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初官員一句話,表明隋朝留下了巨額遺產,唐立國二十年還在用

唐初官員一句話,表明隋朝留下了巨額遺產,唐立國二十年還在用

朝代里,隋朝是最短命的帝國之一,享國才短短三十八年。如果不算統一後的秦朝,那隋朝可以去掉那個之一,穩坐第一了。雖然隋朝享國時間短,但是獲得的成果卻是累累,除開威服四夷,一統華夏啥的不說,光是府庫里的財富就不得了,可以說是用之不竭。

在皇帝堆里,隋煬帝算是最鋪張浪費、肆意揮霍的皇帝了,然而就算這樣,等到隋朝滅亡,隋朝留下的遺產還相當的多。當然,這相當多的遺產最後在統一華夏的都落入了唐朝的口袋,造福大唐人民了。那麼究竟隋朝留下了多少遺產呢?具體數字,已經不得而知。不過,一位唐初官員的一句話很好的說明了唐朝遺產之多。

這位官員名叫馬周,在唐太宗時期當過宰相。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馬周對李世民說:

「隋家貯洛口倉,而李密因之,東京積布帛,王世充據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

這話應該不是假大空的話。先拿李密來說吧,在沒奪得洛口倉之前,李密是要錢沒錢,要糧沒糧。奪得洛口倉之後,李密算是不用怕挨餓了,因為他已經有吃不完的糧食了。就因為不缺糧食,李密干起了看似好事又不像好事的事,開倉放糧。

因為當時完全不需要辦理任何手續就能領糧食,以致「取之者隨意多少」,有的人離倉後「力不能致,委棄衢路」,使得「自倉城至郭門,米厚數寸,為車馬所踐」。這還不算完,「群盜來就食者並家屬近百萬口,無瓮盎,織荊筐淘米,洛水兩岸十里之間,望之皆如白沙」。由此可見,洛口倉的糧食多得可以如此浪費拋撒。

相比李密,王世充缺的就是糧食,有的是布帛。據史書記載,因為布帛實在太多,王世充都拿來當柴火用,燒來做飯,那畫面不敢想像。因為王世充、李密各佔一樣,他倆還做過交易,以布帛換糧食。不過相比較,還是王世充賺,因為換得糧食後他的士兵就不再投降李密了,為此李密悔恨不已。

不過,李密和王世充都沒笑到最後,李密敗在了王世充手下,而王世充又被李世民征服。理所當然,他們的不管是米還是布帛等隋朝遺產都交到了李世民手中。而最終李世民把這些東西都賞賜給了勞苦功高的將士們。

說完李、王,再看唐朝。當馬周說這番話的時候,唐朝差不多已經立國二十年,那麼長時間,府庫的東西居然還用之未盡,不得不說隋朝的遺產真是多,多到令人瞠目結舌。為什麼隋朝能存這麼多東西呢?李世民曾作過解答。

李世民說:「隋文帝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之儲積,得供五十年。」很明白,之所以存這麼多還是隋文帝的功勞。隋文帝很像我們這個時代的老一輩人,只知道存存存,而捨不得消費享受,到最後當然就越存越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隋朝 的精彩文章:

隋帝國其實並沒有滅亡,而是換了種方式又存活了上百年
對於隋煬帝的爭議為何持續千年?

TAG: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