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戰場,出得劇場——革命文藝的先驅:血花劇社(上)
原標題:上得戰場,出得劇場——革命文藝的先驅:血花劇社(上)
血花劇社是黃埔軍校學生組織的一個軍人文藝團體,直屬於黃埔軍校政治部領導,具有鮮明的革命性質和濃厚的政治色彩,並且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劇社的影響力迅速擴大。
以血灑花,以校為家
1925年1月18日,黃埔軍校血花劇社在校長蔣介石及政治部的批准下正式成立。
「血花」之名一說來自於黃埔軍校校歌「以血灑花,以校為家,卧薪嘗膽,努力建設中華」。
另一說取自廖仲愷的「烈士之血,主義之花」兩句題詞。其寓意都是動員廣大革命者為實現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不惜流血犧牲,用鮮血澆灌出主義之花。
▲ 血花劇社成員。
血花劇社隸屬於黃埔軍校政治部,社長由校長蔣介石擔任,實際領導是政治部主任周恩來,日常事務工作由劇社總務主任、共產黨員李之龍負責。
血花劇社從成立之初,就確定了它的宗旨是「將革命的藝術來改造社會」,「喚起民眾」。李之龍還說過:「槍炮只能攻城,藝術可以攻心。」 由此可見,血花劇社的成立,不是一個單純的文藝組織,而是一個為政治服務的文藝團體,它的最根本的初衷是政治宣傳的需要。
血花劇社名噪一時
早期的血花劇社是以黃埔軍校內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左派學生為中堅力量。
劇社主任李之龍天生就是一個搞文藝的材料,演出的大多數劇目都是李之龍自編、自導、自演。蔣先雲、賀衷寒、陳賡均為劇社的積極分子,楊其綱是血花劇社的秘書。周恩來也經常親臨劇社指導排練工作,提齣劇本、導演和表演的具體修改意見。
最初的校內劇演還有許多業餘的成分,因為黃埔軍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所以出演時南腔北調諸多口音一起來,兼有演出京劇和湖劇,對白允許自由發揮。
但是血花劇社成立後,便有了自己編寫劇本,嚴格按照劇本念詞,劇目經過多次排練,方能上演。這種做法,體現了演出形式上的成熟,大大加強了話劇演出的專業性。
▲ 血花劇社演齣劇照。
初時表演以校內活動最為活躍,每逢革命紀念日,或學校舉行的大規模文娛晚會,就會舉行演出,地點或者在校本部大禮堂, 或者在操場露天。後來,廣州市的許多集會活動也紛紛請血花劇社去助興,經常在市內南關戲院或在東校場和省議會的空地上搭棚演出。
劇社的那些「女演員」們
因為當時軍校沒有女生,女角就由男社員扮演,李之龍、曾擴情(黃埔1期)常常在戲劇中男扮女裝。而扮演女性最為成功的,要數陳賡。
▲ 陳賡
一次,血花劇社排練諷刺劇《皇帝夢》,陳賡飾演袁世凱的五姨太。當五姨太出現在舞台上時,陳賡臉施粉黛,頭上插花,雙手捧著袁世凱的皇冠,邁著「金蓮碎步」走來轉去,還時不時向台下擠眉弄眼,觀眾被逗得大笑不止。
胡宗南參加血花劇社後,很想演主角,但由於自身形象限制,總是被分配飾演反面人物,而且他在舞台上演出時最愛忘詞兒的或者忘記動作。
▲ 胡宗南
一次,胡宗南扮演一個北洋軍官,一出場,就把台詞兒給忘了,站在台上不知如何是好。正在台上的李之龍急中生智,抬手給了他「一槍」。胡宗南心領神會,順勢「啊」地一聲慘叫,馬上倒下「死了」。
▲ 李之龍
劇團演員舞台表演頗具感染力,其效果絲毫不遜色於專業演員。
▲ 賀衷寒
一次,台上正上演地主虐打長工的劇情。正在台下觀看的地主家庭出身的賀衷寒突然衝上台來,讓演員無法表演下去。賀衷寒上台後還對觀眾解釋說:這個情節是在醜化他父母的形象,其實他們家對長工很好,沒有這麼虐待過長工。最後賀衷寒被觀眾轟下台去,表演繼續進行。
軍隊到哪跟到哪
血花劇社成立不久,軍校即開始了東征,劇社也隨軍做宣傳工作。根據東征中的素材,他們編導了打倒軍閥的各種話劇,廣泛宣傳解放民眾的革命思想。
1925年2月5日,東征軍順利攻下淡水,劇社人員跟隨入城後,沿街張貼《安民布告》,發表演說,喚醒民眾,並在廣場表演了革命劇演出,吸引了市民蜂擁觀看,盛況空前,大大提高了東征軍的聲威。
血花劇社還隨東征軍深入到潮州、梅縣一帶演出,每次公演開幕,觀者無不人海人山,頌聲四起。
1925年12月6日, 為答謝潮州各界對東征軍的熱烈歡迎, 血花劇社在祝捷大會上演出《還我自由》白話劇,演出獲得巨大成功, 受到潮州各界的熱烈歡迎。不僅起到了動員群眾支持革命的作用,還把革命話劇的火種帶到潮、梅各地,血花劇社的名聲更加遠播。
?
------------------------------------------------------
聲明:本文編撰推送屬非商業行為,如涉及著作權問題,請著作權人或著作權持有人與我們聯繫,聯繫郵箱:3461003623@qq.com(本QQ為工作號,不加好友),我們將妥善處理。轉載請註明轉自「黃埔文化遺產」(ID:hpwhyc)。
※黃埔有段古 | 中國茶引發戰爭,合眾國北美獨立
※痛定思痛,亡羊補牢,聖旨牌坊背後的那些事
TAG:黃埔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