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空軍兩將軍聯名推進多域戰
【學術plus】 新添加號內搜索功能!
進入公眾號點擊菜單【智庫掃描】【搜搜文章】
輸入關鍵詞一鍵檢索您需要的文章。快來試試!
小編寄語
今天是情人節,全世界都在忙著撒狗糧。近期,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司令戴維·帕金斯將軍(David G. Perkins),空軍作戰部司令詹姆斯·霍姆斯將軍( James M. Holmes)在最新一期的美軍《聯合部隊季刊》上發表聯名文章,宣布攜手推進多域戰融合一體化解決方案,plus君第一時間全文翻譯,供各位共賞。
《多域戰:從概念到方案》
戴維·帕金斯將軍(David G. Perkins)
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司令
詹姆斯·霍姆斯將軍( James M. Holmes)
空軍作戰部司令。
編譯:學術plus
國防部的任務是提供遏制戰爭和保護國家安全所需的軍事力量。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國防部各部門(單獨和集體)必須在今天開展訓練和備戰工作,同時為將來不斷變化的威脅做好準備。從歷史上看,各軍種(陸軍,海軍陸戰隊,海軍,空軍和海岸警衛隊)都對威懾和保護的雙重要求設置了獨立和獨特的概念和方法。其中的差異主要取決於每個部門的主要領域——在陸地,海上和空中行動提供的限制和機會。然後我們試圖把一系列聯合解決方案同步化,這些聯合解決方案從解決某個特定領域所提出的問題而單獨開發的方案,進而融合為一個整體解決方案。但隨著網路和電磁頻譜的發展,機器人,人工智慧,納米技術,生物技術,三維列印等眾多技術不斷加速和擴散,隨著潛在對手正在藉此調整戰略以對抗美軍,我們不能再開發那些需耗時耗力進行協同的特定解決方案。
本文介紹了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和空軍作戰部,正在致力於推動陸軍和空軍開展合作,以整合他們各自在地面和空中的能力,創建未來戰爭所需的多域戰能力。
1.多域戰:新世界的新理念
第一次海灣戰爭以來,我們的潛在對手研究了美軍在戰場上的成功。很明顯現在他們已經汲取了三個大教訓。首先,不要讓美國及其盟國進入作戰空間,否則美軍一旦建立了優勢,就可以提供壓倒性的後勤、火力和指揮和控制(C2)支持。第二,通過將空中從地面相分離,擾亂空中和地面部隊的行動順序,以破壞美軍的作戰框架。第三,干擾和阻止美軍整合各種作戰要素(包括領導力),以遏制美軍獲得優勢。
在未來,我們可以預期所有的作戰域都會面臨競爭。未來的敵人將擁有強大的綜合防禦能力,綜合防空能力,遠程火力,以及先進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能力;電子戰和賽博戰能力。屆時美軍將不再可能在所有作戰域中始終保持主導地位。
多域戰(MDB)旨在應對這一不斷變化的世界的作戰概念。我們必須能夠削弱對手的綜合防禦能力,避免被「域隔離」,並保持我方的行動自由。我們必須能夠在一個以上的作戰域具備在給定時間和地點穿透敵方防禦、獲取優勢的能力,在對手的綜合防禦體系中實施機動。當前和未來態勢的發展速度,將不會給我們以磋商方案的時間。為了給敵人不斷施加壓力使其陷入困境,必須在戰鬥開始之前就整合解決方案和手段,還必須在所有平台上構建與平台無關的「感測器到射手」的能力,為此我們必須制定一個通用的作戰方案。
2.陸軍的行動和戰場框架
陸軍的任務是通過在全方位的軍事行動中提供迅速、持續的地面控制權來贏得戰爭。作戰框架是用來輔助指揮的認知工具。在時間、空間和用途上清晰地描繪作戰力量的應用(見圖1)。它為指揮官提供了應用資源和能力的組織架構。該框架還指導軍隊改進能力體系和指揮體系,制定原則來落實作戰理念,遂行作戰任務。基於物理維和能力維的考量,陸軍制定了多層結構的的作戰和戰場框架。
陸軍的這個概念,是從一開始就把問題定義為多領域和多功能的,並提出任何單獨作戰域都毋庸置疑的集成解決方案。
3.空軍作戰部擬制的行動框架
空軍的任務是在空中、太空和賽博空間機動,作戰並獲勝。考慮到空中、太空和賽博空間力量的範圍和速度所蘊含的靈活性,空軍作戰部(ACC)以可視化方法描述的作戰框架的結構,與陸軍在時間和空間上就有所不同(見圖2)。這兩種結構之間的一個關鍵區別在於,陸軍是基於友軍和敵方資源和系統的地理位置,空軍作戰部(ACC)更多地關注友軍和敵方資產和系統進行的功能,著眼於友軍和敵軍的作用。以期在空中,太空間賽博空間作戰中協調一致地使用和整合,保護或者利用友軍功能,同時降低或者擊敗地域上的敵方功能,創造和利用敵方的弱點,實現持續優勢。這些努力通常凝聚在一個空軍作戰中心的單個層級中,並由聯合部隊空中部隊指揮官領導。
