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來翻翻這本年度好雜誌吧—The Skirt Chronicles
*文字皆為本人原創,並收錄在出版物中,受中國《著作權法》保護。切勿抄襲或妄圖洗稿,否則將按照相關法律追究到底。自重。
獨立雜誌的崛起可以追溯到2010年左右紅遍全球的 KINFOLK。當時作為一本意欲挑戰傳統紙媒的無廣告雜誌,KINFOLK 激勵了很多業內真正有想法的人。一時間,獨立雜誌如雨後春筍般大量豐富了這個市場。
不過為了生存和發展,他們無一例外地,不得不向商廣妥協。即便是運營一個如此之小的內容平台的我也深知其中的不易。畢竟好內容的產出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然而現在做內容幾乎是免費的。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悖論。
GIF
基於對這種現狀的共識,現在的雜誌里夾著幾頁廣告其實也並不影響讀者的閱讀感受,怕就怕內容縮水。拿 CerealMag 舉例,最早折服於主編的文采(他們的好稿子會放在官網免費給大家看),我買過幾期。說實話,有些失望。因為除了官網放出來的文章之外,大部分文章,內容缺乏深度,文筆也乏善可陳。或許是雜誌定位的原因吧,對於喜歡看圖或者讀簡報的讀者,這本雜誌或許是有可取之處,但對於我這種喜歡看「字兒」的讀者而言,整本雜誌顯然缺乏吸引力。(註:好與壞,僅為我的個人感受。)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耐讀」的雜誌,那麼我非常推薦 The Skirt Chronicles。
The Skirt Chronicles Volume I
想要初步了解 The Skirt Chronicles(以下簡稱TSC)這本雜誌,不如可以從三位女性主理人的簡短訪談著手:
她們是:Haydée Touitou, Sofia Nebiolo 以及 Sarah de Mavaleix
訪談
原文及圖片:thesocialitefamily.com
翻譯:筆者本人*根據重點有所刪減和增補
Haydée, Sofia, Sarah, 你們是誰?
▁
HAYDéE, SOFIA & SARAH(以下簡稱為 HSS):我們三個是好友,在巴黎相識。雖然來自不同行業,但是我們對出版業都有相關知識和經驗。憑藉對出版物的熱情,我們創辦了這本雜誌 — The Skirt Chronicles。
你們如何定義 TSC 這本雜誌?
▁
HSS:這本雜誌其實是一個集合平台,我們使不同年代、不同背景、有天賦的人們在一起工作,碰撞靈感的火花。
你們是如何選擇內容的?
▁
HSS:我們渴望能推廣身邊有才華的人們的作品,所以我們的內容就來自我們欣賞的,想要合作的對象。每一次的合作其實是一種靈感交流,我們從來不會「先入為主」的在有了一個具體想法之後才去和他們接觸。與 TSC 合作形式更像是一種「建議式」的,由大家一起去追尋共同想要的東西。
頌揚不同背景及年代的文化對你們是不是很重要?
▁
HSS:這無疑是重點。我們不希望將自己限制在「某個人的個人領地」。我們的目標是能夠專註於不同領域的文化,像是文學、時尚、政治、生活方式……
保持獨立(雜誌的運營模式)是一種選擇么?
