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為什麼人們對吃素不買賬?

為什麼人們對吃素不買賬?



 


Gary Yourofsky作為一個動物權利保護鬥士,做客一個新聞訪談。主持人不是素食者,似乎也不了解素食文化。時間緊張,她對Gray拋出了一個高難度問題:如果給你一分鐘,你會怎麼樣勸說別人吃素?







Gary的訴說方式在我們看來可能是合理的:他建議人們設想一下,如果你是一頭奶牛,你一生都要給別人產奶,受到各種不正常待遇,自己的孩子要直接被拉走。




但主持人聽後緊了緊眉頭,並不接受這個說法。


 


我們也可以來想一想,如果給我們一分鐘我們會說什麼。只有一分鐘的時間,我們要說的應該採用盡量有效的勸說方式,比如指向性比較統一,論點只能有一個,分論點也盡量簡約。當然,即興也是可以的,這都沒什麼對錯之分。也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答案存在。




我們現在意圖討論的,不是Gary作出的答案的優缺點,而是從聽者即信息的接受者來看,

為什麼主持人不買賬。


 


我想到一個人物,作為世人對素食主義誤解的典型。她是電視劇版(非劇本版)《武林外傳》中的一個人物,叫南宮殘花。一出場阻止別人殺雞,她以死相逼,卻沒有做到,之後勸說別人食素的方式都是共情法,句式都極為統一,可惜大家也沒能真的理解。






南宮殘花




南宮殘花一開始這樣勸說,其實人們是很理解的,但是後來就得到了某種耐受性。最後白展堂勸說她「不能殺保護動物,不能濫殺無辜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說明編劇顯然把這個素食主義的形象與普遍的愚昧聯繫在了一起。對於世界上大多數人,只保護野生動物彷彿一種真理。可是他們知道因為

我們不保護非野生動物反而導致了多少野生動物的死亡?




從南宮殘花這個人物被塑造的意圖來看,我們就能發現共情法的缺陷。其第一就是

非理性。

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有跨物種的理解,何況認為「人和動物本身就不平等」已經是社會中一種普遍而長久的誤解,對於個人來說無可厚非。我們也不能要求一些本身就不太在意情感交流的人們與我們一樣充滿情感,畢竟過猶不及,情感的泛濫和缺失都是問題。

Gary

明明有那麼多證據,完全可以用事實來說話,而他為什麼選擇了這種勸說方式呢?




因為他只有一分鐘。而我們不只有一分鐘,我們有一生去理解、闡釋和踐行素食主義的機會。因此,我們更可以把

理性

作為我們為什麼要去吃素的第一原因

畢竟我們從來不缺乏理性的原因。只是我們潛意識可能覺得共情的方式最直接有效,可以直接打破固有認知。

但是我們的這種深切的共情,也來自於理性認知和感性理解的相互促進。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不能以邏輯服人,將給人留下任性、愚昧的印象,這本來是不必要的結果。我們完全可以省一些力氣,讓事實來發聲:自然資源的破壞和不可持續、人類自身的健康、肉類生產的環境成本、世上還有許多人飢餓而死的解決方法、物種多樣性缺失的危害、屠殺環境對人類認知的侵害、動物疾病與遭受迫害……等等等等。







第二個主要原因就是指向性不足

。如果你對一個討厭狗的愛貓人士控訴的是狗肉的不正當性,可能ta的動容程度與食用貓肉不同。對於人類而言,感情的指向性是一種正當的需求,否則我們就難以確定方向。如果我們要愛世上一切生物,那和不愛世上一切生物有什麼兩樣呢?我們討厭害蟲、惡人,再正常不過了。不過普通的食肉人類對農場動物的生活並沒有真實的認識,因為商人們不願意讓他們看到——他們如果看到了,很可能不會買。因此當我們說到農場動物的生活和對未來世界的破壞,這一切讓我們有了憫惜的情感,這是因為我們對這個方面有所認識和理解。而如果對方對這個方面的認識是空白的,這種交流在闡釋學上算是視界的不同。理解的起點就不同,誤解和偏見也就會顯露出來。如果我們對一個孕婦說奶牛與自己孩子的分離,對一個從小就和狗一起長大的人說狗肉產業的殘忍,又會怎樣呢?


 



這些想法大家其實都懂,只是為了減少別人對我們的誤解,我們在言語上要有所考慮,僅此而已。



主編:小膺 @ MF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FA憫惜動物 的精彩文章:

新年如何捍衛針對素食的質疑?

TAG:MFA憫惜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