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緬懷饒宗頤:大師已去 精神何承

緬懷饒宗頤:大師已去 精神何承

作者: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江蘇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 衡正安

2018年2月6日,一代「通儒」饒宗頤先生在香港辭世,享年101歲。這是世界漢學界的重大損失。百年來,中華傳統文化屢遭厄運,像饒宗頤這樣的大師可謂碩果僅存。然而,很多人是以饒先生的離世而知曉其存在。

饒宗頤,著名國學大師,香港中文大學、南京大學等學校名譽教授,西泠印社社長。其學問幾乎涵蓋國學的各個方面,且都取得顯著成就。

2015年12月,筆者有幸參加饒宗頤先生百年華誕及學術研討會。饒先生精神矍鑠、目光如炬的形象猶在眼前。時隔三載,先生謝世而去,不禁感慨良多。

饒先生之學集數十個領域於一身,且均有所創建,乃一代奇人,堪稱「通儒」實不言過。弘揚先生之學,回顧先生治學經歷,總結先生學術成就,當屬必要。然竊以為當下最有意義且最要緊的,是要研究饒先生作為文化坐標給當下的思考。而對大師已去,精神何續的探討,當是對饒先生最好的追思與緬懷。

近年來,中國在經濟、文化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世人皆有目共睹,但存在的問題也毋庸諱言,對照饒先生之鏡於我們有諸多啟迪,簡言之有三:一是應回歸中華文化發展之路向,以「整體思維」為核心;二是樹立文化自信,以傳統文化為根;三是復興中華文化,努力培養出更多文化巨匠。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文藝創作方面,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筆者以為,其核心關鑰是缺少「整體思維」方式。所謂「整體思維」就是打通各專業之間的壁壘,相互生髮,整體推進,考證與義理並進,以「整體思維」統領各學問的關係。多年來,我國的學科設置分類過細、過窄,直接導致了有專家、無大家,有人才、無通才等現實問題。人才要有「整體思維」,就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和敏銳發現問題的能力。饒先生學術成就的取得正是這種思維方式的具體實踐,他以目錄學為經、哲學為緯、文字學為基,俯視群經、融匯九流、知行合一。他精通六種文字,於上古、殷墟、禮樂、金石、考古、文字、哲學、書畫、詩詞等均有所建樹,學術研究有50餘項著人先鞭。出版專著70餘部,論文900餘篇,詩文創作集20餘種……如此,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也得以被世界漢學界尊稱為大師。

2001年,饒先生曾在北京大學的一次演講中預期:21世紀中國將邁入「文藝復興」的新時代。而今,馬上要邁入新世紀第三個十年,我們對此更加信心滿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歸根結底是文化的復興,復興的文化一定是以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為根脈,融合「五四」以來的現代文化、革命文化和改革開放文化,以及一切優秀的外來文化優點於一身的內容。誠然,我們也曾走過一些彎路,到今天我們才算真正回歸到了自己的文化,認識到沒有傳統文化這個根基,一切的文化大廈都只是建立在沙漠之上,終將倒塌傾覆。此外,我們還要有更加寬闊的視野和廣博的胸懷,正如饒先生所倡導的「東學西漸」的文化抱負和理想,為世界文化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錢學森曾經有世紀之問:我們為什麼培養不出大師?這確實是一個嚴峻的課題。文化復興當以出現一批大師級的人物為重要標誌,大師們所創作出的經典作品是這個時代文化高峰的尺度。考察中外文化歷史概莫能外,大師及其創作出的作品,將深刻影響並推動人類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融合。饒先生的存在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不僅使香港文化沙漠變為綠洲,也使中華文化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和尊重。

其實,對於饒先生的故去我們也不必過於悲觀,我們應當對中華文化的振興充滿希望。雖然,我們的文化在近百年來慘遭厄運、幾近毀滅,但學術精神依然存在,正所謂: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只要中華民族學術道統還在,中華文化的香火就不會斷,文化就能振興,大師就會出現。(衡正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2018:走向全球的中國年
36年前春運車廂里根本下不去腳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