▁
HSS:有一件事情使我們很感興趣,那就是找到一個像我們這樣小型出版物的新生存方式。我們可能是紙媒時代的最後一代人,但這同時也激勵我們去找到一個更經濟的新方式來度過這個重要的轉折點,使得紙質出版物能夠在當今世界繼續存活。
2017年1月,The Skirt Chronicles 發布了創刊號 Volume I。2017年10月,發布了 Volume II,售價均為10歐。雖說是第二刊,但是能看得出 TSC 依舊在積極探索過程中,完全沒有模板化的跡象,所以 Volume I 和 Volume II 的文章結構和形式很不一樣。
Volume I Volume II
讀書筆記
下文均為筆者的私人讀書筆記,想到哪兒寫到哪兒。
原文部分經過本人翻譯。
GIF
其實文章介紹到這裡就可以結束了,不過我每次看書報雜誌推薦都很不過癮,因為都是一些籠統的內容,窺探不到實際內容的百分之一。所以今天就以最具代表性的 Volumn I 作為對象,向大家介紹一下這本雜誌中我自己最喜歡的內容。如果能買到這本雜誌,那在閱讀的時候你可以多一個和你交流的人;如果買不到這本雜誌也沒關係,起碼你已經了解到了這本雜誌的部分內核。
卷首語:A Tale of The Mountains
自己還挺好奇這本雜誌為什麼非要和Skirt(半裙)扯上關係。好在卷首語:一則關於山的傳說(A Tale of The Mountains)就揭示了謎底。
一個女人曾經講述過這麼一則傳說:在法國五月風暴(1968年5月)之前,身處深山的她,只能穿半裙。五月風暴的結果是:女人可以不再只穿長半裙。這一影響雖然花了些時間普及到她生活的村子,但她們那兒的女人在70年代初也普遍穿上了褲子。「好吧,不僅僅是褲子!我們都穿上了迷你裙!」她說。
這本雜誌以 Skirt 作為一種象徵,意在表達一種理念:當代的文字和圖像可以傳播女性的聲音,同時,並不將任何人驅除在討論之外。
而這期以半裙為主的封面我也很喜歡,由一位我非常喜歡的時尚攝影師 Tim Elka?m 掌鏡,他為 TSC 拍攝的三幅攝影作品有專業印刷版,可以作為家中的裝飾,尺寸是95x75。
I.1 Unidentified Madeline
雜誌第一篇文章講述的就是 HAYDéE 去紐約 Neue Galerie (新畫廊)的經歷,開頭寫到:
新畫廊不僅僅是我在紐約最愛的美術館,這可能是我在紐約最喜歡的地方了!
這無疑飛速拉近了我和這本雜誌的心理距離,因為在去年夏天的紐約遊記(不要盲目走進一座城市的情懷裡 Voyage)里,我也視新畫廊為整個紐約我最喜歡的地方。這就好像兩個好友碰巧聊到大家都喜歡的東西,滿滿的心心相惜。
儘管我個人覺得HAYDéE 的文筆可能是整本雜誌……最不咋地的那位,並且伴隨一些常識性錯誤,比如將因紐特人誤寫成 Eskimos(愛斯基摩人是北美對因紐特人帶有侮辱性的稱呼),但整體讀起來還是挺能打動人的。
I.2 Sisters of The Valley
這篇緊接在上一篇略顯稚嫩的文章後面,對比之下就顯得可讀性非常高,作者是三位主創之一的 Sofia Nebiolo。文章的切入點很妙,從修道院系護膚品聯繫到了女性中的少數派—修女們的生活和理念。圖中藍色盒子有三個修女的那瓶噴霧叫 Melisana,來自德國修道院牌 Klosterfrau。這種可以使人放鬆的修護噴霧在德國可謂無人不知,在美國的亞馬遜上也可以以20美金左右買到。而左邊的天然海綿來自 Buly1803,手工香皂來自 Abbaye de Chantelle。而那木瓶子可不是護膚品,而是一種高度藥草酒,來自法國的 Grand-Chartreuse,國內稱之為「大寧靜」的地方。
由於喜歡喝這種名為 Chartreuse 的酒,我和 Will 於2013年的時候還特地去拜訪了Grand-Chartreuse 修道院,並在他們的酒廠買了這瓶濃度為69°的酒……後來插在書包側袋就去趕飛機了。在尼斯機場過安檢的時候被查出來帶了過量液體,又不捨得扔,於是在全體機場安檢人員的熱烈圍觀及「拍手鼓勵」下,我和 Will 倆人把這瓶幹掉了……結果自然是雙雙昏倒,抵達巴塞羅那之後我倆幾乎睡了三天。
I.3 Symbol of The Past, Mirror of The Present, Vision of The Future
大家可能知道很多關於伊夫聖羅蘭的光輝事迹,但是國內很少有人報道 Yves Saint-Laurent 1971 年備受爭議的Collection Quarante。這個系列的靈感來自於The Occupation(二次世界大戰德軍佔法國軍事管轄區),呈現了不少上世紀40年代的輪廓。
這個系列在當時引發了群眾的劇烈抗議,認為聖羅蘭將他們帶回了那段恥辱且失落的歲月里。當時評論認為聖羅蘭發布這個系列是「自殺式的行為」,是「對納粹佔領巴黎那些日子的悲哀的提醒」。
但是在此文中,對 The Occupation 以及之後幾十年時尚圈對四十年代風潮的回顧,作者將歷史娓娓道來,講述了「40年代復古風潮」對不同年代的人的不同意義,並最終給出了一個公允的評價:
「復古」曾是逃避和挑戰社會的一種手段。聖羅蘭的 Collection Quarante 褻瀆了老一代法國人的回憶,卻頌揚了年青一代時尚風格和價值觀。這個系列對老一代而言是一個象徵,對之後的年青一代而言是當時社會的寫照,而對我們這一代而言,則是明日之光。
該文是愛丁堡大學歷史系學生 Gigi Ettedgui 論文的精華版(同時作者的導師 Emile Chabal 博士對文章給出了許多專業意見)。閱讀這篇深度文章的確花了我不少時間,讀完之後卻覺得意猶未盡。在內容如此浮躁的今天,還能夠在一本雜誌上讀到這樣的內容實為罕事。也讓我看到了 TSC 三位主創姑娘想要做好內容的決心。
I.4 Luceo Non Uro & I.5 Lady Joanne Beginner
I.4 和 I.5 兩篇是關聯的,緊接著 I.3 的長篇大論之後,終於能讓讀者鬆口氣。I.5 是針對英國女珠寶設計師 Joanne Burke 的短訪談,而 I.4 則是 Camille Vivier 以攝影方式來表達 Joanne 的珠寶作品。訪談中有一段關於色彩的討論使我記憶深刻:
TSC:紅色對你的吸引力是什麼?
