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變成了我們不變的價值觀?
前幾天腦子裡冒出一個問題:如果有魔法,人們都會先實現什麼願望?
於是車長跑去問了很多人。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是,五十個人里,足足三十八個人回答的都是「要有錢」。有錢以後要幹什麼呢?一部分人給了切實的回答,錢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家庭紛爭,錢可以讓我去買買買,錢可以讓我環遊世界。另一部分人則回答:「有錢就行啦,什麼都可以干呀。」
這個問題,其實是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提出來的。那個時候我們的回答還是五花八門的,或想有一座和糖果女巫一樣的小房子,或想成為科學家,或想讓爸爸媽媽一直年輕,爸爸少點加班,或想飛上外太空等等等等。
而十年後的今天,我們齊刷刷回答道:「要有錢。」
什麼時候開始,金錢至上變成了我們腦子裡固有的價值觀呢?
中國有非常多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了金錢至上的觀念。錢是個神奇的東西,有了它你什麼就都有了,別人也會看得起你。小時候大人總會問問小孩子以後想當什麼,如果男孩子說想當漫畫家,想當警察,家長大多數都是不支持的,繼而循循善誘,「男孩子嘛,要會掙錢。不讀書也可以,掙錢多就行了。」當女孩子眼裡閃著光芒描繪未來的美好藍圖時,很多家長會潑上一盆冷水,「說這麼多有什麼用,嫁個有錢老公不比什麼強?」
可悲又可笑。完全支持孩子追夢的家長,真的不是太多。
但到底,是為什麼?
根本原因,是社會對人的價值的評判標準發生了變化。中國古代時期,商賈之戶富得流油,地位卻十分低下。在那個時候,名利二字中,名是最重要的。孔子之後,人們往往根據才與德評判一個人,形成「養士」之風,以孝廉選官的察舉制也持續過一段時間;80年代之前,中國正是轟轟烈烈鬧革命的時候,反對剝削,那個時候越窮反而越光榮,越窮鬧革命鬧得越響;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鄧小平說:「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那個時候幹什麼都行,什麼行業都好,只要賺錢,吸引外資外企。當然,當時的中國經濟亟待發展,雖然後面產生了一些不太好的影響,但至少溫飽問題解決了,才能產生更高精神層面的需求。正所謂養活了自己,才能追求詩和遠方嘛。
可人們已經習慣性地去追求財富,以一個人的財富多少作為評判他的標準。其原因和政策,媒體,主流輿論的引導,社會的風氣是分不開的。譬如在《小時代》播出後,極盡奢侈的世界令不少小姑娘憧憬上海,憧憬有錢生活,這固然是好的,但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失去了內心原本最想要的東西。與其說我們追求金錢至上,不如說我們渴望成功至上,但在追逐的過程中,金錢卻和成功悄然划上了等號。
同時,由於想著如何快速掙錢,如何發家致富,許多人不擇手段,鑽法律的空子,在灰色地帶肆意橫行,也有人只考慮經濟利益而不考慮社會效益,導致了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並且他們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另一方面,一個人的品行,一個人對社會做出的貢獻,被人們漸漸忽略。比如我們誰都知道馬雲,但鮮少有人知道南仁東。某個領域的專家教授,賺得不如網紅大V多。在西方,用高深的知識和精湛的技術提供服務,可以獲得豐厚的報酬。他們本身的職業並不產生價值,而是社會賦予他們價值。
無論是什麼職業,醫生也好律師也好,在大多數人眼裡不過是個掙錢的職業而已,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們本人也是這麼想的。不同的人價值觀不同,金錢至上沒有問題,問題是追求手段方法的對錯,從長遠來說,影響了社會的人文發展。試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去做賺錢的職業,那我們的文化怎麼辦?教育怎麼辦?更高更遠的理想怎麼辦?
人這一輩子,總得要有一個夠不著的地方,用來想望,用來追逐。對於金錢,要實現的是更高級的事情,擁有它,且控制它。它是你追夢路上的物質基礎,而非你這個人價值的證明。
最後車長還是很好奇,如果有魔法,除了錢以外,你想先實現什麼願望呢?
※別讓正義被吞噬
※提高書法欣賞水平,就是學會欣賞王羲之,不喜歡王獻之的過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