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沽船塢 金湯橋 天津鹼廠 工業歷史見證天津變遷

大沽船塢 金湯橋 天津鹼廠 工業歷史見證天津變遷

歷史選擇了天津——五方雜處九河下梢到戍守京畿據河臨海,中國「近代化」的曙光從這裡開始照亮全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歷史機遇。

日前,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正式公布,近代中國赫赫有名的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漢陽鐵廠、京張鐵路等一百個項目名列其中,而天津的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金湯橋、天津鹼廠,更是作為見證清末近代軍事、民用工業發展而榜上有名,這三處遺址顯示了天津歷史發展的變遷歷程。風雲變幻,三處遺存伴著津城的繁華走過一百多年的時光。幾經輾轉,它們已經和這座城市融為一體,在它們經歷的故事中,也有這座城市揮之不去的舊日時光,還無數天津人的歷史記憶。

大沽船塢 見證硝煙與歷史的「北方第一」

在本次入選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中,大沽船塢的名字赫然在列。作為中國北方的第一座近代化船廠,大沽船塢見證了北洋水師的榮光與覆滅,也見證了一百多年的風雲變幻。1888年北洋水師正式成立,作為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裡,北洋水師一度成為亞洲最強的海軍力量。但不為人知的是,在北洋水師成立的8年之前,清政府就已經在天津開始為這支海軍的建立緊鑼密鼓地做著準備。從1880年開始,時任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的李鴻章就已經開始在大沽一帶購買地皮興建北洋水師大沽船塢,此後包括「定遠」「鎮遠」在內的許多艦船都是在此進行驗收,並陸續裝備到北洋水師。1894年,「高升」號又是在此進行改裝之後,滿載清兵駛向朝鮮,從而拉開了甲午戰爭的序幕。

由李鴻章督建的北方第一座近代化船廠

1867年,洋務運動正轟轟烈烈地進行著。時任清廷內務府大臣的崇厚創辦天津機器局之際,在當時的東局賈家沽建立船塢。由於條件所限,船塢規模很小。1871年,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李鴻章奉命籌建北洋水師。由於沒有製造戰艦的能力,清政府開始陸續從國外訂購艦船,與此同時,艦船的交付、維修、待機、後勤供給等問題亟待解決。當時,中國南方已經建立起福建馬尾船政、上海船塢所兩座現代化船塢。賈家沽的小船塢已經不能滿足一支現代化艦隊的日常需求,於是清政府便籌劃在北方建立一座大型的現代化船塢。

根據天津船廠工會主席王燕提供的歷史資料顯示,1880年正月,光緒皇帝批准李鴻章在天津大沽一帶興建船塢。幾經選址,李鴻章在距離大沽口炮台僅1.5公里的海神廟一帶購得民地110畝用以建設船塢。

因為緊挨海神廟,所以大沽船塢又被附近的居民稱為「海神廟船塢」。根據天津船廠老廠長王可有的記述,海神廟曾是航船行至大沽口一帶重要的航標。「海神廟的院中有一座燈桿,上邊懸掛著紅燈,數十里之外就能看到它發出的燈光。」因為在海航中的重要作用,康熙皇帝還親自為這座海神廟題寫了匾額。此後,雍正、乾隆都曾到此「游幸」。1793年,英國特使馬戛爾尼以為乾隆皇帝祝壽為名,率領使團來到中國,當時迎接馬戛爾尼的歡迎儀式就在海神廟進行。海神廟前設有碼頭,廟後建立了大道直通天津城,「之所以選址在此,是因為海防形式上的客觀要求,也是為北洋水師提供後勤保障。」

當年5月,大沽船塢破土動工,到了當年的11月,船塢中的甲塢建立完成。消息傳來,李鴻章難掩心中的興奮之情,上書朝廷表彰了有功人員,他自己也寫下了一首《碧落無心稱鶴心》來紀念船塢的建立。之後,乙塢、丙塢、丁塢相繼落成,後來又增建煤場、鑄鐵廠、槍炮廠等一系列設施。「當時廠區裡邊就已經是一座現代化船廠的樣子了,各個場之間甚至用鐵路進行連接。」在王可有主編的《大沽船塢》中記述道:大沽船塢當時使用發電機比上海還早兩年,甚至在六年之後紫禁城裡才有了電燈。而當時世界上先進的大型機床,在大沽船塢里已經投入使用。

