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搞不清楚波羅的海在哪裡,沒關係,去一次就會愛上了

搞不清楚波羅的海在哪裡,沒關係,去一次就會愛上了

跟我認識久了的都知道,我很愛挑一些不那麼出名的旅行地,就圖它們景美人少,可以安安心心坐在街邊喝杯咖啡,看看窗外的形形色色的人們。2015年的秋天時候正好買到了非常便宜的香港飛杜塞爾多夫的機票,在柏林呆了幾天後,閑不住便飛到了波羅的海的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雖說也是歐洲,但真的和義大利、法國那些感覺完全不同。

機緣巧合下,去年夏天又去了一次,感覺與秋天真的完全不一樣,也有更多可以玩的東西和地方。

俯瞰塔林古城

與我們熟知的法國、義大利不同,位於波羅的海的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是歐洲地圖上很神奇的存在,兩個國家,都位於連接北歐與東歐的要衝路口,都在歷史上長期被周邊大國統治,也都歷經艱辛而終於重獲獨立與新生……你甚至不曾想到小小的愛沙尼亞竟然是Skype的發源地。

帕爾努是個挺美的小城,而且中國遊客不多

中世紀老城

從文化上來說,愛沙尼亞是個北歐國家,而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東歐。愛沙尼亞和芬蘭非常接近,塔林和赫爾辛基隔海相望,兩小時便能坐船到達。因此兩個國家的語言很相近,文化也很近,甚至國歌都是用的同一個調。一到夏季,芬蘭人總愛往愛沙尼亞的海濱城市帕爾努跑,這裡被稱為「夏都」。實際上,帕爾努夏天的平均溫度也就是20度左右,海水溫度就更冷了,當然,對於芬蘭人來說這裡是算很暖和部的地方了。

不過,愛沙尼亞最受歡迎的旅行地還是首都塔林市的舊城區。現在,歐洲大部分中世紀建築都消失在歷史的塵埃里,而愛沙尼亞大部分建築、街道都完整地保存了下來,當然這離不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的努力,舊城區的建築、街道是整個歐洲的最佳詮釋,氣氛古老,與眾不同。

人曾經說過:「歐洲是石頭做的,俄羅斯是木頭做的。」那麼對於愛沙尼亞這樣融合了俄羅斯和歐洲特徵兩者的國家,你很難去形容。塔林最初給我的感覺是這裡有點像布拉格,或是去掉了小橋、流水和貢多拉的威尼斯。但塔林更古舊,保存完好的古城被中世紀的城牆環繞著,蜿蜒的鵝卵石小道和鐵鏽路燈、哥特式尖頂建築和中世紀市場,如果不是時而看到的麥當勞招牌,我還以為時空錯亂到了13世紀。

老城內很多當時用於防禦的建築

建於13至16世紀的塔林,有著多姿多彩的三角形房屋、半隱蔽的庭院、宏偉的教堂和迷宮式設計的中世紀小街,在今天,都成為了這個城市最大的旅遊資本。古城區是整個塔林的精華所在,不大,步行就可以遊覽。花上不到2歐元,你就可以爬上45級台階,然後到達城牆。

聖奧拉夫教堂

聖奧拉夫教堂和塔樓建於很早以前,確切地說在1549至1625年。聖奧拉夫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之一,它巨大的——159米的尖頂,對於波羅的海上的船隻是極好的路標,同時也是非常有效的避雷針。現在略小的124米的尖塔仍然作為塔林老城的一個重要標誌,每年的4月到10月,遊客可以登上該塔的石頂,觀賞壯觀而炫目的老城全貌。

網紅觀景台,可以俯瞰老城的大部分建築,清晨去的話,人會比較少

愛沙尼亞在二戰前是獨立的國家,後再在二戰後被斯大林納入蘇聯,直到1991年才重新獲得獨立,所以塔林仍保留了一些俄羅斯風格的東正教堂建築。

塔林老城入口,一進其中,就彷彿進入中世紀

事實上,二戰期間,塔林曾飽受轟炸,在後來的40多年裡,城市更是殘舊不堪,大部分的當地人遺棄了老城搬遷了出去。後來,政府修復了塔林,聯合國也將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老城四周一條2.4公里長的城牆,目前保留下來約3/4。戰時的圓碉堡,仍有18個巍然屹立,穿梭古城,總會不期而遇。其中最有趣的一個竟然叫「胖大媽瑪格烈」,站在上面可以遠眺迷人的波羅的海。

歐洲的十字路口

如今,塔林老城依然保持著中世紀的風格,多條鵝卵石小街,為遊人設下迷局。但仔細觀察後,你會發現,每條街道都以行業命名,如市集街、金飾街、藥店街、車夫街、鞋匠街、司令官街等。

