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期 10分鐘看懂歐洲建築-哥特式
【瞎扯系列】第38期
本期作者:Homo Viator
沒看過上一期的同學建議先看上一期,這樣有助於理解。
時間已經來到12世紀,
歐洲的建築師還沉浸在骨架券的發明所帶來的喜悅中。
骨架券的發明使一種新式風格在法國北部誕生了,
這就是哥特式。
懂得使用骨架券的建築師們開始意識到:
如果猜想沒錯,他們理論上可以建造出一種完全由骨架所構成的建築。
因為用骨架券所撐起的屋頂並不很重,所以羅曼建築的厚實牆體也不再必要。
下圖是始建於1063年的比薩大教堂,羅曼式
教堂裡面不開電燈暗的不行。
(圖片由作者提供)
過去的羅曼式教堂因窗戶過小所以內部昏暗,
修女走在裡面都要擔心非禮。
因為採光不好,羅曼式教堂所需的照明開支很大。
在中世紀,室內照明主要靠油燈與蠟燭。
油燈成本低廉,但燃燒時有臭味,
因此昂貴但無味的蠟燭才成了專門獻給上帝的東西。
隨著屋頂重量被減輕,建築師們有信心在牆壁上開出巨大的窗戶。
一些建築師認為的理想教堂最好「除了屋頂就是窗子」
這類新作品的代表就是亞琛大教堂的唱詩班席
這部分於14世紀修建,高32米。要不是擔心暴民往裡面丟磚頭,窗子就能做成落地窗。
建築師們發現:
大窗子帶來了明亮的室內空間,同時也破壞了宗教的神秘氛圍。
為了讓建築適當的暗下去,建築師們想到了彩色玻璃。
這是德國希爾德斯霍恩修道院的彩色花窗。
花窗由多種顏色的玻璃拼成,靠縱橫其間的鉛條固定(上圖不規則的黑線)。
人物等細緻部分則用透明的顏料繪製。
這樣的花窗不但使教堂保持了昏暗的神秘氛圍,
而且還有助於向信眾普及基督教故事。
因此彩色花窗開始在新建築上流行起來。
圓形的玻璃花窗被叫做玫瑰窗。
上圖就是法國聖丹尼斯教堂的玫瑰窗,這一部分於1135年修建。
實際上,聖丹尼斯教堂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座哥特式建築。
聖丹尼斯大教堂的正面立面是1135-1140年修建的,下圖只看建築的淺色部分(不看塔樓)
在第一座哥特教堂上,大量的哥特元素就有所體現:
內凹陷並帶有浮雕裝飾的入口、更多更大的窗子,特別是中央的玫瑰窗。
(建設之初可能沒有設計塔樓。左邊的塔樓後來坍塌了,所以現在是個「獨角獸」)
在最早完成的聖丹尼斯教堂的正面上,門窗全部是羅曼建築所流行圓拱。
而在4年後建造的中殿里,窗子已經改為尖拱。
因為圓拱的高度受到直徑影響(通常是立柱之間的距離),所以不受間距限制的尖拱開始在哥特式建築中流行。
作為第一個哥特式建築,聖丹尼斯教堂的窗子已經比羅曼式大了很多
屋頂的骨架券雖然還是圓拱,但已經運用得相當成熟,
從對弧形後殿的處理就能看出這一點。
跑到教堂的外面看,就能發現新風格的另一個特色----飛扶壁。
飛扶壁雖然不是新發明,
但是卻在哥特式建築上大量出現
由於哥特式建築大量應用骨架券,使得房頂較輕,
羅曼建築的實心厚牆可以被中間挖空的飛扶壁所取代,兩者都是用來對付外推力的結構。
反過來說,有了飛扶壁就可以把房頂設計得更重,或者把房子蓋得更高,窗子更大,而不必擔心建築倒塌。
由於哥特式喜歡那種「除了屋頂就是窗戶」的特點,
因此飛扶壁也被設計地儘可能纖細精巧。
巴黎聖母院的飛扶壁是其中的傑作
在第一座哥特式教堂上我們就已經看到了幾乎所有哥特式的建築元素:
大花窗、尖拱、骨架券、飛扶壁、內凹的門等等....
