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 食物與煙火
導師投稿
海外生活分享
作者介紹
Gillian
棕櫚大道專業導師
本科中山大學工學學位
2016年哥倫比亞碩士畢業
學習方向為城市經濟發展,房地產
畢業後在紐約的商業地產貸款領域工作
2014 年的夏天我來到哥倫比亞大學讀碩士,畢業後工作,至今在紐約呆了三年多。
三年,算起來就有一千多頓飯。具有極高多樣性的紐約,繁盛絢爛又光怪陸離。你可以吃到太多不同國家的食物。從曼哈頓的米其林餐廳,到路邊攤一美元的比薩餅,再到自己在公寓里搗鼓出來的家常便飯,全都是生活中熱氣騰騰的煙火氣。
初來
2014 年的夏天我帶著兩大一小的行李箱來到紐約。房子是來之前已經在網上租好的,約 1000 美元一個月,二戰前的居民樓,可以說是「老破小」。然而哥大附近基本都是二戰前的居民樓,窗一般不夠大,夏天比較熱,人們會在夏天安裝老式的窗式空調,而冬天就用那種以前在我國北方會見到的老式暖氣片。
夏天是紐約很怡人的季節,而冬天從十月底就慢慢開始了,直至次年四五月才會結束。我是兩年的項目,和其他新生一樣,不願浪費一點時間,迅速投入到選課,上課,認識新朋友和找實習中。
美國人沒有午睡習慣,會有課程從上午十一點連著上到下午一點多,也會在中午安排小組作業 meeting,課程助教答疑,因此午飯時間經常很緊張。中午的哥大校園,經常是學生們手裡或拿個咖啡,冷三明治、沙拉,或捧著一小杯 chicken noodle,一塊 pizza,學校門口餐車買的盒飯,在草坪或者教學樓的公共空間迅速吃完,就行色匆匆地趕往下一個教室。
我曾問過外國同學,為什麼午飯這樣安排,他告訴我因為大家怕午飯吃的太多太慢會讓下午犯困,而且他笑著說自己不認為這種安排是人性化的。學生時代的我適應了這種方式,每周總有幾天午飯這樣匆匆度過。上班後的一小時 lunch break 對比起來就顯得好多了,畢竟再忙還是要按時好好吃飯的。
若課程安排允許,我就有空吃一頓正經的午飯,有時是自己回家快手煮麵煮菜,有時是和同學或學長學姐一起在學校附近的小飯館吃。哥大附近有幾家中餐館,足夠慰藉我們的中國胃,並且讓我們邊吃邊聊,彼此從陌生變到熟悉。
大家會邊吃著水煮魚辣子雞,邊分享自己初來美國的感受,春節回不回國,如何做飯,平時哪裡不習慣,能有什麼方式解決;邊吃著蝦仁雲吞面小籠包,邊向學長學姐請教些選課、做項目的經驗,學校里有哪些資源可以提升自己,該怎麼找實習,有什麼渠道去 network,該怎麼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彌補自己語言上的不足……
有些話題,比如自己的簽證,語言障礙帶給自己的苦惱,是本地的美國朋友無法完全了解的。快節奏的校園生活里, 溫熱可口的飯菜,朋友之間的互相幫助和支持,自己不斷取得的學業成就,讓疲憊而又想家的心熨帖下來。自己也很快適應了海外留學的日子。
節日
其實挺奇怪,我出國之前,對傳統佳節的感覺倒沒有出國後的濃烈。每當國內一派節日氣氛,親朋開始放假,留學生經常要通過手機屏幕,感受國內的節日和美食了。節日若是沒回國,就去中國城採購月餅,粽子,湯圓等應景食物,也會聚在一起包餃子,做飯,再和家人視頻一下,便也能把節日過得熱氣騰騰。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節日是 15 年的端午節。15 年的五月,其實離端午節還有一段時間,我的第一個學年即將結束,要為暑假期間的實習做準備了。因為怕實習不好找,平時課業又忙,我早早準備好了簡歷,cover letter,從15 年二月就開始投簡歷,找實習。
可能是因為我本身的專業 urban planning 就業需求不是特別廣,自己當時雖找準定位是要集中在房地產開發金融方向發展,但只在哥大修了一些課,尚未有太多過硬的經驗,因此很多簡歷都是石沉大海。於是我通過各種渠道 network,問已有實習經驗的師兄師姐看有沒有可能的招聘和推薦機會,在 LinkedIn 上給校友發消息諮詢,big name 的大公司和本地的小公司我都去投,甚至還問了爸爸媽媽在美國的同學朋友有沒有機會。
