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大佬都愛去養豬,下一個顛覆的行業難道是養豬?

為什麼大佬都愛去養豬,下一個顛覆的行業難道是養豬?

文|沙漠狐狸

民以食為天,豬肉在國人的餐桌上,是與大米、小麥並列的三巨頭之一。豬肉幾乎是家家戶戶(除一些少數民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春節期間,豬肉的消耗量更是劇增,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都會準備些豬肉,餃子,肉丸子等更是離不開它,我們知道幾年前網易丁老大去養豬,當大家都以為馬雲忙著在新零售領域和各文娛傳媒行業跑馬圈地時,一條消息傳來,太極高手馬雲要養豬了!馬雲也要養豬,農業的風口要來了嗎?

有句俗話說,「人有千萬,帶毛不算」,不光帶毛的,水裡游的,都不能算作財產,因為活物的疫病死亡風險比較大,比如提前預知股災級風險的扇貝提前把自己餓死,扇貝還會看心情出去旅個游,有時也會跑掉等;豬雞等動物更是會有疫情,馬雲作為一個創業專一,投資多情的人,往往總是走在時代前沿,不過這回「養豬」落在眾大佬的後面了。不要緊,馬雲起點高啊。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鑒於政府引導(更加標準化示範場)、環保倒逼(中小豬場漸漸消失) ,大的養豬基地引入資本和人才,催生了大批黑科技農牧業。今年1月11日,以「畜牧城」著稱的榮昌宣布牽手阿里巴巴,榮昌與阿里共同斥資1億元,預計用兩年時間,打造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

重慶日報報導:

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包括1套體系、1個中心、7大平台。1套體系是指生豬大數據標準體系,1個中心是指生豬大數據資源中心,7大平台是指生豬大數據監測預警應用平台、生豬數據監測採集平台、標準化質量分級服務平台、生豬質量追溯服務平台、生豬物流大數據平台、企業徵信服務平台和生豬數據在線服務平台。

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建成後,將通過數據採集和共享交換等方式,匯聚生豬養殖、交易、加工、流通及飼料、獸葯、養殖機械等相關行業運行的數據信息,實現政府部門、相關機構的生豬數據共享交換。更重要的是通過構建生豬產業監測預警的系列模型,為國家精準調控生豬產業發展和國民經濟提供第一手決策依據,避免生豬供求周期性失衡和波動,促進生豬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全國生豬產業和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阿里的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黑科技趕到田間地頭為豬建立大數據中心,這一步,中國領先。

就在2月6日,阿里雲又宣布與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達成合作,對人工智慧系統「ET大腦」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與研發,在未來實現全方位智能養豬。馬雲這是與豬「扛」上了,美國有馬斯克上天,咱有馬雲入地。

「如果你有1000萬頭豬,單純靠人工已經沒法養了。」特驅集團CIO張海峰表示,

「我們現在合作研發的技術,能自動分析記錄生產的數量、是順產還是助產。如果小豬被母豬壓住,還可以通過尖叫聲判斷小豬的位置,及時解救。」

「ET大腦」能為每頭豬建立一套檔案,包括豬的品種、日齡、體重、進食情況、運動強度、頻次、軌跡等。這些數據可用於對豬的行為特徵、進食特徵、料肉比等進行分析,還可以結合聲學特徵和紅外測溫技術,判斷豬是否患病,做出疫情預警。

以後我們吃的每一口肉,甚至都能追溯到是由哪一位豬貢獻的。

2009年,網易大佬丁磊宣布投身養豬業,八年中,經常有丁磊養豬失敗的消息傳來,直到2015年12月烏鎮互聯網大會,「丁家豬」被端上大佬們的餐桌,許多大佬主動為丁家豬「代言」,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在微博放上紅燒丁家豬硬菜,聯想楊元慶也表示:「我可以證明,丁磊的豬肉確實好吃。」

網易養豬場由清華大學人居設計團隊設計,養豬場佔地1200餘畝,豬舍採用全架空方式建造,對地表植被的影響縮減到最小,「丁家豬」蹲馬桶、睡公寓、不吃藥,還按照不同的生物防疫等級分成紅區、黃區、綠區,各區域間不能隨意出入,丁大佬為自己的豬肉取名「味央」,諧音「未央」,「未央」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鴻雁之什·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取極致美味的意思。丁磊說自己家的豬除了最終要被吃掉這一宿命外,比大熊貓生活的還舒服。