不過,似乎還少點什麼。
少了塔。
雖然歐洲教堂的高塔讓人印象深刻,
但塔不是哥特式所必須的。
帶塔樓的大廳最早出現在西亞與北非,一般當作鐘樓使用。
在過去,人們傾向於把塔當作一個單獨的建築來考慮。
這點在義大利格外明顯:
著名的比薩斜塔就是專門建造的鐘樓(羅曼式),佛羅倫薩人也有此傾向:儘管喬托鐘樓是哥特式的,但它並沒有和哥特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長在」一起。早在羅曼時代,一些教堂就已經將塔樓作為建築整體的一部分設計了。
在12世紀法國經院哲學的中心---沙特爾,
人們第一次把哥特式教堂與鐘塔結合在一起。
沙特爾教堂與聖丹尼斯教堂的建造基本同時。
1134年在神父的主持下,北塔(左邊)最先開始建造。
(兩座塔在底部也不對稱,因為是不同的施工隊負責)
經院哲學家--薩爾斯伯里的約翰當時正好在沙特爾
(他的思想詳見第24期)
最初計劃建造的塔是羅曼風格的,我們從鐘塔底座的小窗子就能看出。
受聖丹尼斯教堂的影響,建到一半的沙特爾教堂被改為哥特式。從下圖就能看出,飛扶壁、玫瑰窗等哥特元素一應俱全。
沙特爾的經院哲學家貝爾納德曾說過:
「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能看得更遠」
(現在你知道牛頓是引用誰的話了)
沙特爾的建築師們決定建造出那個「巨人」。
他們用木頭做出骨架,在上面覆蓋鉛板,最終造出了超級高(103米)的尖塔。
現存建築上稍矮的塔是那時建成的,約在1155年(南宋)完成。
更高的北塔是16世紀建成的(老塔因雷擊被毀)。
這樣以來,我們可以在沙特爾主教堂上看出哥特風格發展的痕迹:
很明顯,晚期哥特式的塔樓更高,裝飾也更複雜華麗。
建成後,沙特爾主教堂成為了各地競相模仿的對象,它基本奠定了哥特式教堂在人們心中的形象。
由於大教堂的工期往往很長,通常需要幾代人才能完成。因此在建教堂的設計總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改變,所以常常出現越靠上風格越新的情況
建造跨度近1000年的聖維特大教堂(圖片由作者提供)
另一個例子是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它現存的後殿是1015年(羅曼時期)開始建造的。
大教堂的風格不一致似乎無傷大雅,
不過要是爛尾成可就尷尬了。
為了完成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他們專門從沙特爾請來施工隊,還把在德國建造烏爾姆大教堂的建築師請了過來。
然而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尖塔只完成了一座
不過這唯一的尖塔高達143米,在1439年完工時,是世界第三高的教堂。
(最高與次高都在英國)
從這裡我們看出了哥特式教堂的另一大特色,那就是向天空發展。
因為一旦進入教堂,高聳的尖塔就看不見了,
所以哥特式建築的垂直空間是由中殿營造的。
(立柱與骨架券連在一起給人高的感覺)
這是斯特拉斯堡教堂的中殿,高38米,歷時300年才終於建成。
如果能與上篇所提到的巴西利卡式教堂做對比,差異會非常明顯。
哥特式教堂的垂直空間,讓人忍不住抬頭仰望,
它給走進去的人一種被提升的錯覺,彷彿天國的召喚。
這種感覺在圖片中不好表現,你必須親自去體會。
下圖是哥特式建築師所能建造的最高中殿
它實際上是後殿,因為這個教堂的中殿沒造出來。
它現在高48.5米,屬於博韋大教堂。
原本還想建得更高,不過失敗次數實在太多。
這個高度似乎已經是當時技術的極限了。
讀過上一篇文章的讀者應該知道,房頂的成功率有多麼低,更何況在48米的高空。
事實上以超高中殿聞名的米蘭大教堂(43米)也沒能超過它。
(多說一句,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底部距離地面52米,建築難度可想而知)
為了這個高度,博韋大教堂的外牆上是與中殿基本同高的飛扶壁。
實際上博偉大教堂還有個153米高的塔,然而已經倒塌了。
網上傳著一個說法:「教堂越高就越接近上帝」。。。
我沒有找到這種觀點的宗教根據,很可能是國人瞎編的。
相反,上帝曾親自阻止人類建造通天塔(詳見第1期)
實際上,在技術與資金充足的情況下,人們總是想建造更大更高的建築,而不是更矮更小的東西。
哥特式建築在法國誕生後,幾乎是一瞬間,笨拙的羅曼式教堂就過時了,
歐洲各地紛紛建造帶有本國特色的哥特式教堂。
在市民文化發達的法國,大教堂前一般開闢有廣場,
這意味著:大教堂必須有個美麗的正面。
上圖是法國國王加冕用的蘭斯大教堂,正面的裝飾其繁瑣複雜。(1275年完成)
實際上在法國,理想的哥特式教堂正面最好有兩個尖塔,像蘭斯教堂與巴黎聖母院那樣的平頂塔樓很可能是沒完成。法國的哥特式教堂一般在中殿與耳堂相交處造個稍小的中塔。
在 貧 窮 的德國,
有錢的城市就仿照法國教堂建兩個塔,
比如漢薩同盟總部呂貝克
(漢薩同盟詳見第26期)
