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尼泊爾:高山雪域不是聖地

尼泊爾:高山雪域不是聖地

尼泊爾是中國西藏邊陲的山地國家,夾在中國和印度兩大國之間,顯得非常狹小。事實上尼泊爾並不算小,它的面積有15萬平方公里,比韓國還大一倍,它的人口將近3000萬,也不算少。在國際舞台上,尼泊爾幾乎沒有存在感,原因很簡單:窮。尼泊爾是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從任何指標看,都是全世界倒數。這個山地國家鮮與外界來往,堪稱「被遺忘的國家」。

對中國人而言,尼泊爾卻不能算陌生國家。它是中國的鄰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珠峰,正位於兩國交界處。對中國影響至深的佛教,其創始人釋迦摩尼也是出生在這個國家。作為佛教聖地,中國古代高僧法顯和玄奘都曾到過這裡。不過,由於西藏很遲才納入中國版圖,中國朝廷與尼泊爾打交道,是非常晚近的事情。

清朝時期,廓爾喀人建立起尚武的沙阿王朝,統一尼泊爾,並且試圖武力擴大版圖。那時候,印度已被英國人佔領,廓爾喀人通過和英國人貿易,財富增長,人口漸滋。當時廓爾喀人比藏人多得多,他們勇猛尚武,並且洞悉了清朝在西藏防務的虛弱,於是找機會入侵。

廓爾喀人翻過喜馬拉雅山脈,擊敗數百個清朝守軍,佔領日喀則。乾隆皇帝得悉,從四川派清軍馳援。清軍將領福康安則從京師出發,一路兼程,從青海入藏平亂。清軍痛擊廓爾喀人,並且越過喜馬拉雅山,兵臨加德滿都城下。尼泊爾國王被迫求和,表示願意臣服。

清朝和尼泊爾的戰爭一共進行了兩次,史稱「兩平廓爾喀」,記入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通過這兩次戰爭,清朝加緊了對西藏的控制。「金瓶掣籤」制、「轉世靈童」制,都是這時期建立起來的。至此之後,中國和尼泊爾兩不相犯。那時候英國人已經佔領印度,尼泊爾事實上成為中國和英印殖民地之間的緩衝帶。

1814年,尼泊爾淪為英國的半殖民地,國王和貴族仍得保留。對於英國人的統治,尼泊爾人並沒有激烈反抗。他們已經和英國人打過幾十年交道,已經比較熟悉。和印度人相比,英國人顯然要文明得多。

廓爾喀人和英國人的關係很好,他們其中的英勇善戰者被抽選出來,組成一支軍隊。這就是著名的廓爾喀僱傭兵,他們吃苦耐勞,作戰勇敢,忠誠可靠。直到今天,廓爾喀僱傭兵仍是英國十分器重的外籍僱傭兵團。

1923年,尼泊爾從英國人手裡獨立。這個國家很快陷入長期的動蕩。國王想重掌大權,各個政黨卻主張君主立憲。兩邊相爭,此起彼伏,尼泊爾並沒有因為被英國人殖民過,就能直接跳進政治現代化。政治轉型太難了,這樣的拉鋸戰一直持續了幾十年,一直到20世紀的90年代。

這個過程中,一支新興的政治勢力異軍崛起,加快了尼泊爾的歷史進程。這支政治勢力就是尼泊爾共產黨。

尼泊爾是佛教誕生之地,但它受印度教文化影響很深。全國近3000萬人口,信奉佛教者只佔13%,信奉印度教者佔85%以上。原本窮苦不堪的國家,大搞什麼種姓制度,階級壓迫,加上經濟發展又很差,平等主義的思想在這個宗教國家深受歡迎。

尼泊爾共產黨於1949年成立。他們深受中國革命鼓舞,最開始走的是武裝鬥爭的道路。尼共的口號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他們反對「尼泊爾封建專制、印度擴張主義、美國擴張主義、俄國社會帝國主義、中國修正主義及一切形式的反動主義」。

單從口號看,尼共是要和全世界最強勁的對手為敵啊。如此激進無頭腦的革命策略,其結果可想而知。可以說,尼共是最孤立的左派革命黨,屢戰屢敗,根本就不成氣候。

1990年代,世界共產主義運動衰落,尼共分裂為「聯合馬列」和「毛主義」兩派。聯合馬列走議會選舉道路,想不到在1994年一選成名,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蹟。這個剛參加選舉的左派政黨,竟獲得最多選票,黨魁覲見國王,被授權組閣。這在全亞洲歷史上是開天闢地頭一遭,放在世界共運史上,也不多見。

