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建城後的首場存亡大戰,《左傳》用它煞尾,韓非子看到後驚呼!
太原2500多年前有了城郭后遭遇的首場生死大戰,是公元前455年的春秋晉陽攻防戰。這場大戰起於智魏韓攜起手來攻晉陽趙氏,訖於趙氏說服魏韓轉頭攻殺智伯。故事的高潮是趙襄子在晉陽水困後一度舉手欲降,但後來實現重大轉折,寫下反敗為勝的著名戰史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的晉陽之戰,於是收入各種中國史籍,《左傳》把此戰作為全書結尾段落,《國語》《戰國策》《史記》《淮南子》《水經注》《元和郡縣圖志》《資治通鑒》和《太平御覽》等戰國、兩漢、北魏、唐宋時期的歷史典籍,毫無例外講述到這場戰爭。
因為《戰國策》全書篇章並非一人一時所做,成書也在《韓非子》之後,因此可以確定最先獨立完整記錄晉陽之戰的,是與孟子、莊子、荀子齊名,享有「戰國四大文學家」之譽的韓非子。韓非子是在他的名篇《十過》中論述執政者10種足以「殺身」「滅國」的重大錯誤時,順帶還原晉陽大戰全過程的。而正是他這次至關重要的細緻講述,成為此後司馬遷編著《史記》和眾多史學家述史時最重要的依據。
韓非子從4個方面講述了這場戰爭:
第一,關於戰爭緣起。晉陽之戰發生前,智伯已經「率趙、韓、魏」討伐過原晉國六卿中的「范」和「中行」兩卿,取得戰爭勝利。但瓜分完畢范、中行兩卿的土地沒幾年,智伯就伸手向曾和他並肩作戰的韓氏索要土地。極不情願的韓康子聽從了謀士段規「慣著他」的建議,把一塊擁有萬戶人家的土地割讓給了智伯。智伯隨即向魏氏伸手,魏宣子依照謀士趙葭「接著慣他」的意見,再次奉送一個「萬家之縣」。終於被慣壞的智伯接著向趙襄子索要「蔡」「皋狼」兩塊土地,但「趙襄子弗與」,智伯於是「陰約韓魏,將以伐趙」。
韓非子沒提趙襄子為何沒有延續慣著智伯的意思,但比《韓非子》早一些的《國語》提供了答案。大約七八年前,智伯統領由各氏族勢力組成的晉軍攻打鄭國,兩軍對壘,智伯令趙襄子先上,趙襄子說你是主帥你先請。智伯火了,說:「你這小子長這麼丑還這麼膽小,你這能當太子?」趙襄子也火了,梗著脖子說:「只要能受得了你這侮辱,不讓俺們趙氏受害,就能當得了太子!」
這下明白了,早就想和智伯死磕到底的趙襄子,當然不會順著智伯。
第二,關於晉陽備戰。得知智魏韓聯軍來伐後,趙襄子當即和謀士張孟談密商對策。張孟談建議避其鋒芒,躲進老主人趙簡子生前讓「才臣」董安於建造的晉陽城固守待變。但趙襄子驅車進入晉陽一看,竟然發現這裡「城郭不治,倉無積粟,府無儲錢,庫無甲兵,邑無守具」,於是心生恐懼。張孟談隨即提出第二條建議,詔令晉陽百姓留足3年錢糧,余錢餘糧一律上交官府,並組織閑人動工維修城池。趙襄子連夜下令,第二天糧錢兵器就堆滿了倉庫,第五天城郭修繕竣工,各種物資全部備齊。當趙襄子提出「吾奈無箭何」的新問題時,張孟談的第三條建議是,董安於築城時夯在牆體里的「楛」也即荊桿、埋在公室房屋柱子下的銅礎完全可以用來製作箭簇。
第三,關於戰爭經過。開戰後,智魏韓聯軍面對城高壕深的晉陽城「三月弗能拔」,智伯於是「決晉陽之水以灌之」,「圍晉陽三年」,致使城內「巢居而處,懸釜而炊,財食將盡,士大夫羸病」。絕望的趙襄子對張孟談說,他已經開始考慮出城向哪個投降了。張孟談阻止了趙襄子,自己冒死潛出城外,用「唇亡齒寒」的道理說服了魏宣子和韓康子,也早就對智伯不滿的魏韓兩家與張孟談並約定了倒戈日期。
趙襄子獲知消息後喜憂交加。但他們不知道如此重大的機密,差一點就被智伯手下謀士智過看破。智過從魏韓兩君神情突然變化上,嗅到了「此必有變」的危險氣味,提醒智伯或是殺掉魏韓、或是答應「破趙」後,給他們分得更多好處。但智伯堅信魏韓可靠,還以多給他們「則吾所得者少」為由拒絕智過之言。智過於是連夜跑路,把自己家族的「智」姓全部改為「輔」姓。
第四,關於戰爭結果。趙魏韓約定的起事深夜,趙襄子派出殺手殺掉聯軍「守堤之吏」,然後「而決其水灌智伯軍」。智伯軍中大亂之時,趙襄子突然發動正面襲擊,「韓、魏翼而擊之」,智伯被擒身死,「國分為三,為天下笑」。
韓非子前後史籍記述這場戰爭時,基本保持了講述的一致性,增刪改動之處,集中在晉水淹城的後果上。《國語》有「沈灶產鼃(同蛙),民無畔意」的描述,《戰國策》有「城不沉者三版,洎(音jì,浸泡)竈(同灶)生蛙」的記載,兩書都有居民灶坑中生出蛤蟆的描寫。司馬遷的《史記》則採用了「懸釜而炊,易子而食」的說法,反映晉陽城被淹是一場令人髮指的災難。
《史記》中總共使用了4次「易子而食」,司馬遷是謹慎的。但近年來有學者對4次人間悲劇進行了分析研究後,結論是晉四卿大戰時晉陽城內出現「易子而食」現象的依據明顯不足。理由是:《史記》前的《國語》《韓非子》沒有這樣的記載,況且韓非子說晉陽城百姓已經儲備了3年的口糧;《史記·趙世家》和《史記·魏世家》都記有晉陽之戰,但「魏世家」未提「易子而食」;從作文角度分析,「懸釜而炊」不足與「易子而食」對應,這兩個短語體現的嚴峻形勢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因此司馬遷驚悚的說法,他之後的著述都基本不納。
TAG:行走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