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貴州速溶茶包有多年輕?「上下2000年!」

貴州速溶茶包有多年輕?「上下2000年!」

制茶師的五感比常人要敏銳許多,在空氣的流動間、在溫度的變化中、在香氣的彌散里,他們一點點、一絲絲地感知茶的悲喜,體味茶的每一次變化,品讀每一片茶所飽含的生命厚重……

你的掌心,我的茶香。

文 方春英 唐怒嬌

圖 寧 堅

又是一年春生,先生最繁忙也最歡快的時節,制茶的時節。

先生慶幸,自己在貴州,這裡有最優質的茶青。

炒鍋架在火上,先生把手放在距鍋底30厘米的高度,感受著,溫度慢慢上升。

手心微微刺痛,下茶青的時刻到了。

貼著鍋壁,按、燜;而後迅速抄起、拋高、抖落;從小指到無名指,再到中指、食指,旋轉,帶動茶青,讓受熱更加均勻。

先生細細地嗅空氣里的味道,隱隱地有了清香,就是該揉捻了。

把殺好青的茶葉平攤在簸箕里,再一點一點地滾成圓球,雙手掌心護著。

滾動、按壓、捧起、搓散、降落……循環往複。

乾燥、回潮、二次乾燥,這是最後一道工序。

一小撮茶,在先生的指間輕輕轉動,發出嚓嚓聲而不碎,這茶,就算制好了。

制茶,首先要懂茶。

一盞好茶,是需要溫度的,需要注入感情的。

這才是制茶最難的地方。

因而,制茶師的五感比常人要敏銳許多,在空氣的流動間、在溫度的變化中、在香氣的彌散里,他們一點點、一絲絲地感知茶的悲喜,體味茶的每一次變化,品讀每一片茶所飽含的生命厚重……

掌心翻轉,茶香為伴,這就是制茶。

夜郎膏茶,改變清水的味道

膏茶,是2000多年前,產於古時貴州,夜郎國,最珍貴的貢品。

一勺茶膏,落入水中,改變清水的味道。從此,貴州有了茶工藝。

如今,在貴定縣雲霧岱林、龍里縣草原鄉的王寨苗嶺一帶,這種古老珍貴的茶飲依然原汁原味地保存著。

這裡是龍里縣草原鄉的王寨村。

龍里縣草原鄉

村落的一棟吊腳樓,屋裡火塘上的鼎鍋等待已久。

寨老將採回的古茶樹的嫩枝葉洗凈,切碎,放入鼎鍋中。

猛烈的火焰將初茶和水煮成一鍋濃濃的茶湯。

茶的香味和火的煙味交織,匯成一股特殊的香味,這是涅槃前的烈火焚燒。

嫩葉退去了羞澀的黃綠色,在鼎鍋中翻滾著,揉搓著,煎熬著,等待著……

終於,將生命的軀殼脫去,所有的精華融入山泉,變成濃湯。

火焰逐漸溫柔,除去了殘渣的濃湯在文火的慢燉下,漸漸安眠、凝結,形成膏狀。

冷卻後,裝入陶罐內備用,這便是「膏醬茶」。

寨老用陶碗盛了開水,舀一勺膏茶放入其中,膏茶慢慢暈染,水有了顏色,茶香也飄了出來。喝下一口,從口齒到指尖,暖了每一個細胞。

吃膏茶就是這麼簡單,取出與溫水、冷水混合便可,夏時冷飲,冬時熱飲。

寨老說,他這手熬制膏茶的技藝,是從父親那兒傳下來的,父親又傳自祖父,祖父傳自他的父親。

向上追溯,傳了多久了呢?