17年4月10號,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考察網易味央豬場,大力讚揚了丁磊的跨界成果,韓部長在現場指出,

農業環境污染問題是突出問題,未來五年農業部希望通過努力做到全國規模養殖場的糞污無害化、資源化。他更表示,希望更深入地了解網易味央的環保系統運作方式,農業部非常願意支持「零污染」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

為何大佬都愛養豬呢?這裡面到底有什麼玄機?早在2015年,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就推出了「團年豬」計劃,當年10月份,首次嘗試公開預售「團年豬」,預售後,豬苗由農戶代養,養到春節前再出欄宰殺。這個模式農戶代養不愁銷路,苦於難以購到真正土豬肉的群體得到吃上放心土豬肉,這種好事立即得到廣大用戶的支持,短短四天時間預售結束,共賣出了一萬餘件。深耕天貓生鮮和大力布局線下新零售的馬雲們,阿里平台上一年賣出多少豬肉,他們比誰都清楚。

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數據,

全球豬肉從2005年的0.94億噸,增長到2016年的1.08億噸,預計2017年將達到1.11億噸。同期,中國豬肉產量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從2005年的0.46億噸,增長到2016年的0.57億噸。

2016年,前五大豬肉生產國合計佔比89.65%,其中我國豬肉產量佔全球產量的52.22%,連續多年穩居全球首位。2015 年,中國豬肉產量是牛肉(700 萬噸)的 7.8 倍,是羊肉(441 萬噸)的 12.4 倍;我國人均豬肉消費量為40.72公斤(半頭豬),與發達國家,如歐盟的人均豬肉消費量60.51公斤比,仍有提升空間。

也就是說, 我國目前平均一個人每天要吃掉2兩多的豬肉,這個數量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豬肉產量5340萬噸,增長0.8%;生豬出欄68861萬頭,比上年同期增長0.5%。這個數據什麼意思呢?據峰瑞資本發布的豬肉產業鏈研究報告顯示,2015 年,整個豬肉市場產值大約為 1.4 萬億。

在整個 2015 年,成年人幾乎每人一部的手機,總銷售額加起來不到 6500 億,遠不及中國人一年吃掉豬肉價值的一半。

豬的產業鏈如此巨大,難怪引無數大佬競折腰,從豬仔到端上餐桌,要經過上、中、下三個系列環節,上游產業鏈包括飼料、葯疫苗、豬仔以及以上農資的流通環節,這個產業鏈大公司有正大、新希望,飼料在中國的集中度達到了20%,特點是門檻低,許多大型養豬場有自建飼料廠,像丁家豬吃的就是網易的獨家飼料,門檻低帶來的是毛利率低。葯疫苗的市場相對較小,有幾百億,疫苗的毛利大概為 60%,A股上的獸葯公司如中牧股份一直專耕本行業,但升華拜克、長春高新等獸葯企業正在努力轉型。

中游產業鏈主要就是養殖環節,占豬肉市場份額的 70-80%,每年市場規模大約是 1.1 萬億人民幣,這個環節正是眾多大佬覬覦的。截止我寫此文時溫氏股份市值1170億,溫氏的利潤68%來自於養豬,24%來自於養雞,溫氏股份作為創業板第一大市值的公司,行業地位牢固。

2002年時,北大畢業生陸步軒賣豬肉的新聞曾經引起當時的大討論,另一位「北大屠夫」陳生與陸自建農場開始養豬,後來建立「壹號土豬」品牌,並成功登錄新三板,年銷售額達到10億,還成立了「屠夫學校」,如今「扶貧」如火如荼,恆大許家印在2016年就投資3億首批援建大方縣200個農牧業產業化基地,前首富王健林曾決定在丹寨縣建立30萬頭養豬場,後來放棄。

2016年,丁磊的「味央」豬公開拍賣,一頭拍出11萬的高價。8年前丁磊說要養豬時,很多人都當成是個笑話,後來成了神話,馬雲說,「很多人輸就輸在,對於新興事物,第一看不見,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來不及」,養豬不是新興事物,但依託大數據,讓豬生活的更健康,豬也是有感情的,豬開心,肉質會更好,我們有更大機率吃上放心肉。

越多大佬進軍豬產業,好吃的豬肉價格就越平民化,歡迎更多大佬去養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摩爾金融 的精彩文章:

TAG:摩爾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