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能不能吃雞」開始談癌症患者的忌口
經常被問及癌症患者能不能吃雞及要忌什麼口的問題,因為沒有現成的或標準的答案,所以只好自己做一些功課,從中醫文獻中查找了相關內容,整理歸納後再結合自己的認識,通俗化一下,就成了本文,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中醫文獻中對雞肉的認識
在《黃帝內經·素問》中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論述。其中的五穀是指秔米(粳米)、芝麻、大豆、麥、黃黍(北方稱之為黃米);五果是指棗、李、栗、杏、桃;五畜是指牛、犬、豬、羊、雞;五菜是指葵、韭、藿、薤、蔥。如果單純從詞義上分析,「養」即供養,「益」即補益,「助」即輔助、協助,「充」即補充、豐富。因此,在食物之中,五穀是供養生命的基本食物,五果是輔助的食物,五畜和五菜則是必要的滋養和補充五穀不足的食物。雞作為五畜之一,是重要的食物來源,對人體有補益作用。
《黃帝內經·素問》中還有「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是講腎病面色暗黑者,適合吃黃米、雞肉、桃、蔥。
在《素問·金匱真言論篇第四》提到「五藏應四時,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從中可知雞的五行屬性為木。
雞的歸經、性味、作用等則主要見於後世醫書中。《本草求真》謂其"入肝",而《本草撮要》則謂其"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即脾經、胃經)。結合《內經》的記載,可知雞的歸經為肝、脾、胃,其性微溫,味酸。
就雞的作用來說,《神經本草經》謂:"丹雄雞: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補虛溫中,止血,殺毒。黑雌雞:主風寒濕痹,安胎。"是說紅色的雄雞能治療婦女崩漏、白帶或白帶帶血,能補虛損,溫養脾胃,止血,抗邪毒。而黑色的母雞,能治療風寒溫痹,安胎對胎動不安有益。此後的醫著中有關雞作用的記載不少,如《名醫別錄》載:"丹雄雞:主久傷乏瘡。白雄雞:主下氣,療狂邪,安五臟,傷中,消渴。黃雌雞:主傷中,消渴,小便數不禁,腸澼泄利,補益五臟,續絕傷,療勞,益氣力。烏雄雞:主補中止痛。"《食療本草》謂"烏雌雞:治反胃,腹痛,踒折骨疼,乳癰。安胎。"《本草拾遺》謂"白雞:利小便,去丹毒風。"《日華子本草》謂:"黃雌雞:止勞劣,添髓補精,助陽氣,暖小腸,止泄精,補水氣。黑雌雞:安心定志,治血邪,破心中宿血及癰疽排膿,補心血,補產後虛羸,益色助氣。"《飲膳正要》謂"黑雌雞:療乳難。"《本草綱目》記載"泰和老雞:內托小兒痘瘡。"從文獻記載來看,雞肉主要是起補養人體作用,其作用是有益無害的。
再談雞蛋,《藥性論》謂其「味甘,微寒,無毒」;《本草綱目》謂其「甘,平」;《本草便讀》則謂其「生涼,熟溫」。所以,雞蛋味甘,性平或偏涼,生涼熟溫,歸肺、脾、胃經。因其性偏涼,所以《神農本草經》謂其:"主除熱火瘡,癇痙。"《藥性論》謂其"治目赤痛。"《食療本草》謂其"治產後血不止,大人及小兒發熱"。此外,雞蛋有補養作用。如《醫學入門》謂其"生絞入葯,除煩熱;豁開淡煮,卻痰潤聲,養胃,益心血。"《本草匯言》謂其"益氣養血,清火清毒。"《醫林纂要》謂其"補心安神,活血去瘀,散妄熱,定驚悸,止咳嗽,補虛勞骨蒸,利產安胎,去傷殺蟲"。所以雞蛋的作用是清熱補血為主。