親歷甲午戰爭與北洋水師命運交織

大沽船塢建設完成之後,立刻就成為當時中國北方重要的海軍基地。由於當時從國外訂購的艦船需要遠涉重洋駛回國內,在經過長途跋涉之後,艦船往往會「船底泥苔粘帶,亟待修洗油漆」,因此大沽船塢往往成為這些艦船回國之後的第一站。1886年,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鐵甲戰船,「定遠」「鎮遠」駛抵大沽口,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親自前往接收,幾天之後李鴻章也親赴大沽巡視。「接船、驗船、修整進口來船是大沽船塢的重要工作之一。」

隨著北洋水師的建立完成,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裡,大沽船塢成為北洋水師最重要的後勤基地。即使後來清政府在大連旅順建立了「旅順船塢」,大沽船塢依然具有很高的地位。除了為北洋水師中的三大艦「定遠」「鎮遠」「濟遠」航修外,北洋水師2000噸以下的艦艇均在此進塢大修。除此之外,大沽船塢在修船、造船的同時,還生產仿製包括水雷、槍械等一系列武器。1882年,大沽船塢還製造了中國最早的魚雷艇。

1894年,清政府決定租用英國商船「高升」號貨輪,運送清兵至朝鮮前線。當年7月,「高升」號商船由上海駛抵天津。在拔錨離港之前,「高升」號進入大沽船塢進行裝配。「當時給『高升』號裝上了14門大炮,116箱彈藥。」7月23日清晨,一千多名淮軍官兵由大沽船塢炮廠門前的碼頭登船。10點,「高升」號啟航駛往朝鮮, 7月25日下午1時,「高升」號突然遭到日本軍艦的攔阻,隨後「高升」號被擊沉,船上近千名官兵殉難。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高升」號事件,甲午戰爭也由此全線展開。

在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大沽船塢的命運也由此急轉直下。1900年的「庚子國變」中,大沽船塢被俄國佔領,許多機器被拆除運走。兩年之後,當俄國把船塢交還給清政府時,這裡已經破敗不堪。到了上世紀的20年代,大沽船塢開始接納民間商船的訂單以維持日常生產運轉。

作為中國北方的第一座近代化船廠,大沽船塢還為天津地區近代工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的人才。「如果那時候工人到工廠去應聘,說自己的師傅是大沽船塢的,都不用考試直接錄用。」

從1880年建立後開始,到1900年的二十年中,大沽船塢的工人每一年都基本維持在五六百人。因其生產的產品多用于軍工,所以在品質上要具有保障,技術上也會有比較高的要求。1906年,直隸工藝局所辦的勸業鐵工廠中,技工大多是出自大沽船塢。1914年前後,三條石工業規模逐漸擴大,大沽船塢的許多老技工也進入三條石工作。

清朝滅亡之後,大沽船塢開始轉向民用商船的製造、維修,其名稱也是幾經更換。「北洋水師大沽船塢」「北洋勸業鐵工廠大沽分廠」「海軍大沽造船所」「平津修械廠大沽分廠」,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大沽船塢才算迎來新生,成為日後的天津市船廠。

金湯橋 三跨平轉式開啟成就「國內僅存」

作為大型鋼鐵電動力開啟橋,金湯橋也入選了本次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對於許多老天津人來說,這座鐵橋已經融入他們的生活當中。過去天津民間講「三道浮橋兩道關」,其中之一就有這東浮橋,也便是金湯橋的前身。而當輪船通過,金湯橋旋轉開啟,天津人管這叫「開橋啦」,則更是一個時代的烙印。

全國現存最老大型開啟橋前身是「東浮橋」

金湯橋入選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在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尚克強看來,有其必然性。

「需要鋼鐵工業、需要電力的開啟橋,恰恰是近代工業的產物,而就全國而言,天津在橋樑建設方面也是最有特色的一座城市。當年著名建築專家茅以升還有篇文章專門寫到天津的開啟橋,對天津開啟橋他非常讚賞。」

有一種說法,金湯橋是天津最早、也是目前國內僅存的三跨平轉式開啟的鋼結構橋樑,「的確,就目前我所了解到的,全國其他有江河的城市基本都沒有大型開啟橋,在中國唯有天津有如此規模的開啟橋。」

拋開早年一些小型開啟橋,尚克強介紹,天津的三座大型鋼鐵電動力開啟橋在全國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名氣——1927年建的解放橋,1925年建的金鋼橋,「最早的便是1906年建設的金湯橋,早了將近二十年,而且電力驅動那時剛傳入中國不久,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這種技術太新鮮了。」天津民俗文化學者張顯明還提到1888年建的金華橋,「1904年建了新的金華橋,舊橋移到金鐘河改名金鐘橋,這兩座都是開合橋,不過這兩座鐵橋都不存在了。」