至此,聯合馬列成為尼泊爾的主流政黨,上台執政。他的兄弟政黨「毛主義」憤而激進,轉入農村,繼續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依舊沒有什麼前途。

2001年6月2日,這個一貫平靜的山麓國家爆出新聞,震驚世界。尼泊爾王室發生血案,王儲開槍打死包括父母在內的多王室成員,然後自殺。事件的起因,據說是國王干預王儲的婚事。悲憤的王儲端著一支自動步槍和一支衝鋒槍,在王宮內大開殺戒。國王、王后、另一位王子、公主,以及國王的家屬,一共11人死亡。王儲本人亦開槍自殺。

尼泊爾王室慘案發生的原因,至今仍是謎團。有人說王儲根本不是因愛而瘋,兇案另有真相;也有人說,印度難逃干係。王儲深愛的女人有印度血統,尼泊爾王室對此耿耿於懷,誓不讓她過門,王儲魚死網破是受了印度人指使,等等。

王室慘案削弱了尼泊爾王室的權威。這個高山雪域王國並不是什麼聖地,所謂「最幸福的國家」也只是神話。很多人都對落後國家的王室好奇嚮往。事實上,宮廷生活的壓抑沉悶,哪有什麼浪漫可言。

王室血案發生之後,王叔賈南德拉登基成為新王(他本人亦被懷疑為血案的策劃者)。這時候,政治平衡已經打破,尼泊爾陷入政治混亂。執政黨和新國王一直就過不去,在野黨派也結成反國王戰線,首都整天都是遊行示威,而游擊隊在農村勢如燎原。在各種力量推動下,尼泊爾的君主政體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2007年11月份,在佔領全國大部分領土的情況下,尼泊爾游擊隊(毛主義)沒有「宜將剩勇追窮寇」,而是和政府簽署協議,結束內戰。十多年內戰,尼泊爾人民都已經厭倦了,所有人都渴望和平。作為政治交換的一部分,國王同意讓步,將君主制的前途交給制憲會議投票。

2008年5月28日,尼泊爾制憲會議舉行第一次會議,宣布尼泊爾為聯邦民主共和國,國王賈南德拉退位,成為平民。毛主義領導人普拉昌達成為共和國首任總理。尼泊爾的歷史走入了新時代。

在尼泊爾政壇上,左派政黨居於絕對優勢。可以說,這個國家就沒有右派政黨,他們只有左派政黨,以及不那麼左的。聯合馬列和毛主義一度合併,此後幾大毛派政黨重組聯合,普拉昌達本人也兩次擔任總理。他上一次擔任總理,還是在2016年至2017年。革命家放下武器,參與正常的國家治理,這自然是好事。這個國家太需要和平與穩定了。

今天的尼泊爾和中國,政治方面沒有什麼結盟,經濟合作越來越緊密。無論哪個政黨上台,他們都視中國為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青藏鐵路的延長線是拉日鐵路(拉薩至日喀則),而拉日鐵路的延長線日吉鐵路(日喀則到吉隆口岸),則將延伸到尼泊爾境內。這就是規劃中的中尼鐵路。這項工程十分艱巨,一旦建成,將有利於中尼的邊境貿易,擴展中國在南亞的影響力。對尼泊爾而言,來自中國的合作顯然比印度更安全,也更有好處。

尼泊爾長期貧窮,很多人會把它想像成窮山惡水。事實上並非如此,尼泊爾的自然風光十分優美。這裡有綿延的喜馬拉雅雪山,地球上最高的14座山峰,8 座全部或部分在尼泊爾境內。每當日出日落,巍峨的雪山就會綻放出難以言說的光芒。除了高山,尼泊爾還有森林、草地和湖泊,還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在亞洲國家,英國人統治期間,曾把尼泊爾稱為「東方瑞士」,足可見尼泊爾景色之壯美。可惜的是,由於政治動蕩,經濟落後,這個國家對多數人而言,並不值得嚮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菁城子 的精彩文章:

連法國都開始經濟改革了
改變古印度文明的雅利安人

TAG:菁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