從現代食品科學的觀點來看,雞肉和雞蛋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份,是最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目前在文獻中找不到有關忌食雞肉的記載。但某些熱病恢復期,如過食勞腥肥膩,往往使病邪留滯,導致病證複發。所以《素問·熱論》有:「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的論述。就是說發熱性的疾病將欲愈時,吃肉會使病情反覆,吃太多,會使熱邪遺留,病不易愈。這就是熱病的禁忌。主要是從因為熱病後期消化能力降低,肉食大多偏溫性,同時不容易消化,如果因為貪吃肉類會導致消化不良,降低抵抗力,從而影響發熱性疾病的恢復,或者導致其複發。所以說,如果要忌雞肉,通常是與其他肉類一起忌口的,主要是從肉類偏溫和不容易消化的特點出發而考慮的。
但雞蛋倒是忌口的時候,《食療本草》謂「雞子動風氣,不可多食」,《本草匯言》謂雞蛋「性質凝滯,如胃中有冷痰積飲者,脾臟冷滑,常泄瀉者;胸中有宿食、積滯未清者,俱勿宜用」。意思是說,容易過敏經、脾胃虛寒、泄瀉、消化力弱和消化不良的人,食用雞蛋要謹慎。此類觀點,可供參考。
中醫對癌症的認識
癌是西醫的名稱,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而起源於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有些惡性腫瘤並不叫癌,如腎母細胞瘤、惡性畸胎瘤、白血病、惡性黑色素瘤等。目前人們所講的「癌症」實際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
「癌」在中醫文獻中一般不叫「癌」。有的癌被稱之瘤,有的被稱之為積聚等。如《諸病源候論·積聚病渚候》說:「諸臟受邪,初未能成枳聚,留滯不去,乃成積聚」。有的癌是根據其癥狀特點進行命名的,如直腸癌稱為「鎖肛痔」。清·祁坤《外科大成·論痔漏》說:「鎖肛痔,肛門內外如竹節鎖緊,形如海蜇,里急後重,便糞細而帶扁,時流臭水,此無治法。」有的癌有其特定的名稱,如甲狀腺癌類屬於「石癭」,肝癌類屬於「肝積」,食道癌則為「噎膈」,而肺癌可歸屬於中醫肺積、肺岩、肺脹、息賁、痞癖、痰飲、咳嗽、咯血、胸痛、喘證、發熱、虛勞等範疇。
「癌」字出現在中醫文獻的最早記載是在北宋1170年東軒居士著的《衛濟寶書》中。其中記載「癰疽五發,一曰癌……」。南宋、楊士瀛所著《仁齋直指附遺方論·卷二十二·癌》中,記載「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狀,顆顆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帶青,由是簇頭,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通里,男則多發於腹,女則多發於乳,或項或肩或臂,外證令人昏迷。」將癌的癥狀特點等歸納得很到位。「癌」字從「岩」,所以癌症的「癌」字依造字規則應讀作yán,古代癌、嵓、喦、岩通用,中醫之所以將癌症稱之為「岩」,是因為其有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的特點。自上世紀50年代前開媽,「癌」字被讀作ái,以避免口語中與炎症混淆。現代中醫命名癌症時,有時籠統稱之為癌病,或者在患病器官後加一個岩字命名,簡便易記易用,如乳岩(今之乳癌)、腎岩(今之陰莖癌)、舌岩(即今之舌癌)、腸岩等。
中醫認為癌病的發生與外感六淫之邪,七情怫鬱,飲食失調、宿有舊疾或久病傷正,年老體衰等有密切關係。癌症是在正氣內虛的基礎,氣滯、血瘀、痰結、濕聚、熱毒等病邪結聚形成的。癌病是一種全身屬虛,局部屬實的疾病。具體到不同的癌病,各有其病機特點。如腦瘤之本虛以肝腎虧虛、氣血兩虧多見,標實以痰濁、瘀血、風毒多見;肺癌之本虛以陰虛、氣陰兩虛多見,標實以氣阻、瘀血、痰濁多見;大腸癌的本虛則以脾腎雙虧、肝腎陰虛為多見,標實以濕熱、瘀毒多見;腎癌及膀胱癌的本虛以脾腎兩虛、肝腎陰虛多見,標實以濕熱蘊結、瘀血內阻多見。
