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黎明破曉的世界—中世紀思潮與文藝復興 by icyfire

黎明破曉的世界—中世紀思潮與文藝復興 by icyfire

許知遠說看書評未必比看書本身收穫小

這就是我對icy兄讀後感的讀後感

一種精神與文字上的暢快

亦是我們野生編輯的榮耀

——編輯速度趕不上原創的魚小姐

2018年第六部紙質書,《黎明破曉的世界—中世紀思潮與文藝復興》。

關於中世紀的書,雜七雜八看了幾本,但對於這樣一個跨越一千兩百年的歷史,一段在黑暗與黎明之間被爭議的歷史,這些書都還是不夠的。本書是曼徹斯特的著作,如果還記得他那部四卷本《光榮與夢想》,那麼恭喜你,這一部的風格與之相近。

如作者所言,他只是在一系列二手資料基礎上,用散文的筆法,從宗教改革與人文主義興起,以及麥哲倫環球航行,這兩條主線來寫。坦率地說,本書並不是中世紀編年史(參看《劍橋中世紀史》),而僅僅概述了西羅馬帝國崩塌後蠻族王國建立的事件,很快就進入到中世紀後半段以及宗教改革運動的興起。本書也沒有把一些重要事件以主題方式進行介紹,而突出介紹了麥哲倫環球航行。在作者看來,中世紀思潮是信仰的絕對化帶來的愚民教育,而人文主義的興起是解放人類的思想,麥哲倫環球徹底結束了教會對地理學的歪曲,是打破精神枷鎖的重要一擊。

中世紀開始於西羅馬帝國滅亡,終止於十六世紀。十五世紀到十六世紀的幾大事件都敲響了新時代的鐘聲,如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地理大發現,西歐諸國民族文學的興起,基督教聖經被翻譯成各國的民族文字,馬丁路德等掀起宗教改革運動,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而文藝復興興起於中世紀晚期,終結於中世紀末期的一百多年,這是舊時代的輓歌,也是新時代的初啼。

宗教改革運動的興起,直接原因是天主教教會的腐化墮落,推動力量是德意志羅馬帝國皇權與教權的衝突(這個時候已經不能算羅馬人的皇帝了)。教宗們明目張胆地賄選,從教宗到神父們肆無忌憚地違反信條,好幾個教宗私生活混亂,情婦和私生子公開化,親屬們可以雞犬升天,幾歲都能躋身紅衣主教。到了亞歷山大六世可以算得上登峰造極,和自己私生女有私並生下一子。同時教宗插手國家間的政治衝突,甚至發動戰爭。

而另一方面,發起宗教改革運動的幾位領導人物也談不上白璧無瑕。馬丁路德脾氣暴躁、口出穢言,加爾文心胸狹窄,他們的追隨者也不是寬宏大量的人,其所作所為與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並無二致,正所謂用對異端的殘酷來堅貞自己的信仰。火刑架上和周圍都是基督徒,雙方都頌主之名,求主救贖。這一幕我們又是何其熟悉。

中世紀結束有一個重要的結果,那就是民族國家開始出現在歐洲。在羅馬時代,區別只是羅馬人即文明人,蠻族即野蠻人。到了中世紀開始後,蠻族帶來了部落習俗,軍事首領和羅馬帝國的邊疆長官結合逐步產生封建領主,各個領主對國王效忠同時,在自己的領地又是主宰。通過戰爭或聯姻或分封,這些領地逐步合併為一些大的國家,而從過去日耳曼人或者斯拉夫人的方言中脫胎而來的民族語言逐步形成,國王們為了自己的統治,逐步廢止了拉丁語的作用,提升自己民族語言的地位。這與秦帝國的書同文是一回事。

與此同時,那個既不神聖,也不在羅馬,更不是帝國的怪物逐步退縮到德意志邦聯中,最終在奧地利落幕。

文藝復興敲響舊思想的喪鐘,但有諷刺意味的是,那些人文主義巨匠,很多都得到天主教教會的庇護。這和春秋戰國時期貴族供養門客好像也差不多。那些藝術家開始只是被教會請去,用以展現神聖教會的偉大和光榮,但沒想到這最終喚醒了人的精神。

大航海時代打開了新世界和新世紀。然而最先走出去的恰恰是保守的天主教國家。對財富的渴望與對未知的好奇交織在一起,成為那個時代最動人和最偉大的史詩。而麥哲倫作為第一個環球旅行者(其實他並沒有完成,因為在菲律賓群島他愚蠢地發動對土著人的攻擊導致自己屍骨無存),所展現出來的勇氣和毅力,絕對是人類精神的寫照。

而這一切,都宣告人類社會從愚昧走向文明,從黑暗走向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所欲也和她的朋友們 的精彩文章:

TAG:我所欲也和她的朋友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