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日一畫 「火星生活」

每日一畫 「火星生活」

每日一畫

《Orion》

Alma Woodsey Thomas

1973

59.75*54 in,acrylic on canvas

看到這幅畫你首先想到什麼?

數據矩陣、一塊織物、神經網路連接還是人工智慧的一幅創作?

畫家Alma Woodsey Thomas將她1973年的這幅作品命名為「獵戶座」,這大概浩渺星空在她心靈中的一個映射。今天的Elon Musk又在多少人心中投下了太空之夢呢?我們仰望星空,這一瞬的感動,與這漫長時間流逝中廣袤空間又有怎樣的關係呢?

有人去尋找時空起源的解答;有人想把人送上火星;有人說宇宙其實是數學的,浮華萬象其實可歸於一個簡潔的數學表達;Alma Woodsey Thomas將她的思考留在了畫布上,直接給你看。她發展出獨特的筆觸的韻律排布,去描述1960年代空間探索在她腦海中盪起的波瀾。那些NASA的空間計劃,發布的宇宙影像,成為她一系列創作的靈感。

我們將她歸為表現主義畫家,將表現主義繪畫的啟蒙源頭指向梵高和後印象主義。而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個時代的標籤。當我們知道太陽系的邊界還在土星之外的時候,當我們去解釋宇宙的起源和暗物質的時候,我們對自身存在的思考和表達必然會與之前的時代不同。繪畫或其他形式的藝術,不會隨技術的進步而消亡。時空之河中另一生命那些不能用其他方式去傳達的思緒、感動,將會以藝術表現出來,並在某一時刻,觸動你的心靈。

居家靈感

火星生活是什麼樣的?

這個想像已經縈繞在人類腦海中很多年、不斷演變,大概在近未來就會實現了。除了必要的設備、物資,我們是把自然人送上去?還是經過基因編輯改造的「新」人類?或是融合了機械義體、人工智慧的改造人?

我也好奇,火星紀元的藝術又會是怎樣呢?讓我們一起去找尋答案吧。

居家推薦

推薦一部英劇《火星生活》,不長只有兩季,很適合假期一口氣看完。其實這是部非常有趣的懸疑探案劇,發生車禍的探長Sam回到了1973年,開始了一段亦真亦幻的探案生活。

在Sam的1973年里,是否有 Alma Woodsey Thomas畫下這幅畫呢?我不知道,Sam也不知道。如果你好奇,找來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白白兩三事(一)
我們必須戀愛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