除此之外,金湯橋的開啟模式是旋轉式開啟,而非金鋼橋、解放橋「立起來」的形式,「橋開啟的時候,中間有一段向左右平行旋轉,這樣航道就空出來了。」尚克強指出,這樣的開啟橋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地位,「因為世界範圍內的開啟橋也很有限,比較著名同時建造也比較早的有倫敦塔橋,採用的是中間上升的形式,另外俄羅斯聖彼得堡由幾十個島嶼組成,眾多橋樑相連,其中開啟橋大概有九座,也是頗有代表性的。」

1949年1月14日,解放軍從東西兩路攻進天津,15日清晨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從而使得這座橋成為象徵天津解放的標誌性建築,這是很多天津人再熟悉不過的一段歷史。對於張顯明來說,追本溯源,到今時今日很多天津老人還習慣稱金湯橋為「東浮橋」,則和金湯橋更早的「源頭」不無關係。

金湯橋所在的位置是老城廂東門外的海河岸邊:據史料記載,雍正年間,在主管鹽運的北司衙門負責人孟周衍建議下,修建了一座浮橋,「十三條木頭船拼起來,由於在東門外,叫作東浮橋,正式名字叫鹽關浮橋,人們為了表示對孟周衍的尊重,也尊稱這座橋為『孟公橋』。」張顯明表示,過去天津民間講「三道浮橋兩道關」,其中之一就有這東浮橋,「也便是金湯橋的前身。」

有軌電車能上橋帶動經濟發展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比利時電燈電車公司在天津承辦築建有軌電車軌道,「其中一趟紅牌電車線,打算通過金湯橋去東站,浮橋不能走電車,電車公司就提出修一座鐵橋,為了下邊也能過船,因此要修成開啟橋。」經過電車公司提議,再加上天津海關道、意租界領事館、奧租界領事館,修了這樣一座鐵橋。由於電車不能爬坡,橋建得相對矮一些,加上鋼材質量也不是太高,所以橋堅固度不太好,「到了民國時期,橋承重能力下降,電車不能通行,從北大關開出來,到了金湯橋橋口到站,一度人得下來步行過橋,再上電車奔東站。」

天津是中國最早通行有軌電車的城市。據說有人曾統計:比起北京、上海,天津人坐電車的次數最多,「平均達到幾十次。而有軌電車的這段歷史又和金湯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橋上能通電車,這是金湯橋區別於許多其他橋樑的一個重要特點。」

尚克強解釋,大體方向是從東站到建國道,過金湯橋,出去一直到東馬路,「這樣把車站和天津老城區連接起來,要是沒這橋,從東站下火車去老城區還得坐擺渡,麻煩。」金湯橋修建不久後,解放橋也通車了,「從東站坐有軌電車一直可以通到勸業場,走解放路轉到濱江道,再往南走可以到西開教堂,同時城裡有軌電車出了衛城從和平路一直也通到勸業場,由此形成了一個有軌交通的系統。」因此天津也成為全國最早形成有軌電車交通系統的城市。

不過以軌道交通來講,最難的一個部分就是過橋——橋的鐵軌得接上,橋放下來還能通電車,「這個技術在當時挺高級,當時解放橋是雙軌,金湯橋修得更早一些,因此是單軌通電車。」尚克強提及,電車從東站順著建國道走,到橋口一般會稍緩一點,因此很多老天津人都會有這樣的記憶——那會兒經常能看到紅牌電車行到金湯橋橋口,「如果指揮的提示對面車來,得等著,等對面的電車過去了再上橋通行。」

金湯橋上通行有軌電車,帶動了老城區和車站、租界區的交通,「整個打通了。」而且有軌電車那時既沒污染還廉價,「過去就兩個大子兒,按現在話講,相當於二分錢左右,學生、工人都坐得起。」張顯明對此印象深刻,當時住在三岔河口的他,小學上下學通常都是坐這趟紅牌電車,「東北角上車,正好坐一站地到玉皇閣,我上的就是玉皇閣小學。」

尚克強認為,金湯橋的修建,還直接帶動了海河東岸的經濟發展。「尤其是勝利路到建國道之間原來奧租界那片兒,隨即成了著名的商業繁華區,從城裡坐電車兩站地就到,購物、看戲等等,和當時繁華的老城區連成一體。」