如迷宮一般的老城,還是是不少人居住其中了,更給老城添加了煙火氣

聖凱瑟琳通道是一條貫穿Vene和Müürivahe街之間的狹長走道,沿著它可以走到聖凱瑟琳教堂。令這條通道受歡迎的原因是在小巷南側的工作室,在小小的房間內,藝術家正用傳統的方式製作玻璃器皿、帽子、被子、陶器、珠寶、手繪絲綢和其他商品。

市政廳廣場

想要在老城不迷路,就得認準市政廳廣場這個地標。幾個世紀以來這裡一直是塔林人的生活重心,四周環繞著精緻的小商店,夏天的戶外咖啡座更是天天爆滿。在廣場北側,成立於1422年的歐洲最古老的藥店仍在營業。

據說,那時生病的市議員曾在這裡購買風乾的青蛙腿、蟲皮和黑貓血。現在藥店仍出售比較傳統的藥物,同時也售賣以古法製作的杏仁蛋白糖。不過,真的不建議你嘗試,因為真的太甜了,不過當地人真的非常愛吃。

我也嘗試了一下畫杏仁糖,真的是蠻難的,一般遊客可以報名參加的

這種用杏仁糊和糖製作的糖果通常會做成可愛的卡通動物和人物造型,非常有趣。Kalev是愛沙尼亞最受歡迎的杏仁糖和巧克力製造商,在塔林的Kalev Candy Shop杏仁糖作坊不但可以看師傅們是如何手工做出各種造型的杏仁糖,還可以自己DIY,繪製自己專屬的杏仁糖圖案。

Kalev Candy Shop

雖然塔林還保留著舊時的商鋪和生活方式,但現代化已經慢慢影響到了老城,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老房子幾乎都改造成精品店和餐館。從市政廳廣場沿狹窄的街道穿過拱形穹窿就可到達布滿咖啡館和手工藝品店的庭院,17世紀商賈的宅院已修葺一新變成酒店和餐廳,供應各國美食。比如Leib,這家餐廳在當地非常出名,還自帶了一個庭院。

Leib

愛沙尼亞的黑麵包特別好吃,對我我這樣的麵包星人來說,常常一盤很不夠。

Leib這個詞在愛沙尼亞語里意味著黑麵包,這種麵包伴隨著愛沙尼亞人的成長,很多人在離開家鄉後仍對它念念不忘。Leib象徵著新鮮、溫暖、單純和可靠,而愛沙尼亞人,正如這家餐廳一樣。

這道菜由用藜麥、胡蘿蔔、南瓜製成,挺能代表新的愛沙尼亞菜,有點偏向北歐菜風格,非常重視食物本來的味道。

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愛沙尼亞的日常菜系融合了俄羅斯,北歐和德國的特點,黑麵包,黑布丁和血腸都是餐桌上的標配。如今的遊客幾乎都能在塔林找到一些他們熟悉的食物,愛爾蘭人可以找到黑啤酒,義大利人可以找到比薩餐廳,俄羅斯人則可以找到喝伏特加的小酒館,招待的襯衫穿在皮帶之外,蓋住了他的長褲,而來自非洲的遊客會發現是莫三比克廚師在為他們掌勺,手中拿著的正是他們最愛的辣椒粉和大蒜。也正因為愈發現代化的開發,有人將塔林比作「新布拉格」,不知這是讚揚還是諷刺。但不管如何,老城人的生活依舊。

里加老城中心

波羅的海中心

從塔林坐大巴三四小時,便到達了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區別,在塔林和里加這兩座首都也許可以最清楚地看到——這兩座城市都驚人得美麗,但方式卻大不相同。

里加位於波羅的海國家的中心地帶,素有「北方巴黎」的美稱。要看懂里加老城的建築,先得從了解歷史開始。13 世紀由日耳曼十字軍建立了里加,直到一戰之前這裡都深受日耳曼文化影響,老城內的中世紀建築也多帶日耳曼風格。里加老城內最值得一看的中世紀建築是里加大教堂。

Dome Square

里加大教堂所在的座堂廣場(Dome Square)是老城最大的廣場,夏季廣場周圍會有許多露天咖啡館和酒吧。這個教堂也是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中世紀教堂,始建於13 世紀、歷經數次改建,將羅馬式、巴洛克式和哥特式風格融合於一身,非常有趣。

里加老城不大,基本上步行就能轉完。在里加老城內,幾乎所有尖頂建築上都有一隻金黃色的公雞風信標,不過,有一棟建築的屋頂標誌卻是一隻黑色的貓,這就是里加老城內獨有的、也是非常有名的「貓屋」。

