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內觀冥想:如何從痛苦中解脫

內觀冥想:如何從痛苦中解脫

1

序言

最近還在繼續艱難地讀《心理學與生活》,看到第5章講認知過程。認知很奇妙,而佛教在這方面的分析非常精細。今天希望從認知的角度來解釋佛教的很多理念,同時介紹與之相關的一個概念叫做內觀冥想

前面理論比較多,後面有一些引用的東西可能會更有可讀性一些,大家可以跳著讀自己有興趣的部分。

2

心理認知過程 VS 佛教理論的解讀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心理活動有幾個過程:

【感知】:接收外界的信息

【認知】:基於接收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和理解

【感受】:基於認知,會產生相應的感受 / 情感

【行為】:基於感受,採取相應的行為

舉個例子:

1. 你走在路上遇見一個同學,你的眼睛接收到他身上反射的光線,這是你的【感知】。

2. 這些光線在你視網膜上成像,視覺信息傳遞到你的視神經和大腦神經中樞。你的大腦去解讀這些信息,告訴你你面前有一個人,並且這個人是你的同學,這是你的【認知】。

3. 接下來你會意識到這個人是你喜歡(或討厭)的一個人,你會感覺見到他很開心(或厭惡),這是你的【感受】。

4. 於是你決定要跟他打個招呼(或者無視他的存在),這是你的【行為】。

同樣的過程,從佛教的理論上講也很清晰:

1. 你首先有眼睛,即感知器官【六根】。

2. 你的感知器官(這裡是眼睛)接觸到外界的信息,即【六塵】。

3. 大腦收到信息產生意識,即【六識】。

4. 你分辨出這是你的同學,即【想】。

5. 他給你好或壞的感受,即【受】。

6. 基於你的習慣(習性反應)你決定要如何跟他互動,佛教稱為【行】。

3

內觀冥想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我們所渴望或排斥的,並不是外在事物本身(也就是佛法所謂的【色】),而是與之相聯繫的內在感受(即佛教概念中的【受】)。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貪求】或【逃避】那些或好或壞的【感受】,並且甚至意識不到自己被這些感受所左右,【痴迷】不悟。此即所謂【貪】【嗔】【痴】三毒。

內觀冥想的方法,就是觀察【五蘊】(色、受、想、行、識)以及自身的【貪求】和【逃避】。

內觀冥想的目的,則是為了認識到【無常】(萬事萬物都是永恆變化的存在)與【無我】(沒有恆常獨立存在的實體),擺脫對內在感受的渴求或逃避以及相應的習性反應【業力】,從而得到解脫。

簡單地說,內觀冥想就是保持一顆平等心去看,看天地,看眾生,看自我。

我看過關於內觀冥想最好的一篇文章是@奶牛denny寫的,我最喜歡他文章中寫到的一句話:

Observe it as it is, not as what you want it to be.

換句話說,在內觀冥想的過程中:

你要如實地去觀照,不要帶著你自己的偏見去期待或逃避看到的東西。

更詳細的東西我覺得@奶牛Denny的文章已經說得很好了,我就直接摘錄在下面,供大家參考。

4

內觀冥想大師葛印卡(Goenka)關於痛苦的開示:

「痛苦普遍存在於我們的一生中。而痛苦的來源,是我們自身的貪求(Craving)和厭惡(Aversion)。「

「我們貪求什麼呢?是貪求外界的物質嗎?美麗的景色?所愛的人?穩定的工作?令人艷羨的財富?如果你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這些都不是。我們真正執著的東西永遠不是外在的。「

「我們貪求或厭惡的,是自己內在的各種感知。「

「我們人有六個觸角——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身體皮膚和大腦。當這六個觸角和這個外界相對應的六個事物——景色、氣味、聲音、味道、物件和思想——相接觸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內部就產生了物理的感知。「

「這個過程中有四個幾乎同時發生的步驟——意識、辨別、感知、習性反應。「

「比如說:(1)腦中有一個畫面出現。。。(2)是當年他向我求婚時的畫面。。。(3)太愉悅、太美好了。。。(4)真想再得到這種感受(如果能回到當年該多好/為什麼他變了)。「

