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實用貼:幾點人際溝通小技巧

實用貼:幾點人際溝通小技巧

嘗試傾聽他人的感受,試著相互理解

-你喜歡XX嗎?

-不喜歡。

-為什麼?

-太娘了。

-什麼?你竟敢說我愛豆娘,真不知道你眼睛怎麼長的!

-憑啥你喜歡我就得喜歡?我就說他娘炮!真是個腦殘粉!

這段對話是不是似曾相識?我們很容易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因為雙方觀點不同而撕起逼來,但事後冷靜想想似乎當時也沒必要如此激動,畢竟每個人的喜好都不同。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衝突呢?

答案是:我們只注重表達自己的看法,而極少理解他人的想法。

如果這段對話按照以下這種方式進行,也許就可以避免一頓爭吵:

-你喜歡XX嗎?

-不喜歡。

-為什麼?

-太娘了。

-你為什麼會覺得他娘?

-每次看見他妝都化得太濃了,而且光看長相他也太女性化了。

-你是說,你不喜歡長相和打扮女性化的男生而喜歡傳統陽剛型的嗎?

-對,我就是這樣想的。

-其實我覺得一個人的長相不是他自己決定的。我喜歡他是因為他對夢想的執著和對工作的嚴謹。不過人各有喜好,我可以理解你的想法。下次看見傳統陽剛型的明星可以和你多聊聊。

這段話看起來很繁瑣,但與最開始的那段話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他傾聽了對方的想法,而不是只按照自己的喜好或者價值觀去判斷他人的選擇。

我們時常會在生活中與他人產生分歧,這時倘若我們靜下心來去和對方溝通,了解對方的想法,情況往往都會有所好轉。一個人之所以會惱怒就是因為他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我們經常遇到的難題之一就是:如何安慰別人。

事實證明,「我懂,我了解」「你那算什麼啊,你聽聽我的經歷」這類的答案往往不僅沒有安慰到當事人,反而會引起他的反感。

世界上是不存在什麼「感同身受」的,一個人也很難真正了解另一個人的苦。當一個人向你傾訴他的痛苦時,他最需要的首先是得到傾聽,而不是輕描淡寫地來一句「我懂」(沒有誰能真的懂別人心裡的難過),或者是你居高臨下的建議。

-最近我跟我媽吵架了,她真的是煩死了,有時候我真的想離家出走再也不回來了。

錯誤示範:我懂。我那次……(對方會覺得你根本沒有在聽他說什麼而只顧說自己的經歷來達到一個「關心」他的目的。)

正確示範:你覺得阿姨很煩是因為你和她在很多方面想得都不一樣嗎?還是她總是強迫你做你不想做的事?(這時對方就會覺得你真的在聽他的話,而不是端著一個安慰者的架子)

很多時候我們安慰別人往往出於好心,但用錯了方法效果只會適得其反,對方不領你的情,而你卻滿腹委屈。

無論是有矛盾時,還是在與朋友互吐苦水時,多試著傾聽多試著理解對方都是可以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而發脾氣,除了氣到了自己,沒其他好處。

多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阿何沉浸在遊戲的世界裡。兩個小時里,阿何的女友小木已經五次嘗試和他搭話了,但他都沒有理睬。終於小木爆發了,大吼了一聲「你根本就不愛我」。而阿何卻因為小木的怒吼也上了脾氣,「我怎麼不愛你了,我平時不是對你很好的嗎!真搞不懂你為什麼動不動就說我不愛你!」

接下來,雞湯營銷號應該會先對阿何的行為進行一番吐槽,再描述一番「女生就是這樣,她們渴望關愛,她們不說,但只是想要多一點關心」,最後升華一下,女生都該嫁這樣的男人:時刻把你捧在手心裡,你一嘟嘴一皺眉他立馬就能察覺不對,馬上跑過來哄你。

聽起來很美好吧?事實真是如此嗎?

