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的行旅詩
食肆|成都書|門牌號|街巷|掌故
何海霞/圖
西出成都,即可望見青城山,這是舊日景象。如今高樓大廈漸漸增加,青城山久不可見,只能存在想像了。然而遊走青城山從古至今,代不乏人。我也曾多次帶朋友登青城山,觀天師洞銀杏,看上清宮張大千故居,這些風物,如今再看,依然有著無窮的趣味,讀這些詩歌猶如臥遊,亦是一大快事。
關於青城山的行旅詩,也很有不少,既有本土文人雅士的創作,也有遊人的記錄,這類詩歌大致可以分為幾類:一是記風物,二是訪遺迹,三是敘宮觀,這些行旅詩雖詠的物事相近,因心情、時代的不同,也就有些微的差異。張之洞、駱成驤、謝無量、于右任、黃炎培等人均有題詠。
四川大學老教授曾緘曾兩次遊覽青城山,且均記有詩詞,這行旅頗得登山之趣,又得自然之味,如詠天師洞銀杏,曾緘先生就有兩首,前一首有「我游名山事幽討,瞥見此木心彷徨」之句,感懷時事滄桑,事如雲煙。後一首則敘述銀杏之白果可以充饑,詩云:「願栽萬株遍世界,老死不聽飢鴻嗷」。在其所寫的一組青城山的記游詩中,涉及到的風物包括鴛鴦井、觀日亭、偏橋、丈人觀等等,如今這些景點已不是昔日模樣了。其《別青城》可謂把青城山諸多妙處均寫盡了:「一百八好景,三十六青峰。幽處多藏寺,連山只見松。望中猶黛色,歸路已塵容。它日須乘興,佳游不厭重。」
抗戰時,畫家張大千曾避居上清宮,因有《上清借居》記其事:「自詡名山足此生,攜家猶得住青城,小兒撲蝶知宜畫,中婦調琴與辨聲。食粟不謀腰足健,釀梨長令肺肝清。朅來百事都堪慰,待挽天河洗甲兵。」張大千雖居此處,卻與成都友人有往還,如林思進有詩《夕望青城,有懷大千,時許寄書常道觀圖未至》,詩云:「三十六峰影,雨晴煙靄間。償逢樵客下,遲想翠雲鬟。」這樣的唱和在當時也是文人間的尋常事。
青城山之天師洞,又名黃帝祠、常道觀,因之在青城山的行旅詩中時有所見。學者陶亮生曾為黃帝祠撰寫楹聯,極贊此處的風光,數學家何魯一九三八年游青城山在常道觀賦詩:「曾向峨眉絕頂行,我來依舊拜青城。一花一木涵清趣,山鳥山泉起共鳴。遠望雲山相委屬,近挹巒嶂各爭衡。休言此是神仙窟,愴絕中原爭用兵。」詩寫得簡潔明了,讓人有著歲月靜好,而又滄桑之感。
黃賓虹/圖
雖然張大千曾說:「天師洞可游不可住,上清宮可住不可游。」然而,宿在天師洞也是遊人的慣例,夏日在這裡可賞銀杏聽蟬鳴,食白果燉雞,嘗洞天乳酒,是難得的一大享受。四川才女黃稚荃曾在一九三八年夏天住在這裡,且賦詩句:「百靈爭擁古煙霞,信宿真忘世與家。大樹深宵鳴鸛鶴,虛窗幽夢遠龍蛇。三清攜手今誰者?九轉成丹願總賒。新月入簾寒意重,山泉靜夜響箏琶。」至今讀來依然清新有味,讓人緬懷悠遊的舊時光。
這些行旅詩比對閱讀,讓人多有感慨。如今倒是時常可乘城鐵遊覽青城山,這等詩情卻是少了。這或許是我們在消費山水之樂,多了俗氣,少了雅緻的緣故吧。
天府文化 成都記憶
徵稿啟事
行腳成都,打撈成都人的記憶
或掌故,或考證
或影像記錄
賜稿請遞
賜稿請註明原創作品
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
版權歸作者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
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 芙蓉錦江詩刊
魚鳧文藝|毛邊書局
簡陽文藝 | 武侯文藝
成都時代出版社 | 成都閱讀協會
相遇身邊的美好
微信號| xingjiaochengdu
TAG:行腳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