空軍和陸軍一致認為,應當從一開始就把軍事行動定義為多領域、多功能的,保持高速的行動節奏,迫使敵方被動應對並使其無法安全從容的行動。
4.兩種不同框架的影響
陸軍的多層框架旨在創造行動自由,產生快速的行動節奏,並優化現有戰鬥力的使用。卻不能充分發揮下級部隊的主動性和戰鬥力,也無法保持一線部隊的戰鬥力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以確保其能夠應對戰場殘酷環境的行動能力,上級要在行動中為下級部隊的獲勝提供保障並創造條件。
任務指揮(mission command)是協調地面行動的總則,它融合了指揮藝術和控制科學。它依賴於基於相互信任而建立的有凝聚力的部隊,依賴於指揮官的意圖具備共識、訓練有素的主動性、任務型的指令、以及謹慎的處理風險。指揮與控制的焦點在於任務目標,而不是執行的細節。
空軍的單層框架與陸軍的多層框架在快速行動方面是一致的。然而由於空中、太空和賽博空間固有的內在性、速度和靈活性,空軍需要在驅散敵方防禦的同時,保持大規模部隊的執行力,並達到協同和綜合的效果。這需要一個更加集中的指揮控制(C2)架構,以便實現作戰任務的快速規劃。作戰計劃中對敵方單元施加影響的各種命令,都能被分發到十分離散的友軍部隊。
上述框架在過去30年里都是獨立運作的。而全球範圍內的敵人在精湛的ISR能力,無處不在的遠程火力和複雜的綜合防禦等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促使我們採用新的框架,以便在有爭議的和受限的行動中取得持續優勢。
5.陸-空軍框架的一體化融合
未來戰爭的勝利將取決於指揮官能夠如何成功地理解,想像和描述戰場、並對其下屬進行有效指揮,通過更快速的決策,贏得戰場主動權和優勢。
未來一年,美國陸軍和空軍將進行一系列的實驗和行動,以確定多域戰指控體系的基本組成。我們必須對未來的作戰環境、待解決的宏觀問題,以及目前的能力差距等問題達成共識。潛在的解決方案要求我們以不同的方式提出問題,為此在許多情況下要改變既有的定義。例如,我們發現信息互通並不意味著相同的硬體,甚至是相同的流程或框架,而意味著將指揮控制系統視為一個武器系統進行共享,並對數據的重要性達成共識,以及如何通過保護和利用這些數據,獲得和保持相對軍事優勢。這個框架將不會是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實現陸地、海洋、空中、賽博和電磁頻譜域有效跨域行動,對雙方而言都通用融合的框架和圖景。
陸軍和空軍目前在任務指揮(mission command)與指揮控制(C2)方面有著不同的觀點,一個戰場框架是面向兵力和地理的,另一個則是面向功能和時間的。但這些觀點並不是相互排斥的。事實上,兩者之間有很大的融合空間(見圖3)。
這兩個框架之間唯一的非共同領域是空軍圖示中的「敵方戰略功能」。這個領域很容易納入陸軍現有的框架,只要加上可以覆蓋戰略縱深的火力,因為其超出了地面武器系統的打擊能力和範圍,要使用海上、空中和太空的跨域火力。
陸軍和空軍以前曾涉及這一領域。雙方基於對越南戰爭引發的問題,對發展一種新的作戰理念有了共同的理解,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發展的「空地一體戰」,是經過嚴格的實踐檢驗和學術辯論的結果,也形成了對戰場的新共識。
6.結論
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和空軍作戰部今天正在合作,將其作戰概念融入未來的聯合作戰之中。我們認識到必須通過把文化轉變成包容和開放——真正的聯合,來改變國防部的思維方式。必須從一個相互依賴的模式轉變為一體化模式,包括靈活的指揮控制系統設計,更好的綜合通信系統,先進的可擴展單元,並在關鍵領域制定針對性和創新性的政策。我們必須通過對現有技術的重新利用,完成更多的任務、提供更大的能力,我們要改進未來的國防採購,當然最重要的是:開發感測器到射手網路。
在未來的戰鬥中,我們不能靠「樹煙囪」的方式提供各種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未來的指揮官們將面臨海量豐富和極具深度的信息,並需要跨域施效,跨域機動和跨域火力,無論這些離散化的作戰力量以何種方式「整合」,未來戰場中他們終將被對手撕成碎片。是時候建立一個融合一體化的框架,該框架是關於未來作戰力量的一體化融合的解決方案。我們正在基於眾所周知的概念、相互聯合的能力,以及明確的要求開展工作,從而改變美軍的作戰樣式和獲勝條件,應對日益複雜的未來作戰環境。
(全文完)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歡迎大家評論
GIF
※2017年美國陸軍戰略發展動向綜述
※定向能武器研究報告(二)激光器的六大種類及工作原理
TAG:學術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