「我們貪求的並不是當年求婚的那一刻。我們貪求的是在回想那一刻時,身體內部發生的生理、化學反應(荷爾蒙、腎上腺素等等等等)所帶來的感知。「

「又比如:(1)手臂上有東西和一種感覺。。。(2)是個蚊子塊帶來的癢感。。。(3)太不愉悅了。。。(4)真想這種感知快點消退掉。。。「

「發現沒有?求婚畫面的感知本身並不痛苦,對於蚊子塊癢的感知本身也不痛苦。但當你貪求過去的某種愉悅感知卻始終得不到,或者當你想要不愉悅的癢感消退它卻一直在那裡的時候,痛苦和折磨就開始了。「

「那為什麼會有這樣貪求和厭惡的習性反應呢?因為我們的無知。我們對自己身體內部發生的事情,缺乏實際體驗上的感知。雖然道理上理解,但是我們完全沒有感知到(1)(2)(3)(4)的過程,我們也根本不知道我們身體正在起化學反應。「

「所以更不可能意識我們是在貪求或者厭惡身體內的這些生理和化學反應。我們無知地糾結於最表象的事物——美好的回憶、或是蚊子塊的瘙癢。「

「有一些冥想方式嘗試從表象的六個觸角著手,鍛煉視力、嗅覺、聽覺、味覺、觸覺和思維的靈敏度。這樣雖然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是只是隔牆瘙癢,因為它始終是在關注外部事物(包括思維在內)。「

「要從根本上改善人的行為習慣,就必須回到身體內在的感知。「

「現在你已經知道了,痛苦的緣起是我們對於愉悅和不愉悅的感知的兩種習性反應——貪求和厭惡。在無知的情況下,我們就是這兩種習性反應的奴隸。我們甚至完全都沒有意識到我們的行為無時不刻地受著它們的控制。「

「而在這十天里,當你開始用一顆平等心去觀察身體內在的各種感知——即使愉悅也不企盼它持續,即使不愉悅也不企盼它消失——只是觀察,你便開始通過實際體驗,從最根本的層面將自己一點一點地從習性反應中解脫出來,最終成為自己行為的主人。「

5

@奶牛Denny 對內觀冥想的解讀

在2500年前的印度,創造「內觀」這種冥想方法的釋迦族人,名叫悉達多·喬達摩。你現在可能更多的聽說過他的另一個稱呼:釋迦牟尼。「釋迦牟尼」的意思是「釋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這個稱呼帶有略微宗教色彩,但鑒於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我們接下來就用這個稱呼吧。

在釋迦摩尼開悟以後,他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也從未教導過任何的宗教主義或是派別思想。

他一輩子只教了三件事——戒、定、慧。

戒(sila),也就是我們在十日修中,新生要遵守的五戒,老生要遵守的八戒(「豬八戒」的來源。)

定(samadhi),也就是所謂的禪定、入定、修定,其主要修行方法就是在前三天中所修習的「觀息」。

慧(panna),也就是修智慧。而戒和定都是為了讓心境達到可以修智慧的狀態。

其實,在當時甚至更早的印度,已經有許多人教導修行戒與定,慧也已經存在,至少有聞慧或思慧。許多人普遍同意心的不凈煩惱是痛苦的根源,認為必須根除他們,獲得解脫。釋迦摩尼只是找到了如何做到的方法。

當時所欠缺不了解的,是感知的重要性。當時和現在一樣,一般都認為我們是對外在的六個感官對象,也就是景色、氣味、聲音、味道、物件和思想產生習性反應。然而釋迦摩尼向內觀察實相,發現這六個外界事物和我們的習性反應之間有個被忽略的連接,也就是內在的感知。

這六個外界事物和相對應的器官相接觸,就會產生感知,心馬上會對它做出好壞評價,感知因而變成愉悅的或不愉悅的,我們因而升起貪愛或厭惡的習性反應。

這個過程極為迅速,習性反應已經反覆多次後,我們的意識才察覺到,而這時習性反應已經強到足以主宰控制心了。若要克服習性反應,就必須覺知到反應從什麼時候開始;而反應是從感知開始的,因為我們必須察覺到感知。

釋迦摩尼發現了這個過去不為人知的事實,使得自己開悟,達到完全的身心平衡。所以他在肯定客觀事物存在的同時,一再強調身體內在物理感知的重要性。通過「內觀」來修習智慧,這是他最大的貢獻。

