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李承乾當太子那天起,李世民就想著怎麼弄死他…

從李承乾當太子那天起,李世民就想著怎麼弄死他…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原文

zhihu.com/question/46216537/answer/104196367

01

看演義是看不清歷史的,單純看《三國志》也容易被矇騙。

我就來說說晚年「昏聵」的渣權吧。

孫權晚年最讓人詬病的,就是「二宮之爭」。

老老實實地重用太子不就完了嗎?

結果他非要同時寵信個魯王,弄得這倆各自結黨,紛爭不休。

一堆「耿直」的臣子受了無妄之災,可憐的連清人陸遜就這樣被氣死了。最後孫權把太子孫和、魯王孫霸都廢了,立了個未成年人孫亮。

很多人《三國志》讀到這裡,都能發表一通居高臨下的評論:「孫權老糊塗了,現在隨便拉個高中生過來,都知道同時寵2個兒子會引發內訌啊!立個未成年人看不住場子啊!孫權居然不知道,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啊,當時的醫療水平有限,可能沒有發現孫權的病情哦~

我穿越回去,變成孫權,肯定能做得比他好!」

02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孫權的這種做法(讓兩個兒子爭權)不是孤立的,後世幾個帝王都模仿過他,你會怎麼想?

那些帝王不會都是傻子、白痴吧?

以石韜為太尉,與太子宣迭日省可尚書奏事。《晉書.石季龍載記》

後趙的石虎這麼玩,當然,結果非常慘烈,石宣殘殺了石韜,還想在葬禮上幹掉石虎,結果被石虎反殺了。

當然,很多人可能覺得石虎這個羯人能有啥政治智慧,干出這般白痴之事沒什麼奇怪的。

那我們再看下一個:唐高祖李淵。

義寧元年冬,隋恭帝拜(李建成)唐國世子,開府,置僚屬。二年,授撫軍大將軍、東討元帥,將兵十萬徇洛陽。(《舊唐書.列傳14》)

義寧元年十二月,(李世民)復為右元帥,總兵十萬徇東都。(《舊唐書.太宗本紀》)

(武德)四年,稽胡酋帥劉仚成擁部落數萬人為邊害,又詔建成率師討之。軍次鄜州,與仚成軍遇,擊,大破之,斬首數百級,虜獲千餘人。(《舊唐書.列傳14》)

(武德四年)十月,加號天策上將、陝東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增邑二萬戶,通前三萬戶。賜金輅一乘,袞冕之服,玉璧一雙,黃金六千斤,前後部鼓吹及九部之樂,班劍四十人。(《舊唐書.太宗本紀》)

在義寧元年(617年)左右,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指揮十萬兵馬的大元帥。

武德四年(621年),他倆都立了大軍功。

作為太子的李建成就沒什麼好封賞的了,李世民得了一個超越王公的稱號:「天策上將」。

可見,李淵一直是讓這兩個兒子分庭抗禮的。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內訌了!李世民KO了李建成,李淵很識趣地讓位了,否則李世民也會KO了他。

當然,很多人還可以說李淵就是個老糊塗,因為史書上李淵的形象一直不怎麼樣,很多關鍵的決定都是李世民幫他做的。

那我們就看看眾望所歸、模範帝王李世民是怎麼做的吧。

承乾先患足,行甚艱難,而魏王泰有當時美譽,太宗漸愛重之。承乾恐有廢立,甚忌之。泰亦負其材能,潛懷奪嫡之計。於是各樹朋黨,遂成釁隙。(《舊唐書.列傳26》)

剛剛經歷過內訌奪位的李世民,難道不該痛定思痛,改變這種模式嗎?正好相反,他也是這個模式的愛好者,同時寵愛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這倆皇子也各自結黨,互相攻擊。

最後,李承乾謀反未遂被廢,李世民考慮再三,把李泰也廢了,立了個柔弱的李治。

有人會覺得李世民也是白痴嗎?

雖然不會,但是居高臨下批評李世民還是可以的。

明君怎麼了?

明君就得樣樣精通?

李世民就在繼承人選擇這方面不行啊。

嘴上說「以史為鑒」,結果發生在自己和哥哥之間的歷史居然都不注意!

