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生性多疑,為何還有這麼多人追隨他?這幾個原因很重要

曹操生性多疑,為何還有這麼多人追隨他?這幾個原因很重要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是後人對曹操的評價,作為三國時期最大的梟雄,曹操可謂是生性多疑,他能殺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也能殺死為自己蓋被子的衛士。既然曹操是這樣的一個人,為何還能贏得許多文臣武將的追隨?

首先曹操有自己的用人標準,那就是「唯才是舉」,只要有才能,不管品德如何,就能得到曹操的重用。比如郭嘉生性放蕩不羈,但是很有才華,曹操對郭嘉推崇備至,而郭嘉也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除此之外,曹操還廣泛發布《求賢令》,因此很多有才華的人都樂於投靠曹操。

其次是曹操賞罰分明,你可以犯錯,但是不要錯的太離譜,你可以說我(曹操),但是不要說的太過分。楊修這個人善於揣測曹操的心思,但是他不懂得收斂,所以曹操殺了他。許攸仗著和曹操的關係就不將曹操放在眼裡,這惹惱了曹操,孔融不識時務,對曹操多有侮辱之語,所以這二人都被曹操殺了。

再次是曹操堅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在曹操對待武將上特別突出。張郃本是袁紹手下的大將,但卻得不到重用,投靠曹操後,曹操並沒有因為他是降將而看不起他,反而委於他重任。張遼是呂布的手下,因其有才,曹操重用他,才有了後來「威震逍遙津」的故事,他二人最後都成為曹操的「五子良將」。

最後,多疑是諸侯必備的品性,生逢亂世,如果不多留一個心眼,說不定人頭落地的就是自己。董卓就是因為太相信呂布,最終被呂布所殺,而呂布有勇無謀,沒想到自己會被自己的手下綁了,最後被曹操殺死。所以,在那樣的亂世中,只有生性多疑的人才能活的更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怪咖 的精彩文章:

林黛玉臨終前的遺言,讓文學家頭疼200多年,至今讓人一籌莫展

TAG:歷史怪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