到了五月,總算有了七八個面試,而沒有任何在美國面試經驗的我,更是細心準備,在網上查閱各種面試經驗,從第一個面試起開始鍛煉自己,到後來的面試已經不再緊張。
那年五月的紐約天氣還沒有暖和起來,有一天上午和下午我都有面試,下午的面試是在布魯克林的一個小公司。一早我便在正裝外面套上禦寒的棉襖,背著書包出門了。上午在曼哈頓的面試還算順利,結束後,因為怕下午的面試遲到,我坐上地鐵去布魯克林的小公司,準備在那附近吃點午飯後去面試。
寒風中的布魯克林,說實話要比曼哈頓蕭條一些,對我來說也算是一個陌生的地方,我的心裡不免有些害怕,附近除了星巴克也沒什麼像樣的餐館了,於是我在那家暖氣不夠足的星巴克坐下,買了三明治,邊吃邊開始複習電腦里的資料,準備下午的面試。
下午的面試感覺一般,折騰一天回到家,天已經黑了。這時候國內的家人起床,給我發了微信,說我的生日要到了,端午節也要到了。在房間裏手腳終於暖合起來的我,看著消息就哭了。其實我根本沒想到自己會那樣哭起來。
一整個辛苦的學期,忙於兼顧學業和找實習,有時候做的飯不太好吃,可是為了趕時間也只好匆匆忙忙吃完就立刻去做事,很多次的在寒風中奔波面試,很多條陌生的地鐵線, 很多次的和面試官握手,自我介紹,微笑著說「 Thank you for the interview.」,這些都是留學成長之路上必經的,也不值得和家人朋友抱怨,但自己在疲憊的夜晚看到了最柔軟的消息,終於忍不住哭了。
一起合租的室友發現了我在哭,送來了她買的粽子和麻辣香鍋。公寓厚厚的牆外是春寒料峭,室內暖氣嗡嗡作響,室友和我邊吃,邊慢慢聊起天。
冬天就快要結束了。
再後來我拿到了三個實習 offer,繁忙的暑假裡做了實習也回了國。現在自己已無法真切回憶起當時的難過和疲憊,只覺得之前的鍛煉都是值得的。
工作
16 年五月的我如期畢業,在曼哈頓找到一份感興趣的房地產金融的工作。公司在中城,紐約最繁華的寫字樓集中區。工作中接觸到了各種人和事,我從一開始初入職場的膽怯,到後來敢於表達自己對項目的看法,從一開始緊張於老闆對我的嚴苛,到後來逐漸和老闆培養出了默契和信任。
中城吃的很多。有米其林餐廳,頂級牛扒和海鮮料理,也有地攤 street food;有健康的沙拉,也有帶著芝士香氣的 pizza;有高級清爽的日料,暖烘烘的日式居酒屋和拉麵館,也有韓國城熱辣辣的韓國料理,更有做幾站地鐵就能到達的中國城提供各色中國美食。甜點愛好者則會發現,Lady M 蛋糕,Royce 生巧克力,Minamoto Kitchoan 日式點心,Neuhaus 夾心巧克力……這些富有盛名的甜點屋就默默地坐落在街角。
Lunch break 有一小時,下班後有空更是可以和朋友約飯。平時的工作節奏比較快,但是在中城附近的一頓頓食物都讓自己放鬆和愉悅。曾在高級日料餐廳被老闆帶著和客戶的午餐尬聊,吃著最新鮮的魚生卻無法安心品味,滿腦子想著下一句要和客戶說什麼,也曾在韓國城吃豆腐鍋吃烤肉,歡迎新同事,送別要回國或者跳槽的老同事,感慨人事變化,春去秋來。曾約好友去米其林犒勞自己,也曾有在沙拉店和同事討論工作細節,吐槽和互相鼓勵。
在紐約, people always come and go,朝夕相處的同學沒找到滿意的工作要回國,好朋友要搬去加州,要好的同事準備辭職回國發展…….從學習到工作,每個人都很努力,也習慣著彼此的相遇和離別。友人們更加用心地對待彼此,珍惜每一次相逢和相聚。
每每送行也少不了一個個聚餐。相聚的喜悅和離別的不舍,漂泊和去留的思考,留學的喜樂悲傷,太多的情緒都化作一縷縷熱騰騰的煙火氣,讓每個人能夠充滿元氣地迎接未來。
結語
「清風明月都應該是一個人的事情,倒是吃飯,是人多些比較有味道。」
三毛的這句話我是同意的。
具有極高多樣性的紐約,繁盛絢爛又光怪陸離。 這裡的冬天漫長而寒冷,賴以出行的地鐵或許讓人覺得破敗不堪,但是這裡又充滿了機遇和有趣的人,以及美食與煙火氣。這座城市歡迎每一個如你一樣,擁有夢想而又願意堅持的人。
- END -
想要去 NYC 感受一下煙火氣息嗎?
TAG:棕櫚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