故事其實就這麼簡單。

釋迦摩尼同學其實只是一個具有大智慧的智者,就好像中國的老子一樣。在發現上述事實以後,就開始傳播他的發現,希望能幫助到更多。

但普通人一具有大智慧,就容易被後人拿來搞宗教,將原本純凈的內容變得越來越渾濁。就好像老子只是創造了諸子百家中的「道家」,後人卻把它發展成了「道教」,把老子變成太上老君供奉起來。

所以一百年以後,如果有了什麼「蘋果教「、」馬雲教「,毫不稀奇。什麼?你說現在已經有了?

關於釋迦摩尼,後來的事情就是這樣的:

他逝世後的一百年,所謂的「佛教」發生了「根本分裂」,部派佛教時期開始,各種派別間不斷爭鬥。再後來佛教基本變成了「上座部佛教」(蔑稱「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兩派。在大乘佛教中,釋迦摩尼就從一個智者變成了一個法力無邊、具有各種超能力的神。再後來大乘佛教從印度向北方傳播,又有了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然後大家完全不知道釋迦摩尼最初教了什麼,只是有事沒事求佛保佑了。

我修行還不到家,所以如果換作我是釋迦摩尼,看到後來的這些事真的是血都能吐出來。

當然,釋迦摩尼所教授的純凈內容在很多經典里依然能夠見到身影。

我回家以後,找到了可能是佛經中流傳最廣的玄奘翻譯的《心經》。《心經》雖然是大乘經典(比如已經有「觀音菩薩「的出現),但如果你看完了以上十日修的心得,那麼以下就是一個驚喜: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波羅蜜多」意為「美德」,而所謂「般若」就是戒、定、慧中,「慧」(panna)的音譯。

上文中所寫到的人的六個觸角——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身體皮膚和大腦——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所謂的」六根「。

而這六個觸角所接觸到的外界相對應的六個事物——景色、氣味、聲音、味道、物件和思想——就是「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所謂的」六塵「。

根塵相觸,就有了本文開頭所寫到的四個步驟中的「意識」,就有了「識」。

「識「有了以後,你就會去辨別這究竟是什麼,也就有了「想」。

「想」有了以後,你的身體內就會產生愉悅或者不愉悅的感受,也就有了「受」。

「受」有了以後,你就會開始產生貪求和厭惡的習性反應,這也就了「行」。「行」也就造作了痛苦。

這就是《心經》中的:

「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而「受」、「想」、「行」、「識」,再加上所有的客觀事物,「色」,就構成了「五蘊」。也就是《心經》開頭的那句: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而一直在說的兩種對於內在感知習性反應「貪愛「和」厭惡「,相信你也已經想到了,就是「三毒」中的:」貪「和「嗔」。

你可能會想,那麼我在思想上,不「貪」、不「嗔」,不就好了嗎?

理論上是的,但問題是你做不到。

做不到的原因是你可能都沒察覺到,真正迷戀或厭惡的,是身體最深層的感知。而察覺不到,又是因為我們對於識、想、受、行的整個發生過程完全無知,對於身體內在的感知也完全缺乏覺知能力。因此,我們一直糾結於最表象的圖像、言語、思想、回憶。

這種無知,就是人們常說的中所謂的「無明「,也就是「三毒「中的最後一毒:「痴」。

所以一切的一切從「無明「起,「內觀」便是釋迦摩尼同學作為一個智者,發現的破解無知的方法——通過向內觀察最自然、真實、根本的感知來培養對根本感知的意識(Awareness)和平等心(Equanimity),從而達到「無無明」。這樣人才能主動把智商用起來,而不是被「貪」、「嗔」被動控制。

這一切都和後來的加入了很多神的宗教無關。

而中文中所謂的「禪「,出自巴利語的「禪那」(jhana)。修行「禪那」的方法只有兩個:」奢摩他「與」毗婆舍那「,中文稱之為「止觀二學「。

止,也就是「修定」,也就是奢摩他,Samadhi。

觀,也就是「內觀」,也就是毗婆舍那,Vipassana。

這,就是冥想最純凈的全部。

謝謝你看到這裡,你的讚賞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狗頭禪師 的精彩文章:

TAG:狗頭禪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