我的體會是,癌病都是在身體虧虛後發生的。我在以前的脈診中發現,不少癌症患者在發生癌病的5-7年前脈象了就有明顯的虧虛表現,因為沒有重視,沒有及時的調治,最終就會發生各種腫瘤,教訓十分深刻。一般虧虛輕者所患良性為多,預後較好;虧虛重者所患惡性為多,預後較差。所以對於癌症患者的調治,應以扶正補虛為基礎,扶正補虛十分重要,飲食調理亦就應當遵循這個原則。
但是,可以是因為癌症的預後不好,名間稱之為「絕症」,中醫古籍中有時談到癌症時常直言「此無治法」,所以中醫古籍中幾乎不說癌症的治療及飲食宜忌,以致查不到有關癌症的忌口文獻。但國內醫生特別是民間中醫,對很晚期的癌症患者,通常會委婉地告知患者「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玩什麼就多玩玩」,實際上反映中醫傳統文化對晚期癌症在是沒有飲食禁忌的。
中醫忌口的實質
「忌口」是中醫綜合調治的一部分,中醫歷來非常重視,比較講究。
中醫認為,主要有二種情況需要忌口。一是因病的關係,患某些疾病後就不適合吃某些食物,如果不注意禁忌而吃了的話,就會引起病情加重或者複發。二是因藥性的關係,為了防止食物影響藥物的作用,或者合吃引起不良反應,避免二者同吃,主要是禁忌吃某種食物。所以忌口不是盲目的、機械的,初終是為了提高療效和預防副作用。
因此,正確、合理的忌口,有二個前提,一是了解病性和藥性,二是了解食物的性質。前者通常需要請有經驗的中醫予以指導,後者則需要了解食物的性質特點。
穀類中,性平的食物有:大米、玉米、青稞、米皮糠(米糠)、番薯(山芋、紅薯)、芝麻、黃豆、飯豇豆(白豆)、豌豆、扁豆、蠶豆、赤小豆、黑大豆。性溫的有:糯米、西谷米(西米)、高粱、燕麥、谷芽(稻芽)、刀豆。性涼的有:粟米(小米)、小麥、大麥、蕎麥、薏苡仁、綠豆。
肉類中,性平的有:豬肉、豬心、豬腎、豬肝、鵝肉、驢肉、野豬肉、刺蝟肉、鴿肉、鵪鶉、烏鴉肉、蛇肉、蝗蟲(螞蚱)、阿膠(驢皮膠)、牛奶、酸牛奶、人奶、甲魚(微涼)、龜肉(微溫)、乾貝、泥鰍、鰻魚、鯽魚、青魚、黃魚、烏賊魚、魚翅、鱸魚、銀魚、鰣魚、鯉魚、鯧魚、鮭魚、鯊魚、橡皮魚。性溫的有:黃牛肉、牛肚、牛髓、狗肉、貓肉、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雞肉(微溫)、烏骨雞、麻雀、野雞肉、鹿肉、熊掌、蛤蚧(大壁虎)、獐肉(河鹿肉)、蠶蛹、羊奶、海參、海馬、海龍、蝦、蚶子(毛蚶)、淡菜(水菜)、鰱魚、帶魚、鯿魚、鯰魚、刀魚、混子魚、鰷魚(白條魚)、鱒魚、鱔魚(黃鱔)、大頭魚。性涼的有:鴨肉、兔肉、蛙肉(田雞)、鮰魚、鮑魚。性寒的有:鴨蛋(性微寒)、馬肉、水獺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蠣肉、蝸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螄、蚌肉、蜆肉(河蜆)、烏魚、章魚。
果類中性平的有:李子、花紅(沙果)、菠蘿、葡萄、橄欖、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實(雞頭果)、蓮子、椰子汁、柏字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性溫的有:桃子、杏子、大棗、荔枝、桂圓肉、佛手柑、檸檬(性微溫)、金橘、楊梅、石榴、木瓜、檳榔、松子仁、栗子(板栗)、核桃仁、櫻桃。性涼的有:蘋果(性微涼)、梨、蘆柑、橙子、草莓(性微涼)、芒果、枇杷、羅漢果、菱、蓮子芯、百合。性寒的有:柿子、柿餅、柚子、香蕉、桑葚、洋桃、無花果、獼猴桃、甘蔗、西瓜、甜瓜(香瓜)、苦瓜、荸薺。
