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亂燉魏晉南北朝(18):師父識琴未識人,徒弟成文難成事(下)

亂燉魏晉南北朝(18):師父識琴未識人,徒弟成文難成事(下)

原標題:亂燉魏晉南北朝(18):師父識琴未識人,徒弟成文難成事(下)


第四節 師父識琴未識人 徒弟成文難成事


蔡邕死了,他的衣缽卻有人繼承,除了我們馬上要說的阮瑀以及同為建安七子的王粲以外,蔡邕還有個知名的弟子叫顧雍。顧雍官至吳國丞相,時人評之為「魏晉八君子」之一,他有個孫子名頭更大,西、東兩晉重臣——顧榮(後文詳述)。



傳說曹操也受過蔡邕的教誨,史書中雖無明確記載,但一些蛛絲馬跡也能透露出曹操與蔡邕的關係是很親密的。前文說道,蔡邕的女兒蔡文姬被匈奴擄走,曹操因為與蔡邕關係不錯,不忍看到他無後,於是派人花重金將蔡文姬贖回,並讓她改嫁給陳留董祀(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於祀)。

建安七子之後,談到三曹文學時,我們就能很明顯感受到曹操的詩文作品受蔡邕影響很深,例如曹操的《薤露行》《蒿里行》等,後文詳述,現在我們先聊聊蔡邕正經八百的徒弟——阮瑀



阮瑀字元瑜,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尉氏縣)人,由於師從蔡邕,很快在詩文方面都有較高的造詣,名聲也逐漸響亮了起來。


曹洪聽說阮瑀的名頭後,曾想招其作書記(掌表奏書檄等文書工作),阮瑀拒絕了。


後來,曹操也聽說了阮瑀的大名,多次徵辟他,他都拒絕,後來索性躲到了山裡。曹操一下子就火大了,在這一刻他被晉文公靈魂附體,當即下令放火焚山。好在阮瑀不是介子推,見此情景便應了曹操的召(太祖雅聞瑀名,辟之,不應,連見偪促,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送至,召入)。



來到曹操軍中,阮瑀做了司空軍謀祭酒(這裡的祭酒與通常意義上的不同,大抵是軍中掌管文學、文書方面的官員),但一直屬於不情不願的狀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出工不出力。


曹操也看得出來,於是就想找個機會煞煞他的銳氣。(澤然君忍不住吐槽:話說曹操也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之前讓禰衡作鼓手時被打臉打得還不夠疼嗎?)



曹操征討長安時大宴賓客,卻故意將阮瑀安排到樂工的隊伍之中。阮瑀非但沒有窘迫,反而撫弦而唱,而且還是即興創作:「奕奕天門開,大魏應期運。青蓋巡九州,在東西人怨。士為知己死,女為悅者玩。恩義苟敷暢,他人焉能亂?」曹操聽後很開心。


裴松之在給《三國志》作注的時候,提到了一個邏輯錯誤,阮瑀死於建安十七年,曹操封魏公是在建安十八年(《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記載:建安十八年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廟。),所以裴松之認為從阮瑀口中說出「大魏應期運」是一件特別穿越的事。


曹操之所以以「」為號,是因為其所在的鄴城是魏地的治所,至於魏國建立前是否存在「大魏」的提法,目前有待考證。無論「大魏應期運」是否出自阮瑀之口,在宴會上即興創作應該難不倒阮瑀,單單一個是從蔡邕就足以說明阮瑀的音樂造詣,至於其文字功底下面的故事也能說明問題。


曹操征討韓遂時,將阮瑀帶在身邊隨從,行軍之際要求阮瑀草擬軍中文書。阮瑀擬好之後,呈於曹操,曹操提筆想要批改,竟然不能修改一個字瑀隨從,因於馬上具草,書成呈之。太祖攬筆欲有所定,而竟不能增損)。可見阮瑀的文章不僅倚馬可待,更是不刊之論。



自此,曹操對阮瑀更加器重,徙其為倉曹掾屬(掌管倉庫糧草的官員),並把草擬軍國書檄的工作交給阮瑀和陳琳【軍國書檄,多(陳)琳、(阮)瑀所作也】,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為曹公作書與孫權》


此文作於赤壁之戰後,是阮瑀替曹操所作,意在拉攏孫權,瓦解吳蜀聯盟。但文中絲毫不現挑撥之語句,滿紙都是真情實感情真意切,讓人難以拒絕。



文章上來先拉關係、套近乎說道:你我本情同骨肉,把本不屬於你所管轄的江南割授給你,揚州刺使劉馥多次彈劾你,都被我壓下來了,小子,我對你不錯啊(孤與將軍,恩如骨肉,割授江南,不屬本州……抑遏劉馥,相厚益隆)!


