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運故事:女承母業 蜀道列車承載40年鐵路情

春運故事:女承母業 蜀道列車承載40年鐵路情

高敏和媽媽在一起。高鐵發展帶來的新變化,編織著幸福生活的新夢想,同一條線路上的母女兩代鐵路人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春運,在高敏的記憶中,媽媽在家過的春節屈指可數。而當自己穿上這身鐵路制服以後,在媽媽沒退休的那幾年,甚至有些除夕夜只有爸爸一個人……這列開往春天的列車,承載著一對母女跨越近40年鐵路情,媽媽對女兒的叮囑也是老鐵路人對新鐵路人的叮嚀和囑託。高敏供圖

剛剛來到這條線路的時候媽媽就和我說,「從列車員到列車長,為乘客服務始終是要放在第一位的,成都這個線客流比較大,不管是乘務員、餐吧服務還是保潔,大家的工作強度都會特別高,但是不能因為工作累就降低了服務標準,反而要更盡心的為乘客服務。」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從記事兒開始我就覺得媽媽的制服特別好看,當自己穿上著身制服後就更喜歡了,每次出車前媽媽都會幫我把制服整理一下,從媽媽當年素色的工作服到現在我穿的這身漂亮制服,彷彿也記錄了鐵路這麼多年的變化,當然媽媽對現在的制服還會有一點羨慕呢。在崗位上有時候我看到姐妹的制服有些不平整都會幫著整理一下,就是希望我們都漂漂亮亮的。」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沒來鐵路工作時覺得媽媽這個工作特別地好,走幾天,休息幾天,覺得特別地輕鬆,等我走車以後,第一趟車下來整個兒人累的都站不住。當時就覺得,原來媽媽的工作是這麼地辛苦,難怪媽媽當時總和我說你只看到我們輕鬆了,裡面的苦你可不知道,現在終於有體會了,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工作現在已經習慣了。」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有時候和媽媽聊起春運,她會和我說很多她們當年的經歷,也會和乘客互動什麼的。因為今年的年三十我們組要在車上度過了,所以我們也打算到時候計劃個小活動,在車上貼貼窗花,春聯什麼的,給乘客準備些狗年的紀念品,跟旅客做個小互動,初步是這麼打算的。」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我們平時工作雖然辛苦,但是得到乘客認可的時候我們真的會很高興,記得有一年春運期間特別忙,我們組有一個姐妹因為工作強度大不舒服又不能休息,只能吃藥緩解,當時有個一等座的乘客看出她不舒服,就主動幫她捏了捏,還說大年初一的,生著病還堅持工作都不容易。當時讓我們覺得特別溫暖。」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這麼多年春節,我們家裡兩個人的時候最多,媽媽沒退休的那幾年,有時候除夕夜家裡甚至只有爸爸一個人。我跟媽媽都走車的時候就很少能趕在一起休息,如果趕上跟媽媽都在家,就特別珍惜,會跟媽媽在家一直膩著,哪都不想去。」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媽媽在鐵路工作了幾十年,又是在餐車上,所以平時會特別注意我的飲食,總是怕我吃不好,經常會叮囑我要吃飽,要按時吃飯,有媽媽有時候會給我做好飯帶上車,油燜大蝦、彩椒杏鮑菇是我的最愛!每次給我做好吃的媽媽都說我們現在條件好,當年可沒有這麼多好食材。雖然因為工作忙,很多時候不能按時吃飯,但是在車上能吃到媽媽做的飯,體會「家」的味道,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媽媽在鐵路養成的習慣,特別愛乾淨喜歡搞衛生,而我則屬於比較懶的那種。所以從開始工作時候就經常被媽媽教育,尤其是當了列車長以後更是經常和我說,讓我在工作中要注意車廂的整潔,她總說家裡亂點我可以收拾,車上要是不整潔你這個做車長的要第一時間整理一下,這才能讓乘客有個好心情啊。」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每次我們的車從石家莊離開,我都在關門後在門口稍微多站一會么,記得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跟爸爸來給媽媽送東西,在站台上看見穿著工作服的媽媽。當時覺得很有距離感,不過現在反而覺得很親近。也許有一天我自己的女兒也會跑到站台來看看我。」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高敏的孩子今年不到2歲,高敏媽媽現在主要負責照看年幼的外孫女,媽媽不回家的日子,姥姥給外孫女講媽媽工作的故事。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來到這次列車以後,基本上每次到站結束工作都是快夜裡11點了。不過看到每一個下車的乘客露出那種回家的喜悅時都會覺得特別值。2011年我第一年當車長的時候接到過一面乘客送來的的錦旗,寫著『急民所憂,熱心服務』,當時就覺得只要旅客對我們的服務認可我們就會一直幹下去。等自己的女兒長大後,我也給她講我這些年在列車上的故事。」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夜深了,高敏和她的同事終於結束一天的工作踏上回家的行程,正是這樣一代代的鐵路人努力工作和付出,才讓更加多的人「安全,便捷,舒適」的踏上旅途。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歌手》2018張韶涵變「煙酒嗓」 串講不忘自黑
宣示「新美國時刻」 特朗普帶來「新裂痕」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