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明知窮兵黷武於國不利,為何他還要不停的對外征戰呢
漢武帝晚年的治國方略有一個明顯的分水嶺,那就是巫蠱之禍。在巫蠱之禍發生前漢武帝的治國方略以嚴為主,在巫蠱之禍後漢武帝一改之前的治國策略,開始實行寬鬆的修養生息之策,為什麼呢?很多人都以為漢武帝是時因巫蠱之禍意識到自己之前以嚴治國的弊端和急於求成的窮兵黷武之策的錯誤,所以才開始改變治國之策的,其實認真了解這段歷史,我們會發現真實情況並不是如此,可以這麼說漢武帝他明了在施政方面任用酷吏以嚴治國的弊端和窮兵黷武的壞處,但他為什麼還這樣做呢?
其實那是因為他在布一盤大棋,是在為帝國的長久傳承做謀劃,可惜陰差陽錯布局失敗,這才導致他不得不把計劃提前,所以才有了巫蠱之禍後的息兵養民、輕徭薄賦的治國之策,為什麼這麼說呢?漢武帝布的局又是什麼呢?
漢武帝一生功勛卓著,憑藉著經天緯地的雄才大略,為漢朝開創了空前的豐功偉績,他在位時期漢朝疆土基本擴大一倍之多,也是由此奠定了今日之中國的雛形,不過對於這些開拓的疆土漢武帝並不滿足,他抱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雄心想儘可能的為漢朝為自己的子孫開疆拓土,奈何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千古名將,早已離他而去,心有餘而力不足之下的對外征戰(比如趙破奴2萬騎受降城之沒、李廣利3萬騎兵天山被圍犧牲十之六七、李陵5千步兵浚稽山敗沒,李廣利7萬鐵騎燕然山全軍覆沒等等)讓他落下了窮兵黷武的污點,對於這點漢武帝早有認識,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史書有言「太子每諫征伐四夷,上笑曰:「吾當其勞,以逸遺汝,不亦可乎!」」就是說每當太子劉據勸阻漢武帝征伐四方時,漢武帝就笑著說:「由我來擔當艱苦重任,而將安逸的事情留給你,不也挺好嗎?」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漢武帝對太子劉據的定位就是守成之主,我來打下大片江山,你來守就好了。
其次作為漢武帝精心培養的接班人,他明了太子的性格仁慈寬厚、溫和謹慎,這與他以嚴治國,任用酷吏大不相同,任用酷吏雖然能以嚴刑峻法鎮壓不法豪強,但酷吏們急於求成之下難免會處罰過重亦或是產生一些冤假錯案,時間長了必定會激發社會矛盾,而作為他培養的接班人,太子劉據性格寬厚的一面正好可以緩和這種矛盾,故每每在他外出巡遊之時,他就命太子監國,代為處理政事,太子也深得其意,常常為一些處罰過重亦或是冤案進行平反。
太子的這種做法不僅緩和了社會矛盾,也讓太子盡得民心,為以後的執政打下基礎,漢武帝知道後對太子劉據很是讚賞。原本一切就這樣平穩過渡下去直到漢武帝去世,那樣太子劉據繼位以後外有民心支持,內有他為其留下的大臣支持,實行寬鬆的息兵養民、輕徭薄賦政策,國家雖不再開疆拓土,但亦會在太子的治理下迎來盛世頂峰。
可惜漢武帝布局雖好,一場突如其來的巫蠱之禍徹底打亂了他的計劃,精心培養的繼承人不在,也因巫蠱之禍讓整個朝局為之洗牌,誅連誣告之下民心盡失,社會矛盾驟起。為了緩和矛盾,漢武帝下罪己詔,讓本來在他去世後由太子實行的息兵養民、輕徭薄賦政策提前實行。
之後為了保證這些政策能一直延續下去,漢武帝為年幼的漢昭帝尋找了深得其意的霍光等人予以輔佐,所以我們可以看盡漢昭帝一朝,基本上沿襲了漢武帝後期政策,與民休息,輕徭薄賦。
TAG: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