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外的袁世凱(中)
好久不見~這次更新有沒有很驚喜~
上回咱們說到,袁世凱非常讓人詬病的事情,就是在戊戌變法時期進行了比較投機的行為。
教科書中也提到過,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期間,一開始是跟著帝黨,與光緒皇帝相交甚密,可沒想到袁世凱告密,導致戊戌變法失敗,戊戌六君子命喪菜市口。
很多書中稱袁世凱是無恥的告密者。但這種說法對不對呢?
袁世凱告密的確不假,但他的告密並不是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關鍵因素。因為是慈禧太后先行發動政變,而後才有袁世凱告密。袁世凱為求自保,不得不背叛帝黨。這個先後順序是很重要的!
袁世凱當時是絕對不想站錯隊的,兩邊的好處都想撈,既想得到光緒皇帝的信任,又想獲得慈禧太后的垂青。
今天很多人認為,戊戌變法就是康有為、梁啟超等變法人士想要與慈禧老佛爺斗。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
實際上,這是帝黨與後黨之爭!
康有為、梁啟超幾個讀書人在當時算什麼啊?實權、經驗、手段,統統都沒有。如果沒有光緒皇帝的支持,他們什麼也幹不成。
袁世凱此時就要考慮自己應該怎麼辦了。慈禧的確非常強勢,但她畢竟是個垂垂老矣、土埋半截的人了,她一旦去世,光緒皇帝年富力強,光緒如果掌權那還得了?
所以,袁世凱不敢輕舉妄動。他一方面寄希望於帝黨憑藉戊戌變法,抓緊時間站穩腳跟,進而袁世凱藉此能夠位極人臣;另一方面又擔心萬一慈禧這一派佔上風,自己作為維新派必然倒了血霉。因此,他當時轉到天津,靜觀其變,避開政治的漩渦。
而就在此時,慈禧太后發動了宮廷政變,後黨打敗帝黨,光緒皇帝遭到軟禁,然後對維新黨人進行全城搜捕,戊戌六君子被送到菜市口問斬。
事件稍稍平息後,躲在天津的袁世凱才回到京城,聽聞曾經的戊戌六君子人頭落地,他心裡十分糾結。他糾結於是否告知已經大權在握慈禧,光緒皇帝曾經密詔讓他發動兵變...說了吧,就表示自己過去也參與了維新變法,現在提出來就是馬後炮;不說吧,以後萬一要是查出來,自己腦袋可能要搬家。
再三考慮,能夠保全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就是跟慈禧太后說明此事的來龍去脈,向慈禧太后懺悔,說什麼:我受這些讀書人的蠱惑呀~我也不知道他們每天在巴巴些什麼呀~之類的話。
而在之後,等到袁世凱大權在握的時候,他又重修「戊戌六君子墓」,追封這些人為烈士等等,實際上他也是有一點懺悔和愧疚的。
但回過頭講,戊戌變法的失敗,實際上並非袁世凱直接造成的。就是帝黨本身太過於軟弱,缺乏應變的本事,朝廷權力掌握在後黨的手裡。這才最終導致戊戌變法失敗。跟袁世凱告密真的沒什麼關係。
而此時的袁世凱,重新獲得了慈禧、榮祿的信任,升為直隸總督,下轄現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這時的清廷已經沒有多少人可以倚重了,袁世凱也隨之成為了朝廷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我們有一點是絕對不能否定袁世凱的功勞的:他對西洋制度的研究,對西方文化的研究,並不比維新派差。
他主掌大權了以後,積極引進西方的先進位度與事物,比如說用德國和日本的武官訓練軍隊,建立通訊兵學校,把部隊分為步兵、炮兵、騎兵多個兵種,同時,大力興建鐵路,開辦學堂。可以說這個時候是中國資本主義的一段黃金時期,如果沒有袁世凱,我們很難想像此時能夠迎來一次起碼在技術上與西方接軌的機會。
而此時的袁世凱也接受了西方君主立憲制的一些影響,他自己也傾向於讓皇帝君主立憲。
首先,袁世凱本人很有見識,當時全國各地涌動著反對滿清的浪潮,清王朝勢力岌岌可危。與其勉強維持,不如主動變革,搞君主立憲;同時,袁世凱小算盤打得叮噹響,如果君主立憲,皇上不能退位,但也實際上被架空了,那麼皇上被架空了誰主政呢?當然是朝廷中哪個大臣執掌大權,那麼這個大臣就是主政的人,也就能實際操縱全國的整個權利。
而且這也對袁世凱有了保障,維新變法最後,雖然是慈禧發動政變把光緒皇帝控制起來,但是袁世凱後來也跟著慈禧太后了,一旦慈禧去世,光緒執政,掌握實權的光緒皇帝還不得把袁世凱生吞活剝了?所以,君主立憲把皇帝架空,自己又安全又有了實權,開心到飛起~
可正在他忙活的時候,計劃沒有變化快。1908年,光緒、慈禧先後去世。
三歲的宣統皇帝登基,他的父親醇親王載灃成了攝政王。
載灃知道袁世凱的存在對清廷統治危害太大,但是又不能殺他,畢竟袁世凱在當時影響已經非常大了,而且也算有功之臣,這怎麼殺?於是找了一個理由,說袁世凱「腿疾未愈,准許回鄉靜養。」其實就是把袁世凱一擄到底,奪取了實權,只留下了虛職。
面對這樣的變故,袁世凱也只能一臉無奈的回家去了。
袁世凱從基層籍籍無名開始,依靠自己的努力與一些機緣、時事、心機,最終爬上了一個高位。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醇親王載灃上台後袁世凱一腳踩空,幾乎等於重回起點。但是袁世凱這個人了不起就在於,他在這種劣勢之下,仍然能夠韜光隱晦,等待新的契機出現。
那麼袁世凱又有哪些境遇,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