既然關係這麼好,為啥還要動刀兵呢,赤壁之戰自然是繞不過去的,曹操給孫權找了個台階下,說道:你當年年輕氣盛,害怕大難臨頭,心智被憤怒左右,不能明白我的心,再加上劉備的煽風點火,才使本來的好事,演變到今天這個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樣子(仁君年壯氣盛,緒信所嬖,既懼患至,兼懷忿恨,不能復遠度孤心……加劉備相扇揚,事結釁連,推而行之,想暢本心,不願於此也)。


曹操給孫權找完台階,自然也要給自己找一個,便說:當年我率軍來到赤壁,將士遭遇瘟疫,我為了遠離此地,故而燒船自退,並不是他周瑜能打得敗的……當年高皇帝劉邦為田橫設下爵位,光武帝劉秀指著黃河發誓對朱鮪不計前嫌,你又沒什麼過錯,難道還比不了這二人嗎(昔赤壁之役,遭離疫氣,燒船自還,以避惡地,非周瑜水軍所能抑挫也……高帝設爵以延田橫,光武指河而誓朱鮪,君之負累,豈如二子)?



漢光武帝劉秀赦是殺害兄長(劉演)的兇手朱鮪


胡蘿蔔吃得夠爽的了,接下來就該舉大棒了,曹操威脅孫權道:你看我的地盤小嗎?人少嗎?你以為你又長江天險我就奈何不了你了嗎?那可未必(以君之明,觀孤術數,量君所據,相計土地,豈勢少力乏,不能遠舉,割江之表,宴安而已哉?甚未然也。若恃水戰,臨江塞要,欲令王師終不得渡,亦未必也)!


聰明人之間談話藝術在於點到為止,大棒亮一下就該收了,擺在桌面上的永遠都應該是光鮮亮麗的胡蘿蔔,曹操儼然一位長者,語重心長地說道:你呀,應該對內多聽取張昭的意見,對外抗擊劉備,恢復咱們之間的交情,這樣江表的官職和爵位我也會給你保障,咱們倆雙贏豈不快哉(願君少留意焉,若能內取子布,外擊劉備,以效赤心,用復前好,則江表之任,長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觀……君享其榮,孤受其利,豈不決哉)!


也許就是阮瑀這樣一篇文章,在孫權的內心種下了一顆種子,多年之後,在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時,這顆種子終於生根發芽,萌發成一顆參天大樹,擋住了劉備「光復大漢」的路,要了關羽的命,卻救了曹操的命。



阮瑀不僅能作書檄等政治公文,其詩用文學和史學眼光審閱,也很有成就,例如這首嘆詠荊軻的《詠史詩》。


《詠史詩》

燕丹善勇士,荊軻為上賓。


圖盡擢匕首,長驅西入秦。


素車駕白馬,相送易水津。


漸離擊築歌,悲聲感路人。


舉坐同咨嗟,嘆氣若青雲。


詩作將刺客荊軻赴死的決心渲染的淋漓盡致,全詩不提「不復還」,但卻將不復還的悲壯通過「素車」「白馬」「擊築」「悲聲」「咨嗟」「嘆氣」等詞送入讀者心中。


還有一首比較著名的是《駕出北郭門行》,講述了一個後母虐待孤兒的家庭悲劇,孤兒跑到生母墳前哭訴,正巧被阮瑀遇到。


《駕出北郭門行》


駕出北郭門,馬樊不肯馳。


下車步踟躕,仰折枯楊枝。

顧聞丘林中,噭噭有悲啼。


借問啼者出,何為乃如斯。


親母舍我歿,後母憎孤兒。


饑寒無衣食,舉動鞭捶施。


骨消肌肉盡,體若枯樹皮。


藏我空室中,父還不能知。


上冢察故處,存亡永別離。


親母何可見,淚下聲正嘶。


棄我於此間,窮厄豈有貲。


傳告後代人,以此為明規。


詩作風格沉鬱、描寫細膩,其中「饑寒無衣食,舉動鞭捶施。骨消肌肉盡,體若枯樹皮。」兩句,將一個忍受後母打罵,鼓手嶙峋的少年呈現在讀者眼前,讓人不由得心生憐惜。詩的最後阮瑀告誡後來人,要以此為鑒,不要虐待孤兒,也體現出其關心下層人民疾苦的精神。


阮瑀死於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其餘史書無過多記載。這一年曹操舉兵攻打孫權,沒有阮瑀作書,得到孫權的回應是「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另一張紙上寫的是「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感嘆孫權「不欺孤」後鎩羽而歸。


?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澤然史觀 的精彩文章:

亂燉魏晉南北朝(12):少年飛騎出亂軍,鄴城袁府覓佳人(下)
亂燉魏晉南北朝(16):噴子嘴炮先驅者,大V公知祖師爺(下)

TAG:澤然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