03

居高臨下的評論歷史很容易,總之一句話,當事人都太傻,當年的人大腦都沒發育好。

放到現在,一個高中文化程度的人都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所以穿越小說如此流行,大家都覺得穿越到古代成功太容易了,智商方面完全可以全面碾壓那些帝王將相。

對於這些觀點,我只想說:「呵呵。」

無論是孫權、石虎、李淵,還是李世民,他們都是當代出類拔萃的人物,都走到了人生巔峰。

他們的手下,也是一個個的人精。

他們做出過很多選擇,有的是成功的,有的是失敗的,但很難是愚蠢的!

為什麼說讓兩個皇子各樹朋黨、爭風吃醋的失敗選擇不愚蠢呢?

很簡單,因為其他的選擇同樣糟糕。

04、先說個大家都認可的方案

只重用一個兒子,也就是太子,不要讓其他兒子存在幻想。

弊端:兒子要提前接班,老皇帝怎麼辦呢?

劉宋文帝劉義隆,開創元嘉之治的那位,就很專一地對待太子劉劭。

(劉劭)親覽宮事,延接賓客,意之所欲,上必從之。東宮置兵,與羽林等……

三十年正月,大風飛霰且雷。上憂有竊發,輒加劭兵眾,東宮實甲萬人。車駕出行,劭入守,使將白直隊自隨。(《宋書.二凶列傳》)

後來發現太子不太聽話,動了廢太子之心。

結果太子振臂一呼,劉義隆就被KO了,劉劭提前當了皇帝。

再看一個例子。

上之為太子也,自以年長,與太祖同創大業,朝事大小,率皆專斷,多違制度。信任左右張景真,景真驕侈,被服什物,僭擬乘輿;內外畏之,莫敢言者。司空咨議荀伯玉,素為太祖所親厚,嘆曰:「太子所為,官終不知,豈得畏死,蔽官耳目!我不啟聞,誰當啟者!」因太子拜陵,密以啟太祖。太祖怒,命檢校東宮……(《資治通鑒.齊紀一》)

這段說的是南齊高祖蕭道成和兒子齊武帝蕭賾之間的矛盾。

蕭道成沒有寵信其他皇子來制衡蕭賾,蕭賾就越來越不聽話了。

大臣們對於無法無天的蕭賾,也都聽之任之,畢竟是將來的皇帝,誰敢得罪啊。

偏偏荀伯玉不信邪,找蕭道成投訴蕭賾,導致蕭賾的寵臣張景真被殺。

月餘,太祖怒不解,晝卧太陽殿,王敬則直入,叩頭啟太祖曰:「官有天下日淺,太子無事被責,人情恐懼;願官往東宮解釋之。」太祖無言。敬則因大聲宣旨,裝束往東宮,又敕太官設饌,呼左右索輿,太祖了無動意。敬則索衣被太祖,乃牽強登輿。太祖不得已至東宮,召諸王宴於玄圃。長沙王晃捉華蓋,臨川王映執雉尾扇,聞喜公子良持酒槍,南郡王長懋行酒,太子及豫章王嶷、王敬則自捧酒饌,至暮,盡醉乃還。(《資治通鑒.齊紀一》)

可惜此時蕭賾已經尾大不掉,蕭道成也只能殺個張景真泄憤,卻無法動搖太子的地位,於是他越想越氣,一個多月都不爽太子。

結果呢,王敬則直接衝進老皇帝寢宮,要求皇帝和太子喝酒和好。

蕭道成對於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敢怒不敢言,用沉默對抗。

王敬則直接宣布皇帝要去東宮,命令備車、設宴,接皇帝出發。

蕭道成繼續以沉默對抗…

王敬則直接把自己的衣服批在老皇帝身上,強拉上車,去太子的東宮。

大家想像一下,這樣被拉去的蕭道成,面對兒子蕭賾是個什麼心情。

但是看看餐桌上的成員,個個位高權重,一個勁兒勸他和兒子化干戈為玉帛,蕭道成還能動廢太子的心思嗎?

他再有滿腔的怒火,也只能強壓下去不是嗎?

好在蕭道成沒多久就死了,他如果再多活幾年,要麼像李淵那樣乖乖退位,要麼像劉義隆那樣被太子KO。

當然,蕭賾即位之後,荀伯玉只有死路一條了。

太祖臨終,荀伯玉以囑太子,曰:「此人事我忠,我身後,人必為其作口過,汝勿信也。可令往東宮侍白澤,小卻以南兗州處之。」

老皇帝死的時候囑咐太子不要幹掉他~

可笑的囑咐~

永明元年(483年),荀伯玉以謀反罪處死,時年四十七歲。

05、立個年幼的、弱智的、或柔弱的太子

太子年齡小,等太子長大,皇帝已經快死了。

多麼天才的想法啊!但是兒子靠不住,外人就靠得住?

