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年借著正義之名的清君側,實際上隱藏了多少的叛亂和野心?

那些年借著正義之名的清君側,實際上隱藏了多少的叛亂和野心?

如奸臣難制,勢以死清君側。常常有奸臣陪伴在帝王兩側,他們用花言巧語,阿諛奉承得到信任,在利用信任和陰謀陷害忠誠,霍亂朝綱。他們沒有大局觀,不在乎國家社稷,僅僅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但在陰謀上卻有著各種巧思妙想,於是出現了清君側,旨在清除皇帝身邊的奸臣。

但事實上,歷史上有名的幾次清君側事件,卻並沒有誅滅奸臣,這個名詞,變成了一部分有野心的人發揮自己陰謀利用的工具。比起減少君主身邊亂臣賊子的功能,多出了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的作用,也為一些人的謀反行為安上了正當的名頭。

最早最著名的清君側發生在西漢初年,漢景帝時期,因為藩王權利過大,當時的御史大夫晁錯向皇帝上書,認為應該削藩,加強中央集權,以免藩王權力過大,擁兵自立。這當然是忠言,有利於漢景帝的統治的國家的安定。但諸位藩王開始坐不住了,若是這個政策施行了,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於是其中的吳王糾結其他七個藩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的名義,要求處死晁錯,而迫於壓力的漢景帝,也只好犧牲了晁錯。

這次的清君側可謂完全是藩王為了自身利益發動的,和誅滅君王身邊的奸臣的初衷相去甚遠。

另一次有名的清君側發生在明朝初年,我們都知道明成祖朱棣是依靠叛亂得到王位的,他也是因為建文帝削藩的決定坐不住,擔心建文帝削藩過後的下一步就是除掉自己。於是起兵攻入了京都,放火燒毀了原來的宮殿,自立為王,打著「誅齊黃,清君側」的名號。在之後的幾十年里,他也一直擔心沒有被抓住的建文帝會回來奪取江山。畢竟他知道自己名不正言不順,很是心虛。

在安史之亂中,也是借著清君側的名頭髮生叛亂。清君側有利必然有弊,善良的人利用它輔佐君王將國家治理得更好,奸臣賊子則利用它發動叛亂,保護自己的利益。不論何時,看待事物,我們都應當尊重它的兩面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話歷史 的精彩文章:

出生於皇宮的朱佑樘,卻五歲前都不被父親知道由宮中下人共同撫養
什麼樣的仇恨讓伍子胥愁白了頭也要堅持,仇人已死還要鞭屍復仇?

TAG:大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