樂器。
架子鼓是用以演奏「搖滾」、「扭擺」及「爵士音樂」的打擊樂器,在長期的演奏過程中,形成一套固定的節奏類型,如迪斯克、倫巴、探戈、桑巴、恰、波菜羅等節奏。這些節奏型氣紛強烈、節奏鮮明,各自具有獨特的風格。
1.架子鼓的組成
架子鼓(英文:Drum kit)是爵士樂隊中十分重要的一種無音高打擊樂器,它通常由一個腳踏的低音大鼓(Bass Drum,又稱「底鼓」)、一個軍鼓、二個以上嗵嗵鼓(Tom-Tom Drum)、一個或兩個吊鑔(Crash Cymbal)、一個節奏鑔(Ride Cymbal)和一個帶踏板的踩鑔(Hi-Hat)等部分組成.。當然有時因演奏需要會增設一些如牛鈴、木魚、沙錘、三角鐵、吊鐘,不管增設多少器件,都 是由一人演奏。鼓手用鼓槌擊打各部件使其發聲。爵士樂中常用的鼓槌有木製的鼓棒,由鋼絲製成的鼓刷,由一捆細木條捆成的束棒。
常見的套鼓器材組合型式,如下圖所示,套鼓器材的型式,也可以依照各人不同的需要,增加或減少鼓及鈸的數量。
2.架子鼓的記譜
架子鼓的記譜用五線譜的低音譜表,即F譜表,低音大鼓在第一間,小鼓在第三間,耳鼓Ⅰ在第四間,耳鼓Ⅱ在第四線,大嗵鼓在第二間,大立釵分別別記在上加一間,踩釵寫在下加一間。架子鼓並無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據樂曲的需要去調定選擇。
3.演奏基本方法
小鼓擊奏法
小鼓也稱軍鼓,是西洋無調打擊樂器中最主要的一件樂器,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勢,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勢。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腳需同時踩大鼓和踩鑔,所以採用坐姿演奏。演奏時要姿勢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體自然放鬆。擊奏時,雙臂向上自然彎曲置於鼓面上,雙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關節和食指二三關節握鼓槌柄部,拇指與食指第三關節自然併攏,中指、無名指、小指掌心彎曲,與槌柄保持一定的間隙以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內側,拇指食指虎口處夾持鼓槌柄部,用無名指第三關節托住鼓槌底部。其它手指向掌心方向自然變曲成握球狀。
掌握了正確的持槌姿勢,還要有正確的擊奏方法。在訓練中一定切記擊奏二字,也就是說要彈擊。鼓槌擊打在鼓面後,須立即恢復擊鼓時的預備動作。擊鼓動作要完成於瞬間,而且有彈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結實、有力度,奏出豐滿的音響效果。初學者練習擊奏時還應注意擊奏位置,應擊在小鼓的中心點三至五厘米處。此外,還有邊擊法、制音邊擊法、交替擊奏法、滾奏等等。在練習時可先單手練,然後雙手練,也可雙手交替練習。
低音大鼓踏奏法
低音大鼓用右腳踏擊,在通常情況下,腳跟踩在踏板的後端,以踝關節為軸,用前腳掌踏擊踏板而帶動鼓槌擊打鼓面。踏擊時,大腿、小腿、腳部肌肉相應放鬆,槌頭擊鼓面後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環的踏擊動作。在極強擊奏時,可將腳懸起後用腳尖踏擊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個點上,從而加強踏擊的力度,得到預想的效果。
踩鑔踏奏法
踩鑔用左腳踏擊,它的擊奏要領是將腳跟踩在踏板的後端,以踝關節為軸,由腳前掌踏擊踏板,當腳前掌擊下後,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閉的音響效果,這也是與右腳大鼓不同之處。
嗵鼓擊奏法
嗵鼓擊奏要領同小鼓,在換鼓擊奏時,需用手腕帶動小臂和大臂,自然地運動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協調的動作。
持棒方法
在控制方面:主要是持棒的三種方式。它們影響著手與鼓棒間的一慣性,最重要的兩大觀念,就是鼓棒的控制與鼓棒的揮動。
1、直腕式:左右手持棒一樣,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捏在鼓棒三分之一的地方,無名指與小拇指自然併攏輕貼在後面,不要影響棒的運動,兩手手心相對,注意雙手的對稱與平衡,鼓棒敲擊點要相對集中。定音鼓、梯形木琴等基本都用此種腕法演奏。
2、標準式:右手如直腕式,左手虎口夾住距離鼓棒棒尾端約三分之一的地方,並擱在無名指與小拇指半握後的關節上,食指與中指自然彎曲,整個手形呈半握拳狀。掌心向內。以虎口拇指持棒,並以無名指與小拇指將棒托住,兩鼓棒呈九十度左右。左手以翻轉力量打擊。此種腕法主要用於演奏小軍鼓,以及架子鼓奏法。