呂貝克的聖瑪利亞教堂,始建於1250年。
它沒有耳堂,但是「強行」建了個中塔。
德國的雙塔教堂多出現在萊茵河附近,可能是臨近法國的緣故。
然而大約有一半的德國哥特式教堂只有一個塔,
這類教堂以愛因斯坦老家的烏爾姆大教堂為代表
在古代,這個教堂的塔建到第三層,然後像巴黎聖母院那樣造了個平頂,草草收尾。
1844年德國人重新造尖頂。目前是世界上第一高的教堂(161米)。
在英國,大教堂往往由修道院發展而來,
他們不會特意強調正門,你從哪個門進都差不多。
由於前身是修道院,所以大教堂不在擁擠的市區,
這使得教堂的布局可以比較隨意。
只要有錢就可以把教堂的中殿和後殿無限加長,
事實上他們確實這麼做
上圖是格洛斯特主教堂,於1089年開工(北宋)。
中塔左邊羅曼風格的底座是最初的修道院,
剩下的一長溜全是後來「加長」的結果。
(後殿加得都不一樣高,可能是為了保護已有的房頂)
下圖超級長的伊利主教堂,始建於1083年。
(這幾個教堂在「最長教堂」里排不上號。看起來長是因為它們通常比較窄。因為如果同時加長並加寬,這樣的建築看起來就不「長」了,比如聖彼得大教堂--它是最長)
下圖是林肯主教座堂,因為被拉得太長,索性多加一橫做成洛林十字
強調中塔也是英國哥特式教堂的一大特色。
林肯大教堂的三個塔原本都是尖塔,然而全塌了,
中間那個塔原本是世界最高的教堂尖塔
(160米,1311年完成)
從古至今,比林肯教堂高的只有一個:
烏爾姆教堂。高出1米,德國人故意的。
風靡西歐的哥特式建築在義大利受到了排擠,
那裡的人對幾個世紀前發生的蠻族入侵記憶猶新。
「哥特式」的名字就是義大利人起的,因為這讓他們聯想起毀滅羅馬帝國的哥特人。
(西歐人稱哥特建築為「法國式」)
義大利所建造的一個著名哥特式教堂位於米蘭。
米蘭在歷史上與法國國王保持著比較親密的關係,當地人時刻準備著背叛義大利。
也許這就是米蘭主教堂為哥特式的原因吧。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在哥特主教堂的時代,義大利人一直在用巴西利卡式教堂。所以始建於1386年的米蘭大教堂看上去就像「哥特式的巴西利卡」。(比較簡單的巴西利卡看起來像個大棚子,類似現代工廠的廠房)
義大利的另一著名座哥特式教堂位於佛羅倫薩,這個城邦也經常倒向法國一方。
聖母百花大教堂(圖片由作者提供)
下期講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建造。
晚期的哥特式建築,主要是英國的垂直式與法國的火焰式。這兩種都偏向裝飾:垂直式儘可能使用直線條,比如下圖的格洛斯特大教堂的骨架券
火焰式則在窗格上做出「火焰」
上圖是火焰式的魯昂司法宮,窗子上增加裝飾
實際上這火焰式就是由英國「盛飾式」發展而來,這些都屬於在細節上做文章了。
後來因為巴洛克式建築的衝擊,哥特式逐漸衰落了。
在那之後,大約是19世紀,西歐社會矛盾加劇,人們開始懷念中世紀的安靜生活,浪漫主義盛行。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築重新成為流行。
那段時間所建造的哥特式建築被稱為「哥特復興式」。
1840年重建的威斯敏斯特宮就是英國哥特復興式建築的代表
另一座哥特復興時期完成的建築是德國的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圖片由作者提供
1437年荷蘭著名畫家楊·凡·艾克在一幅爛尾畫《聖芭芭拉》的背景中忠實地表現了當時建造科隆大教堂南塔的景象
在這幅畫爛尾不久,科隆大教堂也爛尾了。
科隆大教堂從1248-1473年間只完成了下圖我用白線框起來的部分,南塔也只造到二層。
這次停工持續了幾百年。
科隆是德國中世紀最大的城市,
然而讓大教堂停工的原因依然是貧窮。
下圖是1868年拍攝的南塔吊車,它在那裡已經待了500多年了(1355年安置)
中世紀的人用這種吊車每天可吊6-9塊石頭。
人們嘲笑說:科隆大教堂建成之前世界末日就先到來了。
大教堂的建設於1823年重啟,由於他們找到了古代的設計圖,因此建築比較忠實的還原了古人的設想。
1280年的科隆大教堂設計圖(這條「褲子」4米長)
下圖是1824年的科隆大教堂,工程已於1年前重啟。
左邊是建到第二層的南塔與上面的吊車。
下圖是1842年9月2日人們慶祝奠基紀念日
下圖是1855年時的科隆大教堂
1880年,大教堂接近完工,
同年10月15日建築外表竣工。
其後的兩年,人們一直在忙著拆腳手架,
內部施工直到上世紀60年代才完成。
今天的科隆大教堂
如果說科隆大教堂代表著西歐哥特式建築的巔峰,那麼南歐人所建造的另一座哥特式大教堂則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您覺得好,請不要忘記轉發~
下期預報:布魯內萊斯基的穹頂
※第33期 文藝復興-義大利攪屎棍
※第12期 基督教與中世紀-十字軍東征1
TAG:今夜我不關心人類M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