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學校不可以「學」代「教」

學校不可以「學」代「教」

·學校教學中的教育②

前幾日,聽到有關教學論的若干謬論,其中一則是「學可以替代教」,即教得好不好不重要,只要學得好就行,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學生的「學」。這則謬論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為伴有諸多聽起來極為「正能量」的道理,例如:「學是學生的主動活動」,是「學生主體性」的重要體現。由此,許多教師把自己從教學活動中「摘」出來,將本應承擔的教學責任推給了家長和校外補習班。

「學」究竟能否替代「教」,確需認真澄清一番了。

「教替代學」或「學替代教」是老問題,說到底就是教與學「割裂」「不統一」。在兩者之間,「學替代教」的呼聲更強烈,似乎更高級、更值得倡導,因為它強調學生的主動性,所以更具迷惑性,危害更大,更容易被忽視。

「教替代學」的做法是容易被破除的。教師「教」得再好,學生不跟著「學」也無濟於事。因此,「教不能替代學」是明白無誤的真理,有「教」有「學」才是「教學」。

「學替代教」則是不易辨明的謬論。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形,即:教師在場也未必能引發學生的學習,反之,教師不在場,也有學習發生。就這兩種情形而言,學生的學習好像都與教師關係不大,教師在場未必能引起學生的學習,不在場也未必沒有學習,所以,重點是在學生自己的主動性、自覺性、積極性上。教學道理僅此而已嗎?學真的能替代教嗎?

上述的第一種情形,可以看作是「教替代學」的失敗例證,這裡不再贅述。第二種情形,即教師不在場的「學習」,則需認真分析,分析學習究竟是「自學」,還是在教師「教學」引導下的「學習」。如果學習的願望、方向、內容、節奏,事實上是由教師引導、啟發的,即使教師不在場,也依然是「教學」,或是課堂教學的前伸,或是課堂教學的後延,抑或是教師魅力和影響力的體現,總之,不是「自學」。如果學習與教師沒有關係,完全是自發願望和行為,那就可以確認為「自學」,而這裡的學習者,即使其社會身份是學生,也不能視作教學意義上的「學生」,而只能是被一般地稱作「學習者」或「自學者」。若是「自學」,則不必討論「學能否替代教」的問題,因為它可以不需「教」而獨立存在,自然沒有替代的問題。

「無教之學」的「自學」雖然存在,但因沒有教師的引導,費時費力、艱苦困頓,最重要的是,即使花費大量的時間、付出巨大的努力也很難真正登高望遠、知明而行。一出生就面臨著龐大知識系統的年青一代,既不可能也無必要重複人類早期實踐探索的軌跡,而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直接從認識人類已有成果開始,於短時間內達到「百尺竿頭」,成長為能夠推動人類「更進一步」的人。而「無教之學」的「自學」以及「由學來替代教」的所謂「教學」,卻使學習者(學生)面臨巨大的困難。這是因為,系統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探索不同,並非直接與客觀對象本身打交道,而主要是通過符號及符號系統等媒介來間接與客觀對象打交道。因此,學習者不僅要了解符號及符號系統,還需了解符號所表達的意義,理解不同的符號表達方式所傳達出來的細微卻重要的差別,還要建立符號與客觀事物的聯繫;既要了解符號表述的邏輯,還要透過符號去了解客觀事物及其內部聯繫;既要認識符號及符號所表達的意義,又要理解前人發現知識以及運用符號表達發現的過程。這便帶來了巨大的學習困難。例如,從學習「自然數」到學習「負數」,對於學習者來說,有著巨大的、難以逾越的思想和心理距離,憑學習者個人的努力想要全面而深刻地把握負數的內容,難上加難。正如英國著名學者赫斯特和彼特斯所說:「單憑兒童在社會和物質環境中生活和自由探索,以為兒童就能夠獲得我們希望他們獲得的複雜的、受規則支配的原理和程序……是可笑的。」[參見瞿葆奎主編:《教育學文集:教學(上)》]

在學習者那裡,不得已而為之的「自學」,精神可嘉,而故意的絕師棄教,卻並不理智。在學校和教師這裡,如若主張「以學代教」,則是推卸了本應承擔的責任,是極端不負責任的表現。在學校教育中,「無教之學」的「自學」不可能成為主流,「以學代教」更不應被倡導。

《中國教育報》2018年02月14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上海交通大學啟動大國外交話語研究項目
「課間操」讓這裡的孩子充滿活力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