建造開啟橋和天津城市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是城市近代化的一個節點。」尚克強分析,尤其近代以後,1860年天津開埠,城市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外貿易,「成了城市發展的主導,沒有近代貿易就沒有近代天津。」海河作為當時中國最重要的航道之一,輪船往來十分頻繁,「高高的煙囪和桅杆,按照以往的石橋或木橋,輪船沒法過,橋必須能打開才能過船,通常開啟橋晚上定時打開,天津人管這叫『開橋啦』,所以說金湯橋這樣的開啟橋也是十分符合天津城市發展特點的一個產物。」

天津鹼廠 家有十畝地不如一人在永利

入選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還有天津鹼廠。天津鹼廠的前身是籌建於1916年的永利鹼廠,是中國創建最早的制鹼廠,與1914年創建的久大精鹽公司塘沽製鹽廠是姊妹廠。2010年,老鹼廠系統停工,廠區舊址開始陸續拆除,同時,位於臨港地區的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廠同步生產運行,老鹼廠舊址將建立天鹼工業博物館。鹽鹼地變成中國現代化工業基地,這是天津鹼廠有著歷史意義的「變遷記憶」。

鹽鹼地崛起現代化工先導

去年2月25日上午,隨著兩次轟隆的巨大聲響,濱海新區天津鹼廠廠區舊址最高的兩座標誌性煙囪倒地。這次拆除的兩座煙囪高150米,直徑8.5米,曾是天鹼熱電廠區的生產配套設施。

塘沽還是渤海灣邊一個漁村,初到塘沽的范旭東,面對無邊的鹽灘和數不清的鹽坨,豪情滿懷地表示「死後還願意葬在這個地方」,而身為化學家的他,在這裡踐行實業救國的理想,興辦多個現代化學工業企業。由他一手創辦的永利鹼廠、久大精鹽公司、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所組成的化學工業團體「永久黃」,為這片鹽鹼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天津地方史專家、學者張紹祖介紹,1911年10月,范旭東從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理學院畢業回國,受財政總長梁啟超的聘用,他先在天津的鑄幣廠負責銀元化驗分析,因不滿官場腐敗辭職,當時北洋政府對鹽政有改革之意,范旭東被派赴歐洲考察了解鹽鹼工業。1913年底,范旭東回國籌備創辦鹽廠。他找到當時寓居天津的梁啟超,在梁啟超、范源濂等人的幫助下,范旭東最終湊得原始資本5萬銀元。究竟在哪裡建廠,范旭東的目光落在了塘沽,「這裡最合適不過」,塘沽是渤海灣天然鹽都,海陸交通方便。儘管當時的塘沽還是一片荒涼鹽鹼地,但范旭東認為,「一個化學家,看見這樣豐富的資源而不起雄心者,非丈夫也。」1914年7月,他在塘沽創辦久大精鹽公司。1916年9月11日,久大生產第一批精鹽,在東馬路設經理處開始營業。「商標為五角形的海王星。」至1918年,久大已發展為國內頗具規模的近代化工廠了。張紹祖介紹,久大接收了德國在塘沽的鐵路支線,收買沿海河的俄國碼頭,將「天津鹽」打入長江流域。1925年,久大精鹽公司已是中國最大的精鹽製造企業,產鹽量由最初的3萬擔增至50萬擔,約合3萬噸,「久大的經營模式得到廣泛效仿,發揮了工業輻射作用。」

范旭東並未止步於鹽業,「因為當時一戰導致歐亞交通阻塞,工業鹼來源中斷,國計民生受到很大影響。」1917年,范旭東與陳調甫、王小徐三人在天津日租界宮島街(和平區鞍山道)太和里自己家中秘密採用蘇爾維法制鹼試驗獲得了成功,後又在塘沽購地300畝,派人赴美聘請工程師進行鹼廠設計和購買設備,並召開永利制鹼公司成立大會。赴美招聘帶回了赫赫有名的侯德榜,聘為永利的工程師。1922年,侯德榜來到塘沽著手永利鹼廠的創建,當時世界制鹼技術為蘇爾維制鹼集團所壟斷,侯德榜在范旭東的支持下,終使永利制鹼成功,後來,所出產的「紅三角」優質純鹼在美國萬國博覽會榮獲金質獎章。

「永久黃」創立濱海地區數個第一

1927年,侯德榜擔任永利制鹼公司鹼廠廠長兼總工程師。為了打破蘇爾維制鹼技術的壟斷,他把多年來得到的制鹼經驗公佈於世,1933年他的專著《純鹼製造》(英文版)在美國出版,為世界制鹼工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七七事變」爆發,日軍侵佔天津後立刻盯上了范旭東和他的事業。范旭東嚴拒與敵合作,電令團體技術人員撤離塘沽,南遷至四川自流井和五通橋,從頭開始,在華西建設永利川廠。

