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中世紀的城堡,才知道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說起城堡,你會想到什麼?
是層林掩抑中的奇妙仙境?
是迪士尼那美輪美奐的夢幻建築?
又或者,王公貴胄雍容奢華的高貴生活?
其實,假如我們有幸乘坐時光機重回中世紀的歐洲,去看一看原汁原味的中世紀古堡,就會發現,歷史上真實的城堡生活,並非人們如今想像的那般田園牧歌、歲月靜好。
11世紀以前,城堡大多是木質結構的建築,後來改用石頭。石頭壘成的城堡,既陰暗又潮濕,光禿禿的牆壁里一年四季透著寒氣。而房間的地上鋪著的,也絕不是地毯,大多數時候不過是一些稻草。陰暗的城堡使稻草發出腐爛的臭味,家畜的糞便更為室內空氣增添了一層別樣的韻味。
城堡內的物質生活也並不富足。你以為騎士貴族們吃的都是些珍饈美味嗎?其實,一直到12世紀,人們都不知咖啡、茶和香料為何物。和懂得享樂的羅馬祖先比起來,中世紀的貴族們吃的簡直都是些豬狗之食。餐桌上,人人用短劍割肉,以手食之。碎屑和骨頭扔滿一地,滿屋的狗們互相搶食。
骯髒和貧窮,這是中世紀留給後世的第一印象。可當時的人們對骯髒的住處和粗陋的食物,早已習以為常。被飢餓陰霾籠罩著的歐陸大地,吃飽已屬不易,衛生更是奢求。
查理曼大帝的皇宮,也略顯粗糙
中世紀招黑的另一個原因是短命。現代科學家通過對中世紀人骨骼的研究推斷,這一時期人們的平均壽命最長不會超過42歲。而到了中世紀末期,人們的平均壽命都不超過30歲。
那時,營養不良使大量的兒童夭折,瘟疫和疾病更是大大摧殘了中世紀的歐洲。攜帶瘟疫病毒的老鼠,從亞洲漂洋過海來到西歐。中世紀歐洲那些陰暗的城堡、簡陋的市鎮和骯髒的村舍為這些老鼠提供了絕佳的藏身之處。很快,黑死病席捲整個歐洲,帶走了當時約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口。
中世紀向來被控訴為黑暗時代。個中緣由,絕非僅僅是匱乏的物質條件和惡劣的生存環境,更是因為基督教對世俗生活的絕對統領。
中世紀,無數所謂的「女巫」被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處以火刑。其殘忍血腥被論者諷刺為一場獻給上帝的異教徒燒烤狂歡。而飽受生活折磨的中世紀基督徒們更是愚昧不堪,面對席捲而來的黑死病,他們要麼以為是上帝對世人憤怒的「天譴」,要麼猜測是猶太人向井水投毒的報復。
但是,中世紀歷史就這樣下了結論嗎?
並不是。
如果我們重返中古歐洲,感受到的必然不只是黑暗和愚昧。中世紀雖然招黑,但是也有閃光之處!
中世紀的跨度長達一千年。在其中的某段時間,人口不斷增長、財富逐漸聚集,城市得到發展、商業得以振興。我們能在所謂的黑暗裡發現宗教改革的火種,也能聽到教育普及的序曲。中世紀的文學藝術也並非後世傳言中的乏善可陳,自然本善的宗教精和騎士精神都是歐洲文學的寶貴遺產。
歷史學家把歐洲的歷史分成三大段:希臘羅馬的古典時代、長達一千年的中世紀和文藝復興之後的近現代。
「中世紀是歐洲歷史上一個災難性的時代。」這種論調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和後來的新教徒們提出的,隨後被人們廣為流傳。人文主義者希望回到古典時代的自由輝煌,而新教徒們則希望恢復基督教早期在人世間的榮光。立場決定了態度,但這種被廣泛認可的論調卻有失公允地至少存在了五六個世紀。
問題在於,無論後人如何「抹黑」中世紀的歐洲,那些入土的亡靈也無法起身抗議。這是歷史研究的困難之一,也是歷史學習的一大障礙:先人的沉默讓現代人可以繼續自以為是。然而說不定當中世紀的人們目睹如今高樓林立的都市、世俗化的社會和布滿核武器的世界,對後輩兒孫更加不屑一顧。
既然古人不能說話,那我們不妨在文獻和資料的幫助下,重構那個時代的圖景,儘力融入當時的意識和思想。
據說中國古人讀史,常在生死攸關的抉擇時刻掩卷沉思,把自己帶入當時的情景,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之後再看歷史人物的選擇如何、是成是敗。這種思想實驗,是不是不失為學習歷史的一種好方法?
不過,這需要我們擁有足夠的想像力。當然,如果我們可以參觀各種遺迹,身臨其境,應該會對歷史和古代的生活有更深的理解。畢竟,學習歷史的意義從來就不是記住幾個重要的年份和枯燥的結論,更重要的,是融入人類宏大敘事的過程,是體悟與感知歷史的能力。
那麼,問題來了:你會如何看待中世紀的歐洲呢?
也許現在你還給不出一個答案。沒關係。
這個夏天,歐洲最美好的季節,我們邀請你來到法國,和我們一起「穿越」到中世紀的法國古堡之中,留下一份關於中世紀歐洲的獨家記憶。
這一次,你可以親自參與建造古堡,在團隊協作中獲得非凡的成就感;
也可以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臨摹中世紀繪畫,領略中世紀藝術的魅力;
更能騎馬擊劍,成為驍勇帥氣的中世紀騎士,體會他們的自豪與榮耀;
最後,我們還會穿越回到現代,去浪漫的巴黎,和小夥伴們一起勇敢「快閃」!
下一次,當有人問你,「中世紀的歐洲是怎樣的?」相信你一定能給出與眾不同的獨到見解!
文 「啟行有方」吳宏宇
圖片來自網路
TAG:啟行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