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門頭溝煤礦老照片 回憶滿滿!

門頭溝煤礦老照片 回憶滿滿!

原標題:1937年的門頭溝煤礦

1937年,中國知識分子想得最多、說得最多的是「救亡」。當時,日本人已經佔領東北,又在覬覦華北。要「救亡」就必須喚醒群眾,可是華北當局不許宣傳「救亡」,在公開場合也不許說、印、寫、唱「抗日」兩個字。報刊只好用「XX」來代替「抗日」二字。當時,中國一些有識之士發起了「中國教育電影運動」,希望通過電影和照片教育國民,激起他們反侵略的鬥志。金陵大學教授孫明經就是「中國教育電影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之一。1937年2月,孫明經為了拍攝教育電影《故都北平》,第一次來到了京西門頭溝。

自古,門頭溝就以煤礦聞名。1883年,門頭溝開辦了第一家近代煤礦——通興煤礦。通興煤礦開始是一家官辦煤礦,經理名叫段益三。開辦七年後,通興煤礦與美國礦商合資組成了中美公司。公司開發得順風順水,獲利頗豐,引起國內外商業界注目。不久,煤礦租給英商,成為英商獨辦。由於大清礦務章程規定不允許外商在京畿一帶獨辦礦務,因此,1908年該礦又改為中英合辦,改名為中英門頭溝煤礦。民國初年,門頭溝煤礦每天產煤達500噸。為了將這些煤及時運出,1914年修建了小鐵路,煤炭開採上來後,直接送上火車,運到北京、天津各地。

中英門頭溝煤礦在當時的中國屬於比較現代化的一處煤礦。一號立井始建於1917年,井深300英尺,為通風井。二號、三號立井深600英尺,西井深900英尺。1917年,礦上又建了鍋爐房和發電機房。發電機房裝有2台發電機,每台750千瓦。為了擴大銷售,門頭溝煤礦分別在前門和西直門設有煤棧,西直門設有炭場,並在前門、安定門、朝陽門設有貯煤場。

雖然門頭溝煤礦獲利豐厚,但是資方對礦工卻十分苛刻。據當時的《晨報》載:「礦工每日自午前六時左右入窯,至午後五時至六時余出窯,終日竭力勤工,不過謀得兩餐而已。挖煤工人每窯約有三四人至七八人不等,每日工資僅四小枚銅元上下……窯內暗黑如漆,工人往來,頭上均置有鉛制的油燈,燈系長嘴式,長方形與小酒壺相等,內置燈油。燈由繩燒,系顱頂周圍下方,燈置頭前,但多偏一方,以防障礙視線。挖煤工人用中國式鍬挖煤,拉煤工人由窯底拉出時,身體向前傾斜,用力拉之,有時匍匐用兩手引走,以圖省力,至拉出窯門時,已氣竭聲嘶,狀極可憐,工人均裸體,面目及軀體均暗黑似煤。運煤工人每日只能拉運七八次而已,腰間系有餅袋,餓即食之。」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侵略者掌握了運輸大權,英國經理麥邊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尋求日本侵略者保護,於1938年6月「請」日本人白烏吉喬來礦當顧問。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英全面對日宣戰。麥邊看到保住煤礦幾無可能,於是將煤礦49%的股份拱手讓給了日本軍部。

直到抗戰勝利以後,門頭溝煤礦才回到中國人手中。孫明經拍攝的這組照片,便反映了七七事變前門頭溝煤礦的真實一面。

來源:北京日報

文/時玉珍 本版圖片由孫宇靜提供

廣告專區

門頭溝信息港

你有69位好友已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門頭溝信息港 的精彩文章:

TAG:門頭溝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