大概2000多年前。

那時候,苗寨山民上山打獵、下地幹活。出門時,都要用桐樹葉包一點茶膏揣在身上。

出門若是忘記了放午飯的竹籮,他們是不會回家取的。但忘了這包茶膏,就一定會折返。

沒了晌午飯,山裡的野果可以充饑,沒有茶膏,再甜的山泉也沒了滋味,再壯的漢子也沒了氣力。

苗家茶膏的好,識貨的都懂得。傳說,漢武帝時的唐蒙、三國時的諸葛亮都喝過他們的「不老幾」(苗語,茶)。

寨老還說,孔明曾拿他的刀和教他的先祖製作「刀夾」(裝砍刀的木夾和放鐮刀的竹簍)來換取「膏醬茶」。

此後,茶膏成為皇室貢品,用竹簍包裹著運送到遠方。

苗嶺的清泉愛戀過茶膏,洛陽的水也見識過茶膏。

一勺茶膏,落入水中,改變水的味道,從此,貴州有了古樸神秘的制茶術。

千百年後,午間的高樓大廈,在繁忙的工作後,一杯香氣飄逸的茶足以解乏。

你可知你手中的茶包,其靈感,就是來自中國古老的「茶膏」技藝,出自苗家「制茶人」的手藝。

貞豐娘娘茶,布依少女的期許

貴州人善種茶,亦善制茶。

都勻小菁的苗族「毛尖茶」、貞豐布依族的「娘娘茶」、沿河土家族的「姚溪茶」、大方彝族「海馬官茶」、雷山苗族侗族的「銀球茶」……

各種各樣的制茶技藝,來源於骨髓和血液對茶的熱愛與熟悉。

貞豐龍頭大山的布依族姑娘,從記事起,便知曉,自己的幸福,與茶相連。

茶山姑娘的嫁妝,最寶貝的不是金銀首飾和繡花衣裳,而是自己親手做的茶。

所以,姑娘們也是會有私心的,專采最長最嫩的茶葉。

回到家裡,開始制茶。

她們技藝嫻熟,炒茶的時候,手掌、茶與鍋之間的推、磨、抓、抖一氣呵成,纖細的手指,容不得半點恍惚。

當茶在掌心的溫度中變得越來越柔軟的時候,就堆放起來發酵,然後慢慢開始揉捻、捏制定型。

姑娘們把柔軟的茶擰成一縷一縷的,短的做中間的芯,長的則包裹著芯。

她們小心地捏著,數著芽數,數著層數,捏著捏著思緒就飛了。

第一層,希望他是一個俊俏的阿哥,笑起來明媚燦爛。

第二層,希望阿哥是個勤快的人,待人和善、真誠。

第三層,希望自己能成為阿哥的好朋友,和他有說不完的有趣話題,希望能成為阿哥的好妻子,給他所有的溫柔……

她們要把所有對未來的希望、憧憬、甜蜜全部都捏進這茶里。

第一百芽了,茶變成了毛筆頭一樣的形狀。找來紅線繫上,這就是「娘娘茶」。

最後一道工序,是把一枝枝「娘娘茶」低溫烘乾。

過程很慢,就像姑娘們等待自己的幸福,是急不得的。

殺青、初揉、渥堆、復揉、烘焙,貞豐布依族的「娘娘茶」,是注入了少女的無限期待的黑茶,越陳越香。

而都勻小菁的苗族「毛尖茶」,則是綠茶的代表。炒制工藝分殺青、揉捻、搓團提毫、乾燥四道工序。

殺青,以抖為主,抖燜結合,要做到抖得散、翻得勻、殺得透。揉捻中,揉時長、用力重,是形成毛尖茶味濃的因素之一。搓團提毫,先合掌旋搓,再捧茶壓搓,邊搓邊炒,搓炒結合,才能搓至白毫豎起。

大方彝族「海馬官茶」,屬黃茶類名茶。加工工藝分殺青、初揉、渥堆、復揉、再復炒、再復揉、烘乾、揀剔等工序,全過程歷時30多小時。

雷山苗族侗族的「銀球茶」,獨特的「球」形綠茶,利用原葉果膠汁黏合搓揉烘乾而成,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壓的十大手法,茶不離手,手不離鍋,炒茶工藝有其獨創性。

貴州少數民族多元的制茶技術,每一種,都凝聚著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茶城湄潭,一個時代的茶香

抗戰期間,浙大西遷,張天福、劉淦芝、李聯標、徐國楨、葉知水等大師級茶人集聚湄潭。

他們建起了我國現代史上第一個茶葉科研機構——「中央實驗茶場」。

這個茶場,推開了中國現代制茶工業的大門。

那年,牟應書15歲,安靜的小城湄潭,來了許多人。

抗日戰爭的炮火燃燒著中國大部,他們來到這裡,用自己的方式保家衛國。

「茶葉之於我國,為人民生計之所託,亦且為國家經濟之所系。」

「西南各省氣候土質環境,無不適於茶樹之生長。黔貴較少各約1萬擔……將來之發展,未可限量。」

……

牟應書大概聽懂了,家鄉小城那些不起眼的茶葉,系著國家命運——

他們要在湄潭大力發展茶葉,以供出口,換來槍支,換來彈藥,換來和平。

這些人,在湄潭建設了中央實驗茶場,並廣收學徒。

那年,牟應書18歲,進了茶葉班學習,他的「茶味人生」,從此起航。

至今,他仍然記得「湄潭龍井」的製作,是多麼的不易——

先學磨鍋。那時的湄潭,沒有炒茶專用的桶鍋,用的是炒菜的鐵鍋,鑄造鐵鍋時難免留有鐵刺且厚薄不勻,所以要用砂石將它磨光滑、磨均勻。磨好一口鍋要3天,磨好後,手都打了很多血泡。

要學燒火。炒茶時,必須很好地掌握和控制火候,因為這直接關係著茶葉的質量、等級。

要學殺青和輝鍋。殺青時,鍋溫必須控制在120度至130度,茶青溫度必須控制在70度至80度。其時,鍋底都是紅的,手在其中翻動茶青,猶如「火中取栗」。

要注意手法。炒茶時,既要顧及溫度控制及茶青的化學物理變化,還要控制茶葉的形狀……

用龍井工藝製作出的「湄潭龍井」,讓湄潭聲名鵲起。

中央實驗茶場還研製了許多先進的制茶工藝,並不斷完善、改進,才有了今天的中國現代制茶工業。

2001年,牟應書73歲,成功研製出了「綠寶石」。

2006年,第三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綠寶石」榮獲金獎。

在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貴州茶,曾承載著振興家國的情懷;而今天,和平年代,貴州茶又承載著脫貧攻堅的重任。.

這是時代給予它的榮幸,亦是時代賦予它的偉大。

黔茶文化符號之八:制茶

文字為嗨鄉場原創,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聯繫授權

我們每天都會看哦

分享、留言、點贊是對嗨小妹的莫大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穀雨:雨生百穀 泉烹春茶
日高人渴漫思茶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