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東90後小夥子要用青春時光去留住中國傳統年畫的記憶

廣東90後小夥子要用青春時光去留住中國傳統年畫的記憶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過了臘八就是年,貼年畫是中國傳統春節重要的習俗。過年,貼一張年畫,祈全家吉祥。如今,這個習俗已經慢慢消失了,隨同消失的還有中國鄉村的年味。年畫已經慢慢遙遠成了記憶。

臨近春節,在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下沙村,有一名年輕小夥子,每天都在村頭的牆壁畫年畫。經過的遊客、村民都會停下來駐足,好奇地打量這名小夥子與欣賞他的作品。

塗了黃漆的牆壁上,一幅幅帶著中國傳統年味的年畫躍然壁上,年畫的主題有連年有餘、花開富貴、五福臨門、恭喜發財、仙翁送壽、福壽三多等,元素有壽翁、仙桃、大鯉魚、金童玉女、寶鼎、牡丹花、仙女、胖娃娃、仙鶴、鴛鴦、龍鳳、大公雞、荷花、祥雲、聚寶盆等吉祥符號。

一名年輕小夥子戴著一頂帽子,捋起袖子,戴著圍裙,一點也像一名藝術家,倒像一名裝修工人。他或站或蹲或坐,在牆壁上揮毫著筆,筆墨所到之處,年畫的素描就鑲在了牆壁上。

素描完成後,他就用顏料給畫上顏色。顏色一填滿,整幅畫就栩栩如生,仙桃像剛摘下來的,大鯉魚像是自己跳上去的,「仙翁」與「仙女」則好像剛從天庭下到凡間,仙花則剛露尖尖角。

寄託著美好寓意,極富傳統年味,惟妙惟肖的年畫吸引了許多遊客、村民、路人圍觀,他們為小夥子對傳統年畫的喜愛與繪畫技術的高超而折服。一些孩子走過來觀看,只知道這是牆畫,而不知道是中國傳統的年畫。

連續幾天的畫畫,小夥子身上、手上全是顏料,臉上也濺到了不少顏料,成了大花臉。雙手因為長期畫畫與受顏料的侵蝕,布滿老繭,有的地方已經開裂了。

「可以畫年畫的牆壁太少了,只能畫12幅年畫,心裡感覺有些遺憾,如果能夠多些牆壁,那麼可以畫一個中國年畫大全。」這名小夥子有些開心也有些失落地說。

這名小夥子名字叫虞秀河,1997年出生的,剛滿20周歲不久,家鄉在廣東清遠連山。他聽說下沙村要打造中國首個年畫村,特意趕來畫年畫,他對中國傳統年畫的鐘愛已經到了茶飯不思的程度。

據他介紹,他從小就學畫畫,學了有10年之久,最喜歡也最擅長畫人物。在他出生之後有記憶的時候,中國鄉村的年味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農村人口大量湧進城市打工、居住、生活後,就慢慢地淡了。春節最重要的元素年畫、春聯、鞭炮、年夜飯、年俗等也慢慢消失了。

「大約是16歲的時候,春節我到農村去,看到一戶人家門口張貼的不是門神,而一幅『年年有餘』的年畫,我一子被年畫吸引住了。」阿河說,融雕版印刷、繪畫藝術、民間文學為一體的年畫深深吸引了他。尤其是年畫的人物畫得很有中國傳統味,畫面的設計極具巧思,人物線條流暢,整體飽滿,很符合中國人的福氣之說。中國年畫的人物選的多是盛唐人的威風與精神面貌。

他回家上網一查,一下子驚嘆了,中國年畫的內容豐富多彩,不但起到了增添節日喜慶氣氛的作用,而且復原了中國許多美麗的民間傳說故事,寄託著中國人心中美好的祈盼與祝福。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愛上畫中國年畫了。

他談到,中國民間年畫是中國民間美術中較大的一個藝術門類,它從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漸發展為驅邪納祥、祈福禳災和歡樂喜慶、裝飾美化環境的節日風俗活動,表達了民眾的思想情感和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四川綿竹年畫、江蘇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的木版年畫在歷史上久負盛名,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

但是,現代社會已經沒有了傳統年畫生存發展的土壤了。他畫的很多年畫都是放在家裡的柜子里,年畫這個畫種漸漸退出歷史舞台成了漸漸遠去的記憶。

阿河說,兩千多年來,年畫已經發展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用色大膽、艷麗卻不俗氣,恰恰能營造出過年的喜慶氣氛,是包羅萬象的中國年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還保留著民間對於驅凶避邪、祈福迎祥的願望,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顯得特別動人。文化需要我們傳承,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些先輩們創造的文明就這樣從我們的視線里消失。

他希望更多的鄉村像下沙村那樣,能夠拿一塊牆壁來畫中國年畫,他也願意到全國的鄉村去畫年畫。將年畫從過去的門上到現在的牆上,再現中國鄉村過年「東門貼雞、西門貼貓、大門貼武將、二門貼文官、房門貼婦女兒童圖、後門貼鍾馗,中堂則貼壽星圖、福字圖、三星高照圖,東西廂房貼花卉、書法、山水畫……」的年畫盛景。大年初一,孩子們也可以像過去那樣滿村跑著拜年,每家每戶的年畫都要看個遍、看個夠才會回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粵游粵精彩 的精彩文章:

純玻璃透明的飛機還沒有面世,三水南丹山的玻璃滑道可以體驗空中飛翔的感覺

TAG:粵游粵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