Joanne Burke:我有幾個「色彩伴侶」。當我穿白色的時候自我感覺是最好的,因為白色讓我覺得自己披著一道光。當心情灰暗的時候我也喜歡穿暗色調。但是紅色代表了我豐富的創造力,我的火焰。而金色則是所有的總和!然而我並沒有刻意去尋找這些「色彩伴侶」,是她們來找我的。在我覺得對的時刻,我接受了她們。
這段讀來非常有意思。我們中的大部分都在不斷追求適合自己膚色體型的,看起來美的,顯白的顏色,卻很少有人關注內心,去辨別自己穿什麼顏色會有什麼樣的感覺。並不是說選擇適合的色系不重要,但是假設有一種顏色讓我的內心覺得格外振動,即便不是我的「保險色」,也希望自己有勇氣去擁抱它,或者能夠動腦筋通過搭配讓這個顏色能被自己穿好看。
這個顏色對我而言就是橙色。前幾年在魯汶(一座比利時小鎮)街頭等紅綠燈的時候偶遇過一位當地老奶奶。她穿了一件奶白色毛衣,配了一條淺駝色闊腿褲,一根橙色印花絲巾像葛莉絲凱莉一樣綁在頭上,手腕挎了一隻 Delvaux 的手包(別問我怎麼知道的,D字扣太好認了)。陽光淡淡地灑在她身上,配合她氣定神閑的申請,身姿既挺拔又放鬆,連一同和我過馬路的直男好友都禁不住讚歎這位老太太出眾的氣質。從此我看見橙色心情就會莫名的開朗,可惜這顏色我穿起來實在不好看,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夠有勇氣接受它吧。
I.6 Harriet, Pauli and Aretha
一定要問整本雜誌最叫我記憶深刻的是哪篇,那無疑就是這篇了。在一本女性雜誌中,這篇顯得極其「格格不入」。I.6 討論了一個非常大膽的話題:平 權運動和政 治 正 確。
作者 Hugo Partouche 從圍繞著三位美國傑出黑人女性 Harriet Tubman ,Pauli Murray 以及 Aretha Franklin 三個大事件入手,批判了西方世界那些過激卻收效甚微的「運動」:
事件1:哈莉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 原為黑人奴隸,後為美國廢奴主義者),代替安德魯·傑克遜總統,成為20美金紙幣上的那個「人頭」,然而大部分美國民眾還是根本不知道Harriet 到底是誰。這一舉動到底是政 府為了平 息 民 意而虛與委蛇的手段,還是真實能促進黑人/女性平 權的一大步?
