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親歷過的第一例死亡病例
最近朋友圈熱傳的《流感下的中年》,我看了開頭就看不下去了,這種倔強的老人,作死的生活方式,不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說說我親歷過的第一例死亡病例吧。這大過年的,本來應該說吉利話的。 談死亡,太沉重了,但是,我覺得,為了警醒大家,有必要。
不想看這麼沉重的話題的,就關了吧,免得影響過節心情。
那還是十多年前的事兒,這句話說出口,頓時覺得自己老了。
我還在上學,當時規定,我們專業學位的要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醫院。在病房至少要當半年住院醫。事情就發生在我剛進病房當住院醫的第一周,正是要出病房的師兄姐們和剛進病房的我們交接的一周,一周後,師兄姐們就要撤出病房,留下我們獨立值班,我當時整個感覺是蒙的,心裡是慌得,陌生的病房、陌生的病人、陌生的病情,不知道醫囑怎麼下,不停的遭到老護士的白眼,沒辦法,只能聽導師的話,對著老護士一口一個老師,叫的讓她不忍心多罵你。
按說皮膚科是所有科室里最安全的科,一年也死不了一個人,但偏偏就讓我趕上了一例。這個病人,是一位要出病房的師姐的病人,是位男性,約60歲,和《流感下的中年》文中的病人很相似。入院是因為重症葯疹(紅皮病型),病情應該說是很重,但是經過有效治療一周後,很快就好轉,病情穩定了。於是,這位病人晚上和來醫院探望的兒子、孫子一起出去吃了頓飯,誰也沒想到這是他們吃的最後一頓團圓飯,這個病人半夜就開始發燒,拍了CT,提示肺炎,第二天早晨,就急轉到ICU,過了兩天,聽我們二線醫生說,病人去世了。一切都來的那麼突然,讓人措手不及,我當時就感覺死亡離我太近了,今天還好好的一個人,明天就躺在太平間了。
畢業後,在呼吸科輪轉,更是見多了各式各樣的病例,很多病人就像是一些醫鬧口中的所謂「住院進來的時候還好好的,怎麼越治越不好,人就沒了」。
所以,我特別害怕聽到「肺炎」兩個字,在我的同事因為發熱去醫院診斷肺炎的時候,我果斷的讓她去西醫院住院,一切要聽醫生的,不要擅作主張。
在我們大多數人心裡,得了癌症的人才可能死。但是在醫院,最怕的是肺炎兩個字,即便是SARS的恐懼感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是和SARS一樣讓我們束手無策的病毒每天都盤旋在我們周圍,不知道會被誰感染上。
其實,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為什麼會有《流感下的中年》文中的老人,為什麼一點醫學常識都沒有。如果不學醫,和我年齡差不多大的人,他們又懂多少醫學常識。這個問題的答案,在當我老公看《戀愛先生》時問我口腔科醫生是不是醫生的時候,我就知道,在中國,即便文盲掃沒了,醫盲卻佔大多數。
我們的健康教育,不能再像我們小時候上生理衛生課那樣輕描淡寫。
當然,關於我們國家的醫療制度,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反思的,等年後有空了再寫吧。
TAG:小冀助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