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種狀態」/「書寫性」的堅持源於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尊重

「一種狀態」/「書寫性」的堅持源於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尊重

「每一個矛盾的點都可以利用起來衍生出很多可以挖掘的寶貴的點,這樣做目的便是不急於讓自己借過早的形成固化的語言來給作品貼上一個私人標籤,這種創作狀態和自己的生活閱曆日常積累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反而讓自己在創作過程中更為輕鬆自由。」----《在可控與不可控之間尋找一種平衡》

從《消逝的落款系列》來說目前這個階段書法對我的意義,往回追溯到最原始的圖畫符號的時間維度上增強其繪畫的屬性,與其說是練字或寫字,更恰當的說是在畫字,成為書法家不是我所追求的,當筆落在紙面上,去體會提按頓挫,輕重緩急的這種韻律帶給我的這種體驗之美,我更關注的是這個寫的過程。堅持用毛筆來創作是看中書寫性這一傳統古老的技藝。

約瑟夫·列文森:「一種人為的將各種因素黏合在一起的文化整體,彼此雖然相適應,並形成特殊的社會秩序,但不久就會發生危機。許多表面看來狹隘的道路可以引導我們到達整體上黏合但不穩固的知識世界。我們將尋找一條通向中國繪畫世界的探索之路。」

『書寫性』的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首先是對書法藝術的尊重而不是批判。古人字寫的好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毛筆這個工具以及「寫」的習慣融入進了他的生活之中,我堅信如果古時有鋼筆必定會留下一批精美的鋼筆藝術作品。如果把水、墨、毛筆 、宣紙僅僅作為一種媒介上手是容易的,但這跟使用其他的工具和材質相比又多大區別?換湯不換藥等於沒換。雖是傳統的手段更應注入活躍的思維。我堅信如果古時有鋼筆必定會留下一批精美的與現在硬筆書法截然不一樣的藝術作品

讓自己的創作狀態更接近於一種自然狀態的流露,讓過去跟現在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斷的衝突和融合,感受的是心與筆與墨與情的一種交流。只是寫一種節奏,而非一種筆法,一種程式,一種套路。更喜歡「刻畫符號」這個詞語,逐漸消解文字語義上的意義,並不試圖通過文字的解釋去解讀畫面,而是從一種美的角度來看待這些線條的美感帶給我的感受,「真」、「草」、「隸」、「篆」、「行」、「寫字」、「畫字」都無所謂,只是稱謂而已,這個創作的過程是一種真情的流露。

你可以懷疑我有沒有按照套路出牌,可以懷疑我的書法功底,但是你不可以懷疑我對書法的尊重、對線條藝術的熱愛。對「寫」這門傳統技藝的執著,這也是我一直在用水,墨,宣紙這種傳統材料來創作的原因之一,都是我在一種無序狀態之中尋找一種平衡和有序的營養。筆墨相對於當代藝術表現形式而言屬於傳統方面的元素,但是其自身特有的形式美則賦予了筆墨表達的另一種屬性。筆墨的形式美足以適應現代繪畫的發展變化材料和形式都只是表達個人語言的載體,內核在於你賦予了它一種什麼樣的精神訴求,一種什麼樣的屬性。

用西方的理論來說,筆墨形式即在克萊夫·貝爾所說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系統範圍內,這種形式具有一種能夠喚起我們審美感情的作用。林風眠認為西方與中國的藝術差異便在於形式與情緒的關係,西方藝術是形式大於情緒,而中國藝術則是情緒大於形式。這強調出了中國畫的情緒表達,這種「情緒」不僅僅是個人的情感,更是一種連接著現實與社會的情境。而筆墨本身便具有一種情感性,「筆墨是作者的情感與情緒的傾注與宣洩,並隨著感情的抒發而最終完成意境的營造」。

王波

2018年2月10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皮堂 的精彩文章:

TAG:三皮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