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擁有健康的童年,不做令人厭憎的「熊孩子」

如何擁有健康的童年,不做令人厭憎的「熊孩子」

所評圖書:

書名:《童年與社會》

作者:(美)愛利克·埃里克森

譯者:高丹妮、李妮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年2月

春節到了,對於很多人來說,走親訪友最害怕遇到的,一是勸酒勸到了逼酒、灌酒的地步,二是熊孩子。

有著熊孩子表現的,覆蓋了很多人,大部分是孩子,但也有年齡上已經成年,甚至已經逼近中老年,但行事荒誕不經,對於他人尤其是與之親近的人,會隨意發泄自己的敵意和任性。按照20世紀著名的心理學家、普利策獎得主、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愛利克·埃里克森在其代表作《童年與社會》一書中發表過的觀點,熊孩子以及成年熊孩子,並不知道自己患有強迫型神經症。所以他們(她們)會通過其任性來爭取注意力,獲得本不應該為其獨享的資源,試圖最大化的控制他人,儘管他們(她們)有時也會表現出溫情的一面,但一旦其控制他人及爭取注意力的目標沒有達成,就會表現出相當程度的歇斯底里。

《童年與社會》是高度學術化的心理學專著,對於大眾讀者而言,讀完這本書並理解其評述體系是非常困難的。但這本書依然在學術界之外的大眾領域,廣受好評,主要就是因為書作者清晰的指出了兒童尤其是帶有熊孩子特徵的兒童,是如何在家庭為核心的小環境中,以及社會大環境中,逐步形成其心理和行為特徵。

書中頗為有趣的引入了蘇族印第安人培養孩子,以及以印第安人家庭為研究目標的美國學者的系統考察。印第安兒童會在一種類似於「放養」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在幼年時可以成為一個利己主義者」,父母以及其他長輩通常不會幹預孩子的任性行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孩子殘留的嬰兒習慣也不會受到阻止。只有當孩子變得身強力壯並且建立了自信時,才需要服從傳統,否則會受到公眾嘲笑。印第安部落有著自己的超自然信仰。而在西方文化中,童年時期就需要對於人體的功能和衝動進行調節,人們會給易受影響的嬰兒和兒童灌輸各種機械呆板的教育。人們會認為,只有經過這樣的呆板的社會化教育,孩子才能樹立雄心,並且服從社會規則。當然,西方的文化和教育模式,會更加頻繁的造成對於兒童的抑制。

書中指出,同一性的形成鞏固了童年也鞏固了成年早期。孩子剛剛學會走路後,會或多或少的接收到成年人的哄騙或忽略。無論怎樣,可以行走、可以走遠,都成為兒童發展出自尊的步驟之一。「成長中的孩子必須在成長的每個步驟中認識到自己掌握經驗的方式……從中獲得一種現實感」。如果打破了孩子的這樣一種成長過程,就會使得孩子逐漸失去自行發展技能、知識、社會反應甚至自尊。事實上,所謂的熊孩子、成年熊孩子,都是在「試圖以同質的過去來適應異質的現在」,其原因很可能與之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環境或社會存在密切關係。

《童年與社會》書中列出了人類發展的八個階段,分別是基本信任對基本不信任,自主對羞愧、懷疑,主動對內疚,勤奮對自卑,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親密對孤獨,繁衍對停滯,整合對絕望。每一階段,都決定著人的情感發育的完整性。嬰兒階段,如果母親的關懷不周,極可能使之畢生對於親情等感情抱以不信任。而在兒童階段,孩子通過各種體驗和挫折成長,這一過程中,「父母不能只通過禁止和允許來指引孩子,還要向孩子們指出他們所做之事的意義」。關於羞愧,過度羞愧並不會導致正當行為,但會導致極大的缺乏自信,讓人儘可能遠離可能誘發羞愧的人事物;反過來,不懂得羞愧,就極可能使得行為出現偏差。

孩子在成長的各階段都表現出活力,但主動行為很多情況下未必產生預期效果,還可能是反效果,這就會觸發內疚。愛利克·埃里克森的觀點是,成年人要在兒童成長階段提供恰當的引導,使之比較好的發揮各方面的主動性,讓內疚等情緒也控制在恰當的幅度以內。有關勤奮對自卑,需要指出的是,兒童在學校不同學習階段,都可能存在於不足感與自卑感之中,會感覺父母誇耀自己的那些話都不是真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仍需父母、教師等成年人對之提供鼓勵,同時要使之接受普通社會成員的角色安排。

「良知的不成熟起源會威脅到人們的成熟和成就。嬰兒期的恐懼將伴隨一生。」每一個人、每一代人都需要從童年中走出來,打破其原有的童年印記。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教師等要使之區分恐懼和焦慮。尤其要注意到當強加在兒童身上的外部控制與之內部控制不相符時,會產生一種周期性的憤怒和焦慮。孩子不同階段都有具體的恐懼、焦慮、憤怒,要讓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隨著其成長擺脫兒時的不恰當特質,就要創造條件讓之自我同一性獲得增長,達到社會心理平衡,不再是人人厭憎的、成年人面孔的熊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