貓屋

貓屋的主人曾經是德國商業行會的會員,由於生活不檢點被行會開除了。出於泄憤,這個傢伙就在行會的對面蓋了這座黃色小樓(第三張照片貓屋對面雕刻精美的灰白色大樓,就是當年的商業行會),並在樓頂上弄了一隻黑貓的小雕塑,並將貓尾朝天,「後庭」朝向行會的大樓,以黑貓這種侮辱性的姿勢來表示自己的不滿。商業行會當然不能接受這樣的舉動,於是就不停地抗議這種侮辱行為。

最後,這場爭執在法院的介入下得以調解。行會和貓屋主人達成協議,保留這棟建築,但必須改變貓的朝向,將貓頭對向行會。今天,當年的貓屋主人和行會都不復存在了,留給人們的則是一座匠心獨具的建築和可以津津樂道的話題。

里加最著名的三兄弟,實際上一點都不起眼,很容易錯過

在里加教堂廣場背後的一條小巷子里,有三棟很破舊的老房子,當地人叫它「三兄弟屋」。儘管房子破舊,但他們「兄弟三個」卻是里加老城中不同建築風格的典範。這三棟建築分別代表里加在中世紀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也是迄今為止里加保存最完整的石頭建築。雖然它們是兄弟,但相隔都差不多有100年時間。三棟老房子之所以出名,最主要原因是它充分展示了當年裡加人如何在狹小空間內利用土地的智慧,它的建築風格有點類似於布拉格的黃金巷。

新藝術之都

實際上,里加分為新城和老城,矗立在自由廣場上的自由紀念碑是城市古老和現代的分界線。

雖然同為首都,但里加並沒有愛沙尼亞的塔林老城那麼幸運,二戰期間,里加幾乎被夷為平地。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里加和歐洲許多老城市一樣,開始發展新城,大量的新興建築在老城外拔地而起,當時的建築設計師們開創出了新藝術建築風格(Art Nouveau),或稱為青年風格(Jugendstil)。

單獨看每棟建築都美輪美奐,但這麼多藝術風格鮮明到誇張的建築集中展現在面前時,就有了一種強烈的震撼感。

這種新風格強調自由創作,通過各種流線以及面具、怪獸、花朵等圖案裝飾房子的外觀。因此千萬不要把時間都消耗在老城裡,一定要來新藝術建築群這裡看看,絕對是大開眼界。

老牆的石磚上,掛著Padegs的雕像,他是拉脫維亞最傑出的現代藝術家。當時定居里加的建築師,把里加城池當做Padegs反叛藝術的畫布。

精巧的新藝術主義建築,滿滿當當地塞進當年裡加的新城,如今成為遊人漫步里加觀光的必到街區。" 里加新藝術建築區 "(Art Nouveau Riga),是指老城北部的阿爾伯特大街(Alberta)、伊里莎白大街(Elizabetes)、斯特拉涅庫大街(Strelnieku)等幾條街道。這裡集中著里加大約 800 棟新藝術建築中的絕大部分。單獨看每棟建築都美輪美奐,卻沒有什麼深刻印象,但這麼多藝術風格鮮明到誇張的建築集中展現在面前時,就有了一種強烈的震撼感。

里加新藝術博物館

走進一棟老樓,美妙的螺旋樓梯,任憑誰都會被吸引。房子的主人是是當年裡加卓有名氣的建築師,他在1903年指導修建了這棟民居,把自己的家就安在自己作品的一樓。

時光荏苒,主人離去,這裡成為了向公眾開放的里加新藝術博物館(Riga Art Nouveau Meseum)。

博物館內部其中就是當時民居的布置

在這家博物館裡,所有導遊都會身著20世紀初歐洲上流社會的禮服。與其說這是個博物館,不如說是一棟民居更合適,雖然從布展上來說,都不如愛沙尼亞和芬蘭的博物館精妙,卻展出的都是某個家庭的日常生活,而訪問者大概可以從這些生活的遺迹中,尋找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全球那些重大的變革的痕迹吧。

Balti Jaama Turg

最後到了大家最喜聞樂見的購物時間。先推薦下塔林和里加的購物點,如果你對琥珀很了解的話,可以買,波羅的海一帶盛產這些。

不過如果是想買些更有意義的手信或感受當地人生活,不妨去以下幾個地方看看。

市場內有當地最好的咖啡

Balti Jaama Turg是離塔林中央火車站很近的市場。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商品。類似的市場還有Kekturg中心市場。

Telliskivi Loomelinnak,時尚的老舊工廠與小巧的古董店完美結合,咖啡館採用愛沙尼亞設計,時尚精緻。

Rotermann區,這是一個老工業區,超現代風格地重建後這片區域有了刺激的建築格局。這一區經常組織各類文化活動,還有時尚的小店、餐館和旅店。

到了里加,可以買一些拉脫維亞的特產黑藥酒,當然新城附近也有很多當地潮牌店。有時間可以慢慢逛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小貝 的精彩文章:

放棄Outlet和大牌店,米蘭的這幾家店更值得買買買

TAG:葉小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