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禮儀的起源之三種說法

禮儀的起源之三種說法

循著文化的脈絡,觸碰先賢的思想,從文化的根源解讀禮儀,禮儀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我選擇三種具有代表性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禮儀祭祀說。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禮」字的解釋是這樣的:「履也,所以示神致福也」。意思是實踐約定的事情,用來給神靈看,以求得賜福。

「禮」字是會意字,「示」指神,指祭祀時盛祭品的器皿,從中可以分析出,「禮」字與古代祭祀神靈的儀式有關。古時的祭祀活動不是隨意地進行的,它是嚴格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進行的。

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指出:「禮之起,起於祀神,其後擴展而為人,更其後而為吉、凶、軍、賓、嘉等多種儀制。」

吉、凶、軍、賓、嘉是古代五禮,是周朝禮儀制度的重要方面。

在易中天先生的《中華史》中也有講到禮儀的起源——在神的面前,祭祀的高潮和餘興,是篝火晚會。

這很有必要,甚至不可或缺。要知道,原始時代的祭祀禮儀從來就不是規行矩步,莊嚴肅穆,而是載歌載舞,天恩共沐。那些充滿激情的歌舞,也是獻給神靈的禮物。

禮物從來就是豐盛的。

首先是犧牲和粢盛,也就是肉類和糧食。這是食物。其次是玉器和束帛。這是紅包。犧牲、粢盛、玉器和束帛,合起來就叫「犧牲玉帛」。既有食物,又有紅包,可見請神吃飯態度之誠懇,儀式之隆重,架勢之排場。

盛放犧牲玉帛的器皿五花八門。方形的簠(讀府)和圓形的簋(讀鬼)用來放揚州炒飯,有圓有方的鼎用來燉紅燜羊肉。不過,簠簋到商周才有,都是青銅器。原始時代擺放豬頭三牲的,大約是陶豆。豆,類似於高足盤,有的還有蓋。陳列著各種犧牲的豆,跟放著玉帛的器皿,疊加起來就是「豐」字。它讀如禮,意思也是禮或禮器。

禮的起源,就在這裡。

實際上,遠古人類的祭禮,原本就是人神之間客客氣氣的討價還價和互惠互利。弱小而希望得到保護的人,獻上忠誠和敬仰;強大而樂意受到崇拜的神,賜予雨露陽光。這就要有表達誠意的方式,包括犧牲玉帛,也包括高歌狂舞。

由此,至少有三層含義可以解讀:

01

履,履行約定,實踐天道。

履行約定是一個人起碼的誠信之道。在社會交往中,依約而行是起碼的禮儀。

履行約定是最基本的,「履」的更高境界是實踐天道,而天道即人道。這需要更多的體悟和修鍊。

02

由古代的祭祀儀式我們可以知道禮樂的形成及重要性。

03

從祭祀的器皿來看,器皿越大,可以盛放的祭品(即犧牲玉帛)越多,反之越小,器具大則格局大,器具小則格局小。

這告訴我們,一位禮儀老師,不應僅是外表形象的端莊大方,更應是為人的包容大氣。視野不能僅停留在自己的三畝自留地,更應抬起頭來看向遠方。

以上是禮儀的祭祀說告訴我們的知識和智慧。

第二種說法,禮儀規則說。

我們從西方的角度來看看禮儀的起源,據說起源於古代法國的法庭。在西方,「禮儀」一詞源於法語的 「 Etiq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證。古代法國為了保證法庭中活動的秩序,將印有法庭紀律的通告證發給進入法庭的每個人,要求大家保持安靜、不得隨便提問、不得大聲喧嘩等,從而作為人們遵守的規矩和行為準則。後來「 Etiquette」一詞進入英文,演變為「禮儀」的含義,成為人們交往中應遵循的規矩和準則,意即「人際交往的通行證」。

這個時候 ,禮儀成了規矩的代名詞。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國更有天圓地方,外圓內方的哲學。指導著人們的社會生活、職場工作,可見禮儀在人人的身邊,無處不在。

第三種說法,禮儀風俗說。

禮出於俗,俗化為禮。禮儀是在人類社會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地。人類是群居動物,不能離開社會和群體,人與人在長期的交往活動中,漸漸地產生了一些約定俗成的習慣,久而久之這些習慣成為了人與人交際的規範,當這些交往習慣以文字的形式被記錄並同時被人們自覺地遵守後,就逐漸成為了人們交際過程中約定俗成的禮儀。遵守禮儀,不僅使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變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時也能使人與人在交往中更具有親和力。

這種說法告訴我們,禮儀沒有一成不變的規矩。而是要放進時代背景中,以發展的眼光,開放的心胸來看待。規範+變通。禮儀要用上易經「變」的智慧。

禮儀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會,西周形成了完善的禮儀制度,孔子集禮之大成,而現在是一個全民復禮的時代!

當然,關於禮儀的起源還有很多種說法,以上只是三種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說法。

找到了祖先,就找到了根本。找到了源頭,就能解釋和解決現在的很多現象和問題。也就是說,追根尋源,是為了建立文化系統,實現身份認同,找到人生坐標。

文章來源於東方禮儀網,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禮儀 的精彩文章:

TAG:東方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