事件2:輿論施壓耶魯大學多年,要求校方將某座以副總統 John C. Calhoun (奴隸制的維護者)命名的老樓改名。2015年耶魯大學宣布:將不會重新命名該樓,原因改名會模糊歷史本身。但是迫於輿論壓力,學校為新造的兩棟樓取名為: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以及保利·穆雷(Pauli Murray,民 權運動者)。校長稱:以 Pauli Murray 冠名是因為她是唯一第一個不是白人且不是男人的美國人。
事件3:緊接著事件2,輿論進一步要求(本傑明)富蘭克林大樓應該取名於 Aretha Franklin(艾瑞莎·弗蘭克林 美國知名黑人女歌手),而不是 Benjamin Franklin。
對此,作者提出自己的質疑。他認為大部分事件的背後都有著複雜的多面性,並非僅僅是「政 治 正確」vs「政 治 不正確」,「必須是或不是女性」,「必須是或不是黑人」……極端的平 權從表面看似乎是革新,但在這個人人對政 治正確「唯恐不及」的時代,這種行為的背後恰恰反映出極端保守主義—一種順勢而為,一種過猶不及,一種寧濫勿缺。最後他又重複了文章開頭一段對 TiqqunThe Theory of The Young-Girl一書中的引用:
Tiqqun:It Confers on youth and women an absurd amount of symbolic value added. It makes them the custodians of two types of knowledge necessary to the new social order:consumption and seduction. The Spectacle has indeedfreed the slaves of the past, but they are free onlyAS SLAVES.(這段很難翻譯卻不難懂,實在看起來吃力的可以整段複製到「海詞翻譯」看一下中文翻譯。)
作者認為,急切地為黑人或女性添加象徵意義看似提高了他們的地位,但實際上更加強調了其弱者身份,並不能改變他們弱勢的地位。而在他的理想中,白人男性應該從內心深處擁有自己的黑人女性英雄,而黑人女性也應有自己的白人男性英雄。但這一切,需要時間。
我覺得 TSC 能夠刊登這樣一篇文章非常了不起。人們害怕卻需要聽到質疑的聲音。個人觀點是需要不斷接受不同觀點的挑戰和檢驗的,因此我們不能停止聆聽和思辨。
I.13 A Woman Called Sylvia
I.13 是整本雜誌我最喜歡的一篇,是非常有趣且有一定深度的人物訪談。而對象則是巴黎莎士比亞書店現在的主理人 Sylvia Whitman。
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亞書店從原來窄小悶熱的兩間,變成了依舊不大但環境相對舒適的小書店,隔壁的咖啡館也成為了莎士比亞書店經常辦活動的場所。書店網站搭建的亦十分有趣,無論在線上還是實體店買書都有一些有新意的 DIY 選項,比如免費加印復古印章,4歐獲得四張寶麗來作為書籤,1歐獲得一張打字機機打的小詩等等……記得幾年前我去莎士比亞書店的時候,覺得它不如說是一個「旅遊景點式」的老書店,而現在在 Sylvia 的管理下,他則成為了一家真正值得一逛的獨立書店。
考慮到下個月就要去巴黎,屆時會全篇翻譯這篇訪談並結合我自己最新的逛店經歷,開個單篇給喜歡逛書店的讀者們。
I.14 Saint-Sulpice
這篇其實是一個穿搭志類型的圖集,搭配靈感來自一種名為「Saint-Sulpice」的風格。該風格最早出自法國作家萊昂·布洛伊(Léon Bloy)的一段描述,而 Saint-Sulpice 則指代蹩腳的宗教藝術。或許作為一種自嘲吧,這些照片都在一些泛善可陳的教堂周圍拍攝。但是選擇的單品引起了我極大的好感,都是我日常喜歡的愛牌們!
毛衣:A.P.C.V領上衣Amin Kader半裙Margaret Howell手錶:Cartier "Tank Solo"包:Hermès"Plume"
帽子:Machintosh襯衫:Lemaire半裙:Véronique Leroy紅色絲巾Charvet白色短襪:Falke拼色樂福鞋:J.M Weston
其實雜誌中還有很多有趣的內容,比如突尼西亞風味的義大利麵食譜、用一根發簪盤發的教程、專註做襯衫的手工人的故事等等。但由於篇幅有限(其實已經超了很多,能讀到這裡的讀者專註力也是夠強的……)我「想到哪兒寫到哪兒」的讀書筆記就到此結束了。
購買
The Skirt Chronicles 第二冊在官網或者以下實體店和網店都可以買到:
但是創刊本因早就停止印刷,現在存貨非常難買到。如果你實在感興趣可以把每個代理的書店都戳一遍,http://www.theskirtchronicles.com/stockists/;或者趁過年出國旅遊的時候留意找找看,說不定能遇上。
很可惜,國內暫時沒有人代理這本雜誌,希望在我這麼認真的推薦下,會有專業人士將這本雜誌帶給國內的讀者!
看官方 INS 的消息,第三期也馬上要面世了呢!
TAG:不趕時髦星球 |