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就是三十晚上的雞魚和大年初一的春聯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再過一天便是我們的傳統佳節——春節了
今天小編要分享一篇官微新春專題里的文章
同時也歡迎大家繼續投稿哦!
年味 年味
年年過年有年味,歲歲過年味不同。
兒時的年是這樣的:
「來來來,端起飲料和酒,乾杯!」
「我要個雞翅,明年展翅高飛。」
「我要魚,年年有餘。」
「給你個雞腿,快高快大!」
除夕夜,爸媽張羅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打開電視,一家人邊吃邊看春晚節目,其樂融融。飯後,或圍著烤火盆繼續看春晚,或三五成群玩紙牌,或到瓦房聽老鼠吱吱吱地「嫁女兒」,一起守歲,等候十二點鐘的到來,實在是太困了,叮囑小夥伴「十二點叫我起來看煙花」,便躺床上睡著了。十二點一到準時鳴炮,左鄰右舍燈火通明,全是鞭炮聲,煙花齊發,無比絢麗。被炮聲震醒後發現小夥伴睡得比我還沉,趕緊推醒,拿出煙花條,每人一小扎,玩得不亦樂乎。
大年初一,天微微亮,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擠在爸媽房間,向爸媽討紅包:恭喜爸爸媽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出入平安,發大財。然後一堆人去敲叔叔、伯伯、哥哥家的門:新年好,恭喜發財。把好話說了一遍又一遍,口袋的紅包越來越多的時候,爸媽的早餐也準備得差不多了,吃完早餐,拿出凳子、漿糊,開始貼春聯。媽:「這幾張貼這個房間,那幾張貼那個,這個貼……」,人多容易記混,看了看手上的春聯不知貼哪,就問:「媽,這張是貼豬圈嗎?」老媽一看樂了:「誰家豬圈貼人丁興旺啊?二弟手上那張六畜興旺才是,人畜不分,誰教的?」,尷尬地笑了笑:「嘻嘻,不也差不多嘛,一樣順」。從此便留下了這個梗。
貼好春聯後,提個果籃就去拜年了,見一個說一句「新年好,恭喜發財」,然後紅包就來了。有了壓歲錢後,就開始被老媽盯上了:「你們的壓歲錢不要帶那麼多在身上,過年很多小偷,專偷小孩的,給點我幫你們保管」,小時候比較聽話,留了十幾塊,剩下的就交給老媽保管了,拿著這十幾塊錢就去買玩具、辣條、抽獎,最喜歡的是幾毛錢一盒的炮,像火柴盒一樣的,一划,一丟進水裡,「啪」的一聲,水花四起,可好玩了。
放在我媽那保管的壓歲錢後來找她要,我說:「媽,我想要我的壓歲錢」,我媽就說:「哪還有壓歲錢啊?」
「那我壓歲錢呢?」
「開學那天給你交這個、那個費,買筆買作業本啥的都花完了,還不夠呢」。果然是親媽,滿滿的套路。
那時手機和電腦不像現在這麼普遍,那些過年的趣事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漸漸的長大後,發現每次過年總少點什麼東西。現在每人一台手機,年夜飯讓「朋友圈」先吃,邊吃飯邊玩手機,春晚也不再像以前那麼期待,飯後要麼跟朋友相聚某個奶茶店,要麼是某個KTV,或者是在家燒烤。
大年初一,躺在被窩裡被一幫小孩叫醒的不再是別人,而是自己,醒來第一件事不是跟爸媽說:新年好,身體健康,而是拿起手機把空間、朋友圈刷了一遍又一遍,順便感慨一下「這個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年味都去哪了」。工作之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過年不會再做小時候愛做的那些「幼稚」事,在外工作的家人也不一定都能趕回來吃團圓飯。其實年味一直都在,只要肯放下手機,生活中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跟爸爸談談,多與家人溝通交流,沒了小時候的趣事,可以有長大後的獨家記憶。
2018年,祝願各位身體健康,心想事成,一旺到底。
廣西師範學院
主編 龍妮娜
副主編 李靜
責任編輯 劉雯 甘友桓
文 勞秋梅
編輯 代沁男
TAG:廣西師範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