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多數都是息肉惹的禍 早發現早治療刻不容緩!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發生於結直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好發於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以40~50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男女之比為2-3:1。發病率占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
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惡性腫瘤中均位居第5位,其中新發病例37.6萬,死亡病例19.1萬。其中,城市地區遠高於農村,且結腸癌的發病率上升顯著。多數患者發現時已屬於中晚期。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
發展途徑
結直腸癌的發生髮展是一個多階段的漫長過程,研究發現,95%以上的結直腸癌是由息肉演變而來,經歷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變的過程,一般需要7-15年的時間。
病因
結直腸癌的發生與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大腸慢性炎症、大腸腺瘤、遺傳因素和其他因素如:血吸蟲病、盆腔放射、環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鉬)、吸煙等有關。
臨床表現
結直腸癌早期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僅感不適、消化不良、大便潛血等。隨著癌腫發展,癥狀逐漸出現,表現為大便習慣改變、腹痛、便血、腹部包塊、腸梗阻等,伴或不伴貧血、發熱和消瘦等全身癥狀。腫瘤因轉移、浸潤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變。結直腸癌因其發部位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癥狀及體征。
如何早期發現結直腸癌
結腸鏡檢查:腸道腫瘤篩查「金標準」。篩查腸道腫瘤最有效最直接的項目是結腸鏡。它可完整、清晰地將整個腸道內部觀察清楚,並對可疑部位可進行拍照、錄像以及取組織做病理檢查。
結直腸癌篩查首先要「對號入座」,看自己屬於一般人群、高危人群還是遺傳性高危人群。
一般人群應從50歲開始篩查結直腸癌。也就是說,50歲以上的人,無論男女、無論是否有癥狀、無論是否有危險因素,都應做一次結腸鏡檢查。
高危人群包括:有腸炎性疾病史;有長期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史;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術後、膽道疾病、糖尿病;有下腹部放療史;長期精神壓抑;酷愛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長期久坐缺乏運動者。這些高危人群應從40歲開始定期篩查結直腸癌。
而遺傳性高危人群指有結直腸癌家族史者。這些人應從40歲開始篩查。另據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路(NCCN)最新指南,如有一個一級親屬在60歲以前診斷或兩個一級親屬在任何年齡診斷結直腸癌,應從家族中最早診斷結直腸癌者的患病年齡減去10歲開始篩查,或是最遲於40歲開始每年做結腸鏡檢查。
早期發現,5年生存率超過90%
結直腸癌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當癌變僅僅發生在結腸壁內側黏膜時,也就是早期時,有效治療後5年生存率在90%以上,假如說發現得晚了,淋巴結有轉移了,腫瘤也比較大了,就需要結合放化療,五年存活率可以達到50%~60%。如果伴有肝臟或肺的廣泛,單純手術就比較困難,即使採用很強的化療,或靶向治療五年存活率也僅有15%左右。
發現息肉腺瘤不一定非要開刀
對於較小的腺瘤首選的治療方案結腸鏡下摘除。內鏡治療手段眾多,比如熱活檢鉗鉗除、圈套器電切、EMR、ESD等。
1.對於5mm以下的結直腸病變,可以採用熱活檢鉗鉗除術,但會損壞組織,要慎用;
2.對於隆起型病變Ⅰp型、Ⅰsp型以及Ⅰs型推薦使用圈套器息肉電切切除治療;
3.對於可一次性完全切除的Ⅱa型、Ⅱc型、一部分Ⅰs型病變,推薦使用EMR治療作為臨床一線治療方法;
4.對於最大直徑超過20mm且必須在內鏡下一次性切除的病變、抬舉征陰性的腺瘤及部分早期癌、大於10mm的EMR殘留或複發再次行EMR治療困難者、反覆活檢不能證實為癌的低位直腸病變,推薦使用ESD治療。
5.不能取得患者同意、不能配合治療、有出血傾向、心肺疾病不能耐受、生命體征不平穩、懷疑或證實腫瘤浸潤超過黏膜下深層、腫瘤位置不利於內鏡下治療者,建議手術治療。
6.對於較小的低位直腸腺瘤可考慮經肛直腸腺瘤切除術,對於距肛8cm以上、較大的、廣基的以及懷疑有癌變的結直腸腺瘤可考慮開腹手術,對於需開腹手術才能切除的結直腸腺瘤也可以考慮腹腔鏡手術。
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刻不容緩!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23歲女孩吃出直腸癌 罪魁禍首竟是它!吃貨 可千萬當心!
※每天約7.5人被診斷患上這種癌!7類人尤其要小心
TAG:腸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