弊端:外人掌權。

偉大的漢武帝劉徹,在經歷了戾太子巫蠱之亂後,放著劉旦、劉胥這樣成年的兒子不立,立了8歲的劉弗陵。

結果就是大權被霍光掌了。

劉弗陵成年不久就死了,傳言和霍光有關。

接著霍光立了劉賀,但是又廢掉了。

好在霍光終於沒有更進一步,漢宣帝等霍光死後除掉了霍家。

劉徹可以瞑目了。

經歷了二宮之爭的孫權,也採用了這一招,讓10歲的孫亮當太子。

結果就是權臣一個個登場,先是諸葛恪,再是孫峻、孫綝,孫亮也被孫綝廢了。

好在最後孫權的六子孫休奪回了皇位。

晉武帝司馬炎有N個兒子,他偏要立一個智力有問題的司馬衷。

我們一般的解釋是司馬衷的老婆賈南風矇騙了司馬炎,讓司馬炎認為司馬衷智力正常。

司馬炎哪有那麼容易糊弄呢?

只不過立白痴兒子當太子符合他的利益而已,他不用擔心兒子和他爭權。

司馬衷也確實老實本分地當了23年太子,這麼看司馬炎布局成功了啊~ 可惜後來發生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就不那麼浪漫了。

06

我們最後回到後趙的石虎,這個羯族人倒是實誠,把大實話說給我們聽了。

季龍曰:「吾欲以純灰三斛洗吾腹,腹穢惡,故生凶子,兒年二十餘便欲殺公。今世方十歲,比其二十,吾已老矣。」於是與張舉、李農定議,敕公卿上書請立世。《晉書.石季龍載記》

可憐的石虎,先後三個成年兒子(石邃、石宣、石韜),都要和他你死我活。

他終於明白了,皇位面前,父子親情就是狗屁。

兒子到了二十幾歲,就想接班,就會動殺他的心思。

不如立個十歲的兒子,等這個兒子成年了,自己也差不多壽終正寢了。當然,小兒子石世接班之後,很快就被殺了。

接著石家大內訌,最後石閔(冉閔)奪位成功。

由此可見,在皇權不穩定的時代,老皇帝怎麼選都是個錯。

說孫權晚年昏聵、倒行逆施,其實是不明白孫權面臨的困境。

這個困境一直到生產力發展、科舉制度確定才得到解決。

在此之前,老皇帝那是想盡辦法,左衝右突,希望在活著的時候死死握緊皇權,死了之後又能順利把皇權交接給兒子。

可惜事實證明,一切都是個美好的夢罷了~

07

以上論點基於一個前提:這種不穩定的皇權,主要存在於貴族、門閥橫行的時代。

在科舉制度出現並大規模實行後(宋代開始),貴族統治被打破了,皇權遂穩定了下來(不是雍正的功勞哦)。

貴族門閥是東漢開始萌芽的,漢和帝之後,東漢的皇帝基本上和嫡長子絕緣了。

進入魏晉南北朝,甚至隋唐,是皇權最岌岌可危的時候,無數人從皇位血淋林地倒下。

相反,穩定交接的政權才是不正常的。

孫權最後玩崩了,還是能力不行啊。

孫權其實不算崩得最狠的,李世民更慘。

立了個柔弱的李治後,先是長孫無忌掌權,殺了英武的吳王李恪,接著武則天掌權,對李氏子孫來了個大屠殺。

劉義隆就更不用說了,自己被兒子殺了,劉氏皇族後面內訌得一塌糊塗,最後集體滅亡。

「玩崩了」是那個時代的常事,和老皇帝的能力無關。

每個老皇帝都想折騰一下,但最後都是「崩了」。

科舉到底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科舉實行後,皇帝可以不用提前讓太子掌權。

一個沒有任何政治根基的太子,一即位就是真正的皇帝。

在貴族時代是不行的,不讓太子提前掌權,老皇帝一死,太子就是死路一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自古一統天下 沒有比巴蜀更容易拿下的地盤了
電影穿幫,可能比奧斯卡更好看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