范旭東將五通橋的化工基地取名為「新塘沽」,還將一張塘沽鹼廠的舊照懸掛在自己辦公室的牆壁上,親自在上面寫下「燕雲在望,以志不忘」八個大字。日本投降後,范旭東病逝於重慶。侯德榜被永利董事會推舉為繼任總經理,接收淪陷後的塘沽舊廠。而久大公司的股東胡適,還曾一度擔任久大董事長,總經理則是先和范旭東創建久大、後和侯德榜創建永利的李燭塵。

「家有十畝地,不如一人在永利。」這句順口溜,是百年老企業給當地帶來的生活變化的最深刻體現。

永利制鹼公司與久大則被稱為姊妹廠,得到久大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支持。永利打破了西方對蘇爾維法核心技術的長期壟斷,用純鹼代替洋鹼,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31個用蘇爾維法制鹼的國家。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則是中國第一個民辦企業科研機構,「黃海」這一名字有來歷:范旭東曾說:「這表明了我們對海洋的深情,我們深信中國未來的命運在海洋。」在這裡,1935年試製出中國第一塊氧化鋁樣品,1939年又創辦中國第一個發酵微生物學學術期刊《發酵與菌學》。

中國第一家企業刊物也因「永久黃」團體而誕生。為了提高職工的素質和修養,范旭東於1928年9月創辦了《海王》旬刊作為「永久黃」的內部刊物。范旭東一直擔任撰稿人。發刊20卷,共計出刊600期,發行量最多時超過6000份,社會影響十分廣泛。著名的「永久黃」四大信條首次發表於1934年9月20日的《海王》旬刊上,並在此後固定刊登在封面左上角顯著位置:「一、我們在原則上絕對的相信科學;二、我們在事業上積極的發展實業;三、我們在行動上寧願犧牲個人顧全團體;四、我們在精神上以能服務社會為最大光榮。」

四大信條展現了「永久黃」團體的企業精神。「永久黃」不以營利為唯一目的,范旭東為自己定下三條原則:一不利用公司錢財來圖私人利益,二不利用公司地位來圖私人利益,三不利用公司時間來辦私人事務。他去世後竟沒有留下私產,連夫人的生活費、女兒留學的經費用都無保障,卻將個人名下久大、永利創辦人的酬金捐給黃海社。在他的帶動下,久大、永利全體創辦人將創辦人酬金永遠捐贈黃海社。社長孫學悟博士放棄開灤煤礦總化學師的地位和收入,在渤海荒灘的實驗室一干就是30年;侯德榜把他為印度塔塔公司米達浦鹼廠改進設計的酬金10萬餘美元全部捐贈。

范旭東在此興辦工業的同時,就注重職工福利設施,他先後創建了近代濱海地區的第一所「永久醫院」、近代濱海地區的第一座「工人俱樂部」、近代濱海地區的第一座圖書館黃海圖書館、近代濱海地區的第一所小學明星小學校。有資料顯示,台灣著名女作家羅蘭就曾就讀於此,其父羅山為天津鹼廠創始人之一。1932年,范旭東在塘沽設立聯合辦事處,負責管理本團體的福利設施,如教育、出版、公安、文教、衛生等。此時的塘沽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頗具自治規模的近代工業社區了。1955年,永利、久大兩公司實行合併,改稱「公私合營永利久大化學工業公司沽廠」,簡稱「永久沽廠」,後來更名「天津鹼廠」。

因生產而在鹼廠周圍形成了佔地3.5平方公里、高達15米的鹼渣山,以及高聳的煙囪,也曾是工人和周邊居民們的「灰色」記憶。2005年,天津鹼廠搬遷改造工程開始,2010年,天津鹼廠有序停工退出生產。2014年,整體改制變更為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平方公里的新廠區實現了從無機化工向海洋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港化一體化相結合的現代化工的延伸與轉變。老廠區的記憶並不會被磨滅,按照規劃,這一地區將作為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的商業購物區、文化中心、遺址文化和娛樂區及居住區,同時結合地鐵B1線和于家堡高鐵站建立綜合交通樞紐。天鹼地區將與于家堡、響螺灣組成三角形中心商務區核心功能區。老鹼廠和天鹼科技廳相連,將形成特色工業長廊,百年久大永利的記憶將延續。

新報記者 單煒煒 吳非 邵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報星期六 的精彩文章:

TAG:新報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