菜類中性平的有:山藥、蘿蔔(微涼)、胡蘿蔔、包菜、茼蒿、大頭菜、青菜、母雞頭、豆豉、燕窩、豇豆、土豆、芋頭、洋生薑、海蟄、黑木耳(微涼)、香菇、平菇、喉頭菇、葫蘆。性溫的有:蔥、大蒜、韭菜、芫荽(香菜)、雪裡蕻、洋蔥、香椿頭、南瓜。性熱的有:辣椒性涼的有:西紅柿(微涼)、旱芹、水芹菜、茄子、油菜、苤藍、茭白、莧菜、馬蘭頭、菊花腦、菠菜、金針菜(黃花菜)、萵苣(萵筍)、花菜、枸杞頭、蘆蒿、豆腐(豆腐皮、豆腐乾、豆腐乳)、麵筋、藕、冬瓜、地瓜、絲瓜、黃瓜、海芹菜(裙帶菜)、蘑菇、金針菇。性寒:慈姑(微寒)、馬齒莧、蕹菜(空心菜)、木耳菜(西洋菜)、蒓菜、髮菜(龍鬚菜)、蕺菜、竹筍(微寒)、瓠子、菜瓜、海帶、海藻、地耳、草菇、苦瓜。
另外,在調味品中,紅糖、黃酒偏溫,冰糖微涼、;生薑、砂仁、花椒、紫蘇、小茴香、丁香、八角、茴香、山奈、白酒、醋、紅茶、石鹼、咖啡、菜油、麻油、花生油、豆油、紅糖、飴糖(麥芽糖、糖稀)、桂花等都偏溫;胡椒、肉桂為熱;醬油、面醬、鹽都偏寒。
我們吃的大部分食物性質平和,即不偏熱也不偏涼的中性,即使偏熱或偏寒其偏性也不會太大,這也是食物之所以為食物的原因。因為是食物,一般可以大量、長期食用。
正常人臟腑功能正常,調節能力強,偶爾吃一些略有偏性的食物,身體都能調節過來,一般無礙。但癌症患者,由於臟腑功能差,調節能力弱,吃了偏性大的甚至稍有偏性的食物出不容易調節過來,結果就會導致不適或加重病情。這也是癌症患者講究忌口的主要原因。同樣的道理,如果吃某種食物後出現異常不適,但別人無異常時,說明身體的調節能力有問題,間接說明身體氣血陰陽的某方面存在虧虛,有必要及時檢查、治療。
癌症患者的忌口原則
一是根據體質特點忌口。根據體質特點決定忌口的食物。一般與機體或疾病的性質相同的食物必須禁忌。如陰虛火旺偏熱的的體質,就不能吃辛熱性質的食物如辣椒、麻辣火鍋、羊肉、狗肉、鹿肉、黃鱔、辣椒、煎炸食物等;畏寒怕冷的體質要避免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如西瓜,梨、柿子、鴨、鵝等;濕熱重或痰熱重的人,不容易消化的糯米、肉類、熱性重的胡椒、羊肉、狗肉等都要禁忌;脾胃陽虛者,則應忌食粘、冷、滑、膩之品,如糯米食、河蚌、年糕、生冷瓜果等;身體非常虧虛的人,通常對偏性重的食物都敏感,所以偏熱或偏寒的食物都要禁忌。
二是因病忌口。如葷肥厚味,油炸食物,因其質地堅硬,且難消化,凡屬口腔、舌、喉癌及食管、肝、膽,胃、腸癌症者應禁忌;肺癌患者應忌煙酒、刺激性食物;前列腺癌患者應忌食含雄激素多的海馬、鹿茸、韭菜及韭菜花等;膽囊癌患者應忌食高脂肪、酒、油炸食品,並避免暴飲暴食。
三是根治治療或藥物忌口。化療期間,原則上要忌生冷、油膩、刺激性食物;如放療後咽痛、吞咽困難,或者是直腸癌大便出血,宜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辛辣及羊肉等;根據藥物忌口,如鱉甲忌莧萊,荊芥忌魚蟹,天門冬忌鯉魚,白朮忌桃子、李子、大蒜,蜂蜜忌蔥,鐵屑忌茶葉,補劑忌萊菔及鹼類食物等。
四是適度原則。由於癌症本來就是「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對患者康復極為不利,所以癌症患者不宜過多忌口,過分忌口容易導致能量不足、營養不良。為了保證必要的能量和營養供應,有必要注意食物搭配合理化,以保證營養全面、食物能滿足身體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過分忌口和過分滋膩大補,都是不足取的。
歡迎關注!關注後可看到本公眾號新發表的科普文章的推送信息。專業內容僅對星標用記推送,但不能在歷史文章中查看到。同行可發關送本人單位姓名信息申請成為星標用戶。
※世界癌症日:注意!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近430萬
※一家五口三個得了癌症,竟然是因為吃了這個,趕快警告身邊的人吧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