3、扣腕式:持棒與直腕式大致相同,但雙手要向內翻一下,使手心朝下,兩鼓棒集中於敲擊點上,兩棒呈九十度左右的角度。瑪琳巴琴、鋼片琴、架子鼓以及室內演奏小軍鼓等均用此腕法。
不論何種方式控制鼓棒,均須靈活運用手臂、手腕及手指,尤其是手腕及手指,使雙手與鼓棒成為一體,自然地運動鼓棒,輕鬆自如。
滾奏
方法通過控制鼓追均勻密集的擊奏形成一定的速度才稱之為滾奏。(滾奏的概念在國外一些教材上對滾奏的解釋是單擊和復擊通稱滾奏,但要求了單擊的速度和復擊的速度,有些則分開論述,但到最後還是一個速度問題。)加強單擊和復擊練習是滾奏得以實現基礎。滾奏並不是完全的腕子,有時手指也能起到很大輔助作用,甚至有時手指的功勞更多。但是在雙跳滾奏、單跳滾奏中,僅憑手腕控制也是可行的(加上手指可以更省力些)。
國際性的敲擊藝術協會(Percussive Arts Society; PAS)所歸納的四十式軍鼓基本功(PAS 40 Essential Snare Drum Rudiments)詳盡列出了不同種類的滾奏,好讓鼓手能更有系統地加強對鼓捧的掌握和熟練度。
多跳滾奏
這種演奏方法是靠手腕的控制及鼓皮的反彈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技巧是表面上看很簡單其實很難練習的,開始先用你的鼓錘在鼓皮上反覆彈跳,然後要做到均勻,且在不同的演奏中還有很多連音的技巧,可不是想來的這麼簡單。練習方法正確速度要慢,要求每一下要讓鼓錘充分的在鼓面上彈擊並控制好鼓追的彈跳高度直至停止,再換另一隻手進行相同的練習(這裡說的是對稱式,標準式道理相同),尋找鼓槌在鼓面彈擊的感覺。練習到多次連續敲擊時要有腕子控制的配合。最好有有老師的演示、教導,一定要做到力度均勻和節奏穩定。
4.練習架子鼓
熱手(WARM UP)練習:練習左右手的平衡.穩定及速度。
在每次的練習前,就有如作運動之前都必須要有暖身操來幫助筋骨活絡,避免運動傷害,且達到運動時的最佳效果。所以熱手也是練習前所必須的第一道手續。
上面的熱手練習可以有三種方法練習:
第一種是手握小鼓棒的最尾端手指握住不放(但不可太緊握)的只動手腕的練習(不可太久,因為會導致肌肉緊繃)。
第二種就是正常的握棒位置打法。
第三種就是手握正常位置,只動手指不動手腕的速度練習。這種練習方法是為了訓練手指的敏感度與增強其肌肉的強度。在往後的速度技巧上可以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就打擊的技巧來說,速度是很重要的一環。而就速度這一點來說,手指就占著相當重要的身分地位。
練習時請注意拍子的穩定及左右手的平衡。手法是由A—B—A—B的交換循環練習(為了是左右手都可當作起始的平衡練習)!!且請注意左右手的手抬高度,不可相差太多。打擊位置要盡量靠近(音色的要求)。特別注意不可有重音!!最後一提,還是請用節拍器,由慢到快。
基本打點:
A:一般使用的手法。
B:變化形的手法。
以16分音符為基礎的打點裡,有4種最基本的變化類型(如上圖所示)。如以四連音(節奏1.)當作基本結構去分析的話(1234),首先必須注意其它三個節奏類型與四連音的對應關係及位置(如紅線所示)。這樣一來,便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打點的關係位置所在而能較精準的打出正確的節奏來。
練習時,先從四連音開始下手。先練A的手法再練B的手法。一直到可以順暢平穩的打出四連音之後,再繼續其他的類型節奏。練習其他的節奏類型時,可以先用1234的數字概念唱出四連音作為基準地去打出每個節奏類型的正確位置。一樣的先練A手法再練B手法。(2.3.4.節奏類型A手法的衍生也是以四連音為基礎的相對應位置而來的)。
等到四個節奏類型的位置手法都搞清楚之後呢!再以排列組合的方式,先以兩個節奏為一組,4/4拍為小節反覆的交替練習。之後再三個節奏一組。最後再以四個節奏一起的排列組合方式,隨心所欲的交換先後順序練習。只要這四個節奏類型能練到如反射動作般的打出正確的手法和節奏的時候,相信往後在你遇到更複雜的節奏類型時!!都可以運用相同的練習方法及模式去解決你所遭遇的問題。因為音符之間的關係不外乎就是最基本的數學關係的運用計算而已。還是別忘了用節拍器且從最慢的速度開始練起!!
力度(表情記號)的練習
1.漸強漸弱的練習:
通常一般人見到表情記號時就有如被嚇到一般的就馬上作出反應的表現在音樂上。不過通常這種反應反而會影響整個曲子。導致張力不夠或者是太多。所以如何做出適量的強度增加及減弱是對曲子的張力影響頗為重要的一環。
練習時以4連音為基礎4/4拍為小節單位。練習8小節,6小節,4小節,2小節,1小節等為反覆單位的強弱練習。試著作出儘可能的小聲到儘可能的大聲的效果練習。所必須注意的要點是:要能作出讓人摒氣凝神的誇張效果。
2.不同力度的練習:
練習時一樣以4連音為基礎4/4拍為小節單位。練習6小節反覆的不同力度的練習。力度單位為ff > f > mf > mp > p > pp。然後再從 pp < p
END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