很遺憾,並不是。

男女之間的思維真的存在差異。對正常的直男來說,很多情況只要你不說,對你的那些反話,氣話,他們真的猜不到你心裡真正在想什麼。而對於那些時時刻刻都能摸透女生在想什麼的男生,妹子們還是小心為妙。

實際上,我更願意把女生的這種「矯情」看作是不善溝通。

這種情況不只適用於女生,也適用於我們日常生活和別人的溝通。很多時候我們羞於表達自己的需要,認為說出自己的需要是一件很難為情的事情,但「坦誠」是雙方進行良好溝通的必要條件。

上述例子,小木只是說「你不愛我」,而她的潛台詞是「你只顧玩遊戲,可我需要你陪我」。但聽到這句話的阿何的理解可能是:「她為什麼說我不愛她?是不是又想買什麼東西了?」

正如我們不可能真正感受別人的悲傷一樣,我們也不可能總是能猜到對方在想什麼。但把這種現象歸結於「你不愛我」「你不在乎我」是不是不太妥當呢?

GIF

如果小木說的是:「阿何,我已經叫了你五次了,你都沒有回應我。我明白你需要放鬆,但我現在真的很需要你陪,我今天在外面受了委屈,很想跟你講一講」,阿何的反應想必也不是沖著小木吼回去,也不會覺得小木無理取鬧。

當我們勇敢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感受的時候,我們就不必再拘泥於那些自找的委屈之中。問題發生時,應當想辦法解決問題,不是一味地將衝突的原因歸結於「女生就是這樣」,不解決問題,等著下一次問題爆發。問題累積得太多的時候,或許就是無法挽回的了。

少用指責性的語句

這一誤區家長們運用得爐火純青。譬如我正在房裡看書,這時我媽媽走了過來,對我說:「你怎麼這麼懶!垃圾都要滿了不知道要倒嗎?真不知道你的書都讀到哪裡去了!」

聽到這句話的我一定會火冒三丈,氣鼓鼓地去倒垃圾,甚至會因此和我媽媽大吵一架。而我生氣的原因,不是因為媽媽叫我去倒垃圾,而是媽媽的話聽上去就是在指責我,更嚴重的時候是翻著舊賬指責我,這一定會引起我的反感。

當我們對某個人做的某件事感到不滿的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實事求是,就事論事。而不是藉由這件事上升到進行人身攻擊的地步,畢竟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人。

上述情況,我媽媽如果能對我說:「媽媽希望你能注意到垃圾快要滿了,需要倒一下垃圾了」,想必我肯定毫無怨言地就去倒了,或許下一次看到垃圾快要滿了還會非常自覺地行動。

生活中其他類似情況皆是如此。

多承擔責任,而不是逃避責任。

過去我也是一個喜歡抱怨的人。每當我不得不做一些我不情願的事的時候,我都會在心裡大肆抱怨,而我又很難擺脫這種負面情緒,所以只能任事情變得越來越糟,整個人也變得好像有很多戾氣。

我很喜歡一句話:有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有胸懷接受不可以改變的事。雖然「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的追求聽上去就十分美好,但生活總不會一帆風順,我們總不得不做一些不情願做的事。這時候,多試著主動承擔責任,你會發現事情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糟。

-煩死了,我一點也不想寫那個什麼破論文。竟然明天就要交,老師是不是腦子有毛病。

-我得抓緊時間寫論文了,雖然我並不想寫。但只要我認真寫了還是能學到東西的吧。

這兩種不同的說法產生的效果顯而易見。如果我們滿肚子都是牢騷和抱怨,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想必也總是不由自主地語氣變得更加充滿火藥味。主動承擔責任不僅僅對我們自身的想法有益,也有益於我們與他人的溝通。

最後

寫這篇文章花了很多時間,但寫起來很順暢。這些小技巧個人覺得非常有用,當然我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對這些技巧運用自如,但我希望我能和看我這篇文章的各位共勉。

另外,真的強烈建議大家看看那兩本書。看起來很快,一兩個小時就可以看完一本。

最後,感謝每一個耐心閱讀這篇文章的人,謝謝。

我想我是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異鄉 的精彩文章:

TAG:行走異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