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兒越來越淡?一起來讀唐宋大文豪的過年詩:歡喜祥和
宋詩《燃爆竹》
霹靂聲中舊歲除,
為驚疫魃燃青竹。
一自火藥發明後,
難止新年放鞭俗。
據《神異經》載: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則令人寒熱。
但它怕竹子爆聲。
於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
唐代詩人來鵠詩云:『新曆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
宋代王安石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明詩《貼門神》
當年惡夢驚唐王,
秦瓊敬德守門旁。
傳到草民小茅舍,
也請將軍佑吉祥。
上古有神荼鬱壘二兄弟,居度朔山。山有一桃樹,樹蔭如蓋。每天他們在這樹下檢閱百鬼。
如有惡鬼為害人間,便縛之喂虎。
故家家戶戶於春節戶懸『桃符』。
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西遊記》中便有唐王作惡夢,要秦瓊、尉遲恭守宮門的故事。
宋詩《宮中賜銀幡》
新春拜過至初三,
大內銀幡賜百官。
朝回兩袖天香滿,
帽飾招得笑語喧。
《東京夢華錄》記載: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入賀訖,戴歸私第。
蘇轍《除夜元日省宿致齋》詩云:今歲初辛日正三,明朝風氣漸東南。還家強作銀幡會,雪底蒿芹欲滿籃。
唐代詩《驅儺》
驅儺吹笛又擊鼓,
瘦鬼塗面赤雙足。
桃弧射矢茅鞭打,
鼠竄引得眾歡呼。
驅儺,是古代驅除疫鬼的儀式,一般在過年前幾天舉行。
唐王建《宮詞》:金吾除夜進儺名,畫褲朱衣四隊行。院院燒燈如白晝,沉香火底坐吹笙。就是描寫該儀式的場景;
孟郊也有《弦歌行》詩云:驅儺擊鼓吹長笛,瘦鬼染面惟齒白。
宋詩 《祭灶》
時屆臘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塗灶醉司命,
男兒酌獻女兒避。
我國古代奉祀的灶神,其實就是怒觸不周山的火神祝融。
《禮記·禮器疏》記載: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
唐詩《送窮》
年年晦日送窮神,
柳車草船載出門。
瀝酒再拜早離去;
老窮方走新窮臨。
送窮神仙的風俗,從漢代就有了。
西漢大文豪揚雄就寫過《逐貧賦》。
傳說窮神非常窮,穿著破衣服,吃著稀飯,在正月最後一天貧病交加的死去。
故而人們在這天扔家裡的破衣服、縛草在巷口焚燒。
唐詩《 放燈》
火樹銀花不夜天,
遊人元宵多留連。
燈山星橋笙歌滿,
金吾放禁任狂歡。
正月十五日早在漢代就開始有過元宵的風俗了,到了唐代發展為盛大的節日。
《正月十五日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濃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乃是元宵詩的經典之作。
TAG:洗劍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