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祭灶、「震米」祭祀、剪窗花 吉林市滿族特色「過小年」

祭灶、「震米」祭祀、剪窗花 吉林市滿族特色「過小年」

每年臘月二十三,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過小年」。為讓更多市民了解傳統過年習俗的韻味與樂趣,2月8日上午,吉林市滿族博物館開展「過大年系列活動」之「過小年」活動,通過祭灶、「震米」祭祀、剪窗花等特色活動,喚起大家對舊時新年的回憶和對傳統文化習俗的認同。

上午9點30分,隨著陣陣的鞭炮聲,「過小年」活動正式開始。講解員帶領上百名群眾走進滿族陳列展覽館,講述吉林市由來和滿族的歷史。

據介紹,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中國人過春節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小年的到來,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因而祭灶、除塵、貼窗花、辦置年貨都是傳統新年習俗中不可缺少的事項。

小年這天,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

祭祀活動,表現了人們期待通過對神靈的尊敬和祈求,來感恩過去和現在的一切美好,並期待未來可以獲得更多的幸福與美滿。吉林市滿族博物館邀請了錫克特里家族第十二代薩滿傳承人石光華先生及其家族成員,開展了「震米」這一傳統祭祀活動。大黃米在均勻翻滾中不斷被捶打,在神歌的召喚下逐漸醒來,迎接神靈的到來,讓神靈感受到人們的感恩與期待,寄託了人們對美滿的期待與嚮往。

新年將至,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該館特別邀請了赫舍里剪紙傳承人李景蘭女士來到活動現場,為市民講解滿族傳統民間剪紙的方法,並親自指導市民動手剪窗花。

此外,當天還進行了滿族服飾體驗、欣賞滿族歌樂表演、品滿族傳統小吃等民俗活動。通過系列活動,希望增強廣大市民對滿族傳統文化的了解,同時也能讓市民以歡快的方式參與到民俗活動中來,既可以滿足市民的知識文化需求,同時也可以提前感受到新年的愉快氛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觀吉林 的精彩文章:

吉林市這些老建築,你知道嗎?

TAG:微觀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